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资本、转型冲击在护生临床实习环境与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7月选取江苏省盐城市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9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临床实习环境量表、心理资本问卷、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及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临床实习环境、心理资本、转型冲击、职业认同两两之间的相关性,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资本、转型冲击在临床实习环境和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护生临床实习环境总分为(122.06±22.98)分,心理资本总分为(118.11±20.87)分,转型冲击总分为(74.92±19.87)分,职业认同总分为(59.90±12.23)分。临床实习环境总分与心理资本总分、职业认同总分呈正相关(r=0.470,P<0.01;r=0.664,P<0.01)、与转型冲击总分呈负相关(r=-0.632,P<0.01);护生心理资本总分与转型冲击呈负相关(r=-0.580,P<0.01),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r=0.623,P<0.01),护生转型冲击总分与职业认同总分呈负相关(r=-0.650,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临床实习环境可直接影响实习护生职业认同(β=0.243,P<0.01),可分别通过心理资本(β=0.140,P<0.001)和转型冲击(β=0.216,P<0.001)间接影响职业认同,还可通过心理资本及转型冲击的链式效应间接影响职业认同(β=0.068,P<0.001),临床实习环境对职业认同的总效应为0.667,间接效应为0.42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3.57%。结论 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亟须提高。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培养护生积极心理及帮助其顺利转型等方式,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是全球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护士不足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问题[1]。引导护理实习生(护生)毕业后从事护理行业,是解决护士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1]。研究表明[2-3],职业认同会影响护生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行业。护生职业认同是指护生对于护理专业及未来从事护理工作的价值和使命的内心接受及确认,这种认同不仅关乎护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也直接影响他们的专业表现和患者的护理体验[4]。职业认同源于护生的内在动机和个人特质,既往研究表明,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会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5]。临床实习环境是指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所处的物理和心理环境,包括实习医院的支持性、资源可用性、指导教师的专业性等。临床实习为护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工作环境,是护生角色社会化和建立职业责任感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因素,临床实习环境是否符合护生的心理预期会一定程度影响其职业认同[6]。护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环境与角色发生了改变,在实习工作中若无法调节压力,会在身体、心理、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出现迷茫、困惑及定位不明的感受,表现为转型冲击,会影响职业认同[7]。心理资本是推动个体发展、抵御困境的良好内部资源,是可开发和管理的积极心理资源,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资本会缓解护生的转型冲击。目前关于转型冲击、心理资本、实习环境、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转型冲击、心理资本、实习环境、职业认同之间的内部关系,为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提供新思路。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选取2022年2—7月在盐城市一所“三甲”医院实习的357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实习时间≥1个月;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实习期累计请假≥1个月;调查时因各种原因(如健康、家庭等)未在岗的护生。在征得被调查医院护生负责人的同意后,通过问卷星进行调查。将问卷链接发送至护生群,为确保研究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设置所有题目为必答项,填写时间限定为5~30分钟,不可重复填写。问卷回收后,研究者进行数据核查,剔除了题目或同一量表均为相同答案的问卷。共发放问卷357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4%。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资料问卷
由研究小组共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在读学历、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等。
1.2.2临床实习环境量表
采用褚彦香[8]编制的量表,包括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学习机会、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和组织支持6个维度3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赋1~5分,满分15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感受的临床实习环境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84。
1.2.3心理资本问卷
由张阔等[9]编制,包含韧性、乐观、自我效能、希望4个维度共26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1~7分,满分182分,其中条目8、10、12、14、25需反向计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生心理资本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9。
1.2.4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
由薛友儒等[10]编制,包括身体、心理、知识与技能、社会文化与发展4个维度共2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完全不相符”到“完全相符”分别赋1~5分,总分27~135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生转型冲击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2。
1.2.5职业认同量表
由郝玉芳[11]编制,包括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支持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自主性、社会说服5个维度共1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很不符合”到“很符合”分别赋1~5分,总分17~85分,其中条目12反向计分,分数越高表明职业认同感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3。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验各变量间的关系,用AMOS 24.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用Bootstrap法检验心理资本、转型冲击在临床实习环境与护生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是否成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生的一般资料
护生年龄为17~22岁,平均(19.65±1.27)岁;其中男性43人(14.63%),女性251人(85.37%);本科学历43人(14.63%),专科学历251人(85.37%);独生子女107人(36.39%),非独生子女187人(63.61%);家庭所在地为外省的49人(16.67%),本省外市的39人(13.27%),本市的206人(70.07%);担任学生干部81人(27.55%),未担任学生干部213人(72.45%);个人自愿选择护理专业148人(50.34%),父母选择124人(42.18%),调剂22人(7.48%)。
2.2护生临床实习环境、心理资本、转型冲击、职业认同得分
(见表1)
表1护生临床实习环境、心理资本、转型冲击、职业认同得分
2.3护生临床实习环境、心理资本、转型冲击、职业认同的相关性(见表2)
表2护生临床实习环境、心理资本、转型冲击、职业认同的相关性(r)
2.4护生心理资本、转型冲击在临床实习环境与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
2.4.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法将研究变量所有条目进行因子分析[12]。本研究中有15个公因子特征根大于1,第1个公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36.123%,低于警戒线,表明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2.4.2护生心理资本、转型冲击在临床实习环境及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
通过文献回顾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以职业认同为因变量,临床实习环境为自变量,心理资本、转型冲击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检验模型参数,根据模型的修正指标进行调适、修正,最终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良好,χ2/v=2.821,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79,非规准适配指数(TLI)=0.947,比较适配指数(CFI)=0.956,准适配指数(NFI)=0.934,修正后模型见图1。结果显示,临床实习环境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护生职业认同(β=0.243,P<0.01),临床实习环境可以分别通过心理资本(β=0.140,P<0.001)和转型冲击(β=0.216,P<0.001)间接预测职业认同,临床实习环境还可通过心理资本及转型冲击的链式效应间接预测职业认同(β=0.068,P<0.001),临床实习环境对职业认同的总效应为0.667,间接效应为0.42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3.57%,见表3。Bootstrap程序检验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及转型冲击的间接效应均显著,95%置信区间不包括0。
3、讨论
3.1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中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为(59.90±12.23)分,低于文献[13-14]的调查结果,但与邢伟等[15]的结果一致,表明本组护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其中社会支持与自我反思维度均分最高,为(3.67±0.78)分,社会说服次之,为(3.62±0.95)分,职业选择自主性均分较低,为(3.48±0.74)分,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均分最低,为(3.40±0.84)分。可能由于本组护生专科学历占比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学历等要求也在提高,专科护生在“三甲”医院的就业机会有限,使得其感知到的职业选择自主性较低,在非“三甲”医院工作可能使其不能充分感知到护理职业价值,缺乏工作成就感,诱发离职风险。提示管理者应关注护生的就业意向,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并引导护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认同。培养护生职业认同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可借鉴既往研究结果,通过实践教育或职业道德教育、心理疏导和自我认知教育等方式,结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激励与认可等措施,有效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3.2护生职业认同与临床实习环境、心理资本呈正相关,与转型冲击呈负相关
本研究显示,护生临床实习环境总分(122.06±22.98)分,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r=0.664,P<0.01),表明护生感知的临床实习环境越好,对护理行业的认同度越高,这与以往研究[5]一致。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生过渡到护士的关键时期,医院是护生进行专业实践、技能提升以及情感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场所,护生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的好坏,对其专业能力和心理认知等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中护生心理资本总分(118.11±20.87)分,护生职业认同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623,P<0.01)。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的心理资源,对应激事件有缓冲作用,心理资本水平高的护生,能更好地运用自身资源调节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压力,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水平[15-16]。本研究中护生转型冲击总分(74.92±19.87)分,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r=-0.650,P<0.01),即护生在临床实习时转型冲击越强,对护理行业的认同度越低,与樊睿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护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环境与角色发生改变,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操作技能不娴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差,在实习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压力,如果自身无法平衡就会出现转型冲击[18],会对护理行业产生迷茫、困惑、怀疑及定位不明的感受和体验,从而降低护生的职业认同。
3.3护生心理资本、转型冲击在临床实习环境及职业认同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显示,临床实习环境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护生职业认同(β=0.243,P<0.01),临床实习环境可以分别通过心理资本(β=0.140,P<0.001)和转型冲击(β=0.216,P<0.001)间接预测职业认同,还可通过心理资本及转型冲击的链式效应间接预测职业认同(β=0.068,P<0.001)。临床实习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通过亲身参与护理工作,护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职业的内涵和要求,这种实践经历不仅能够影响他们的职业认同,还能够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方向。良好的实习环境有利于护生更好地融入护士的角色,带教教师通过提供支持与帮助为护生授业解惑,培养护生对临床护理的情感,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水平。相反,消极、压力过大的环境则可能导致护生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影响他们的实习效果和职业发展,对护理行业产生怀疑,降低其职业认同水平。从护生到实习护士的转变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这种角色的转变可能让一些护生感到困惑、不安,甚至产生压力,当在临床实习中遇到困难或压力无法自我调节时,就会出现转型冲击,表现为消极应对[19]。而心理资本作为一种正能量资源,能在压力源及压力反应之间起缓冲效应,拥有较高水平自我效能、韧性及乐观的护生,能将困难视为一种考验与挑战,主动寻求帮助,积极解决问题,变压力为动力,且心理韧性在调动自身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增强护生对护理职业的承诺和忠诚,稳定职业情感[20-21]。这提示管理者应为护生创造一个积极、支持的实习环境,重视医院教师队伍建设,为护生做好榜样,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护理价值观。同时应关注护生的心理适应情况,多维度营造人文教学环境,帮助护生正视困难,分析困难产生的原因,教会其心理调适的方法如正念减压疗法等,训练护生良好的抗压能力,激发自信,提高心理韧性,让护生能更自信、乐观地投入日常的工作,强化其对工作价值的感知,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
图1护生心理资本、转型冲击在临床实习环境及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模型
表3心理资本、转型冲击在临床实习环境及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
4、结语
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阐明了护生临床实习环境、心理资本、转型冲击及职业认同间的关系,护生职业认同受组织因素、心理因素及个人因素的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护生的内在动机、环境因素和专业实践的共同作用。管理者可借鉴此模型,制定提升护生职业认同的干预方案,从积极营造良好实习环境、调动护生自身正能量资源、帮助护生顺利转型等方面,帮助其尽快适应实习生活,从护生顺利过渡到护士,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促进护理行业的稳定发展。本调查只针对一所医院,样本具有一定局限性,未来可扩大研究范围,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护生的情况,或展开纵向调查,了解护生以上变量的变化情况,为管理者更好地做好职业教育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芹,王琳,田莉,等.护理人力短缺管理措施进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1,28(5):486-488.
[3]喻小艳,喻鹏,张晓霞,等.本科护生心理资本、职业认同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1):77-79.
[5]苏云雪,董丽霞.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循证护理,2023,9(4):635-638.
[6]彭玉娇,毛孝容,曹亚雨,等.心理资本在护生临床实习环境与职业认同间的中介作用[J].职业与健康,2022,38(20):2819-2822,2827.
[7]王蕾,郭秋旭,王永凤,等.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现状及其与专业认同感的相关性[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2):4251-4254.
[8]褚彦香.临床实习环境对护生实习压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9]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1):58-64.
[10]薛友儒,林平,高学琴,等.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674-678.
[11]郝玉芳.提升护生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13]刘静,李伦兰,戴晴,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职业认同对护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的影响研究[J].上海护理,2022,22(5):59-62.
[14]陈乐,刘婕,高喆,等.实习护士职业认同对人文素养的影响:同理心的中介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20(3):169-173,180.
[15]邢伟,郭璐瑶,张会,等.郑州某三甲医院护生实习环境与职业认同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0):1769-1771,1821.
[17]樊睿,王佳佳,林蓓蕾.本科护生职业认同在转型冲击和压力间的中介效应[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1):141-144.
[19]连颖,张彩梅.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反馈寻求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0,35(14):68-71.
[20]黄雨萱,牟绍玉,朱佳露,等.心理弹性在护生临床实习环境和转型冲击间的中介效应[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11):8-11.
[21]宋明阳,周兰姝,魏子恒,等.实习护生留职意愿的潜在剖面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4):27-29.
基金资助: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课题基金资助项目“护理实习生转型冲击现状及干预方案的实证研究”(20229162);
文章来源:陈园园,单红兰,袁甜甜,等.心理资本及转型冲击在护生临床实习环境及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20):151-155.
分享:
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登革热(dengue fever,DF)开始出现大面积暴发,且感染人数和临床症状较之前更严重。登革热是一种由雌性伊蚊叮咬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特征包括快速扩散传播、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大众普遍易受感染,较大程度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加重了医疗行业的负担。
2025-03-18目前,我国关于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方面的研究与外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3]。在职业暴露发生后,实习护生因缺乏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实习期间的学习,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缺乏针对护生职业暴露的宣教和应对预案。
2025-02-25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阶段[1]。胸外科病种多、理论知识系统性强、专科操作性强,如何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培养其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增强实习效果,提升带教质量,是临床带教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5-01-13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要强化护理人文关怀,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扩展与质量提升,进而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人文关怀,作为主动、真实且深切的关心、帮助及支持他人的意愿、意图或责任感,并通过具体行为所展现的价值观和态度,对于提升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2025-01-0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中接触有害、有毒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伤或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类职业暴露。医疗职业暴露常见为血源性传染,而血源性传染可以通过器械伤、皮肤伤口、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有调查发现,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为护士。
2024-12-24护理实习阶段是护生从护士过度的关键阶段,对于其参加工作具有重要影响[3]。护生临床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生涯受到实习效果的影响,而护理专业的来华留学生,因语言、思维模式和文化差异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4]。如何提升留学生实习的效果与质量,是目前以及今后均必须正视的教学问题。
2024-11-28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护生临床工作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核心阶段[3]。以往研究表明,临床实习带教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带教形式单一,带教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带教能力差异较大;护生主动学习意识和护患沟通能力欠佳[4]。
2024-11-01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阶段,高效的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手段是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界对于临床实习教学管理进行了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化管理的作用、实习体系的建设、实习带教方法的应用、管理理论的探索等。
2024-10-18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是全球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护士不足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问题。引导护理实习生(护生)毕业后从事护理行业,是解决护士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职业认同会影响护生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行业。护生职业认同是指护生对于护理专业及未来从事护理工作的价值和使命的内心接受及确认。
2024-10-18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与核心,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是护士对患者健康、权利、生命、尊严照护的集中体现,最终使患者达到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状态。在护理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关爱患者。研究显示:医护人员展示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2024-09-27人气:16531
人气:15876
人气:11012
人气:10373
人气:1015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期刊人气:3273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甘肃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1246
国内刊号:62-1167/R
邮发代号:54-85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