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

  2025-02-25    4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医院职业暴露已成为临床一线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实习护生正处于从学校向临床工作的全面过渡阶段,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对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认知不够、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及心理准备等因素,因此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容易对其身心造成损害,甚至对未来职业态度产生消极影响。本文从职业暴露的危害、影响因素、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降低职业暴露率,强化职业防护的标准性,使实习护生在岗前养成防范职业暴露的意识,以确保实习护生的安全,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医务人员
  • 处理经验
  • 实习护生
  • 心理问题
  • 职业暴露
  • 加入收藏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有害物质和危险因素,进而导致感染[1]。有文献指出,实习护生在刚进入医院时,由于经验不足、操作技能尚未熟练,以及对工作环境不熟悉等因素,相较于在职护士更容易发生职业暴露[2]。目前,我国关于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方面的研究与外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3]。在职业暴露发生后,实习护生因缺乏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实习期间的学习,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缺乏针对护生职业暴露的宣教和应对预案。因此,本文就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增强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有效保障其自身健康与安全。


1、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现状


国外较早地对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问题普遍存在。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Yassi等[4]研究表明,护生钝器伤的发生率为12%;澳大利亚Smith等[5]研究报道该比例为13.9%。近年来,我国对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申子路等[6]调查了318名实习护生,结果显示58.8%的护生经历过针刺伤和利器伤。2019年,王芳等[7]对185名实习护生调查发现,锐器伤的发生率为88.7%,平均锐器伤发生例次为2.81例次/人,主动上报率仅为14%。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缺乏相关知识和对惩罚的担忧有关。王建明[8]研究发现,约56.8%的实习护生未曾接受过正式的护理职业防护教育,超过62%的护生没有参加过岗前职业安全教育及防护训练。由此可知,我国实习护生面临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属于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相较于国外,我国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率明显更高[9],这可能与职业防护教育不足、岗前职业防护培训不规范等因素有关。因此,亟需强化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教育,以提升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增强防护意识,保证防护措施的有效落实。

1.1职业暴露的形式

职业暴露可以分为生物因素、物理因素以及化学因素。

生物性危害因素主要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可引起感染[10]。实习护生在使用注射器、输液器及各种医疗器械时,难免会接触到含有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患者分泌物、体液、血液等。若个人防护意识不强或防护措施不到位,这些物质可能会飞溅到皮肤或眼睛内,从而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

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暴露主要指在护理工作中接触锐器造成的锐器伤及因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皮肤损伤。目前,针刺伤与锐器伤已成为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危害中发生率最高的问题[11]。如果操作不当,携带患者体液或血液的锐器刺伤自己或他人,将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因此必须定期消毒以预防锐器伤。随着技术的发展,紫外线作为一种有效的消毒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下,皮肤可能出现晒伤、脱皮和加速老化的情况,甚至有可能引发皮肤癌[12]。

化学性职业暴露是指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长时间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如药物、消毒剂等)对身体造成的损害,这些化学物质由于其挥发性、腐蚀性和刺激性,可能诱发皮炎、癌症、哮喘等疾病[13]。近年来,化疗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实习护生若长时间暴露于化疗药物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14]。

1.2职业暴露的危害

1.2.1生理危害-生物因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如防范措施不当,将有可能感染疾病[15]。Prüss-Ustün等[16]2000年的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因皮肤损伤导致的职业暴露而感染各种疾病的案例中,有16000例丙型肝炎病毒,66000例乙型肝炎病毒,以及1000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1.2.2生理危害-各科室化学因素。①抗肿瘤药物。近年来,抗肿瘤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率不断提高,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制剂,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性,会对接触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脱发、皮肤过敏等[17]。②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在医院中被频繁使用,如甲醛、含碘消毒液、戊二醛等,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及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轻者可引发接触性皮炎、鼻炎等;重者则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18]。此外,部分化学消毒剂的挥发气体还可能引起头痛、注意力分散等问题[19]。③麻醉废气。由于部分手术过程中会使用挥发性麻醉药物,导致麻醉废气弥漫于手术室内,进而污染手术室环境[17]。长期暴露于麻醉废气中,其可在体内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后,可对机体健康构成威胁,例如引发慢性氟化物中毒等[20]。

1.2.3心理危害。实习护生处于从学校走向医院的过渡阶段,对工作环境感到陌生,缺乏处理医护关系、护患关系的经验,以及面对高负荷的工作,这些因素都是引发实习护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实习护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损害,如焦虑、抑郁,甚至导致精神崩溃。

卢爽等[21]研究发现,实习护生在面临针刺伤类的职业暴露时,会表现出情绪低落,产生抑郁、恐惧、绝望的情绪,采取自我怀疑、逃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实习护生在职业暴露后,特别是在暴露的一个月内可能会出现反复回忆的强迫症状,会对护生造成强烈的心理应激,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和情绪反应[22]。陈雯等[2]调查393名实习护生发现,有17.6%的人经常或几乎每天感受到巨大的工作压力,而89.3%的护生认为自己的工作压力较大。实习护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可能会对其工作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因素分析


2.1发生因素

2.1.1实习护生操作不当导致职业暴露。由于实习护生接触临床工作的时间较短,缺乏工作经验,并且对工作环境不够熟悉,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同时对于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不能很好地应对临床中的突发事件。

赵宝玉等[23]调查了269名实习护生,发现只有71%的实习生经常使用6步洗手法;21.9%的实习护生在接触可能污染的操作时偶尔戴手套;28.9%的同学戴手套后偶尔洗手;5.9%的实习生经常裸露污染后的锐器。这些不规范的操作为发生职业暴露留下了隐患。

2.1.2缺乏职业暴露相关教育。职业暴露教育是实习护生所能接触到最早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然而,现如今很多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知识缺乏,对职业暴露不够重视。加强职业暴露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以及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从而减少将来在临床上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据姚立鹏等[24]调查研究发现,560名学生当中未接受过专门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的学生占比达36.7%。廖培娇等[25]研究发现,护生接受标准预防知识教育主要来源于学校,占比为90.4%,但仍有32.5%的学生不清楚何为标准预防。这表明我国对职业暴露防护方面的教育工作仍存在不足,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大部分实习护生面临教育不足、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因此,针对职业暴露防护方面的教育工作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期更好地提升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

2.1.3医院未做好相关预案。部分实习护生由于接触临床时间较短,学校缺乏职业暴露方面教育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对职业防护技能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案掌握较少,易发生职业暴露。医院作为实习护生实习的主要单位,应在实习前开展常见职业暴露处理方式的宣讲。在高危操作前应要求带教老师对高危险器具使用方法进行指导,职业暴露后应给予实习护生一定的人文关怀,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和职业暴露后恶性事件的发生。

根据张丽[26]统计183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实习生,发现有53.9%的医院未提供心理干预支持,80.4%的教学医院无专职的职业防护教师,可见部分医院在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预案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系统性地加强。

2.2影响因素

2.2.1学历。不同学历和教育环境的实习护生,其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依从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对于职业暴露危险性的认知也有着较大差别。李文慧[27]对195名本专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发现学历与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呈正相关,护生文化程度越低,职业暴露风险越高,本科实习护生锐器伤和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专科实习护生。仵晓荣等[28]对414名外科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本科实习护生暴露率明显低于专科实习护生。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科实习护生学习能力强、在校时间长,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更好有关。

2.2.2性别。在临床环境下实习护生的性别因素也是影响职业暴露的原因。李珏锦等[29]对847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女性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高于男性实习护生。分析原因可能与女性实习护生心思细腻、做事更为谨慎有关。但经过调查发现,女性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多于男性实习护生,伊秀英等[30]调查403名实习护生发现,女性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率为67.1%,男性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率为54.5%。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与男性护理人员相比,女性在护理行业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女性在职业暴露后心理更敏感,导致女性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问题更加突出。

2.2.3科室或工作场地。洪震等[31]研究表明,科室不同,职业暴露率也会产生一定差异。李俊艳等[32]通过调查11名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情况发现,急诊科职业暴露率为8.3%,普通病房职业暴露率为33.3%,感染科病房职业暴露率为8.3%,手术室职业暴露率为25%,可见普通病房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场所。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普通病房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接触锐器多等。


3、防护措施


3.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为了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需要增加护理职业防护课程,并对锐器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开启、使用和处理方法进行系统性和全面性地讲解,接受相关职业防护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措施。闫浚玮等[33]选取81名临床实习护生,通过职业接触危害教育、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与导师定期沟通等方式进行教育,结果显示,干预后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因此,系统地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教育,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提升其防护知识水平,从而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3.2加强自身防范意识

实习护生要在日常工作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不断规范自己的操作流程,并且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防护依从性,加强理论学习,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及时总结护理工作中的体会。严格落实操作规程和标准防护技术,以确保“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的观念贯彻落实。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步骤,将意外伤害降至最低。

3.3完善职业防护管理

医院制定使用锐器物品的安全守则,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具及培训,建立重点科室时间段监察管理,建立职业暴露后报告登记制度及暴露后管理办法,同时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均视为潜在的传染源并对其进行消毒灭菌,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4、思考与展望


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暴露后不仅直接影响了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还对其未来从业信心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对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研究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各院校相关教学内容零星散乱,这严重影响了护生对职业危害与防护的认识及技能的掌握。此外,实习护生缺乏应对突发职业暴露事件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加强实习护生的素质培养,让其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并且对职业暴露有系统性的认识。整合教学内容,使其系统化、程序化,基于特定岗位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暴露风险防控培训。通过创新教育培训活动的形式,积极发挥带教老师的示范作用,并进一步优化防控环境,明确上报流程,致力于使实习护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职业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刘琼,欧阳玉燕,李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和防护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3(6):426-430.

[2]陈雯,邱玲玲,支星.高职院校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5(35):160-162.

[3]鲁静,王迪,胡利嫔,等.情景演练联合行为回放教学法在实习护生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1):101-104.

[6]申子路,苏永超,韩永敏,等.新入职护士及实习护生发生职业危害的现状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8):975-978.

[7]王芳,傅志泉,王金金,等.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现状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5):370-372.

[8]王建明.传染科临床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139-140.

[9]汪笑妹,陆关珍,孙玲玲,等.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现状及教育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20,36(22):3165-3168.

[10]徐徐,陈静,薛佳,等.泌尿外科手术专科护士的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4):148-150.

[11]陈京,杨怀,史明惠,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454-1455.

[12]蔡艳.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6):236-238.

[13]王燕,许丽芝,杨利岩.护士在医疗行为中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J].临床护理杂志,2006,5(2):60-61.

[14]高淑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来源及防护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5):349.[15]黄琳俐.高职护生实习前标准预防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7,15(26):3302-3303.


基金资助:2023年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No.JGJX2023D785);


文章来源:张铎耀,张美玲,郑然洺.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5,10(04):187-19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临床护理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

期刊人气:398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8933

国内刊号:34-1251/R

邮发代号:26-203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