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5家三甲医院的护理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总分为(119.84±13.93)分,影响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因素为学历、家人关心度、同学或带教教师关心度、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培训、有无遭受过护理教育欺凌行为。结论 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良好,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人文关怀培养策略,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关心关爱护理实习生,以提升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道出了医学的本质是关怀[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3]均指出要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使服务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有助于缓解护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4]。护理实习生是未来护理人才的储备力量,在临床实习阶段,带教教师注重操作技能的指导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导致人文关怀教育质量难以保证[5]。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6],本研究旨在了解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及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22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5家三甲医院的166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实习时间不足一周。
1.2调查工具
1.2.1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是否为独生子女、政治面貌、宗教信仰、是否担任班干部、家人的关心度、同学或带教教师的关心度、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实习时间、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培训等。
1.2.2人文关怀品质量表
采用由刘于皛[7]编制的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进行调查,该量表以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结构理论模型为框架,包括人文关怀理念(7个条目)、人文关怀能力(7个条目)、人文关怀知识(7个条目)、人文关怀感知(8个条目)4个维度29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不赞同到赞同分别计1~5分,满分145分,得分越高表示人文关怀品质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3,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14~0.849,内容效度(CVI)为0.986。
1.3调查方法
研究者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问卷填写方法,通过微信和问卷星收集数据。研究者选择三甲医院的带教教师作为联络人,与联络人详细说明调查对象招募条件、研究目的和意义,联络人将问卷发放给符合条件的护理实习生填写。护理实习生知情同意后,匿名填写并提交问卷。共发放问卷172份,回收问卷172份,剔除不合格问卷6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有效回收率为96.51%,其中男生14人,女生152人,年龄19~26岁,平均年龄(21.24±1.09)岁。
1.4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由双人核对录入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等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人文关怀品质的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总分为(119.84±13.93)分,总得分率为82.65%(见表1)。
表1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得分情况
2.2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学历、家人关心度、同学或带教教师关心度、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培训、有无遭受过护理教育欺凌行为是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2.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将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总分作为因变量,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31.56-5.35×同学或带教教师关心度+4.86×学历-7.03×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培训(R2=0.127,F=8.98),得出影响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因素为学历、同学或带教教师关心度、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培训(见表3)。
表2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
表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讨论
3.1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总体处于良好水平
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得分率为82.65%,处于良好水平,低于金晓欢等[8]2016年对400名实习护生测得的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得分率(88.06%)。原因可能为相较于2016年,本研究开展调查时正处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医院暂停线下实习,很多教学活动在线上开展,面对面交流机会较少,护理实习生感受到来自带教教师、护士长、医生等的人文关怀较少,其人文关怀感知能力也受到了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人文关怀知识维度得分最高,这与邵静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人文关怀品质的内化过程是其构成要素人文关怀理念、知识、能力和感知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感知是品质内化的内驱力和促发因素,知识和能力是品质形成的具体内容和基础,理念是品质的核心,能促使人文关怀品质成为个体稳定的专业品质[9]。因此,医院应加强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及能力培养,根据不同实习环境开展融入人文关怀的教学活动,并引导护理实习生积极参与,在临床实践中体现人文关怀[10]。
3.2大专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品质优于本科护理实习生
不同学历的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得分率与刘合乙等[11]的研究结果(79.23%)接近,但低于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得分率,这与徐玉兰等[12]、张华春等[13]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为:(1)本科院校对医学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人文关怀课程或课程缺乏系统性、连续性[14];同时受应试教育影响,人文素养教育在教材内容上缺乏系统的规划,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且人文素养教育是一种长期的整体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15]。(2)大专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较高。大专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优于本科护理实习生,而职业认同感与人文关怀品质呈正相关关系[16]。因此,医学院校和医院应共同构建师资队伍及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制订系统的培训方案,从而提升护理实习生整体素质[17]。护理教育者可根据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其人文关怀品质。
3.3家人、同学或带教教师的关心度影响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
研究结果显示,家人关心度、同学或带教教师的关心度是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且同学或带教教师的关心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原因可能为同学和带教教师与护理实习生相处时间较长,感知同伴的关爱能促进人文关怀品质的形成,且同伴间相互模仿、分享学习经验的同时能习得一些关怀技巧[18]。护理实习生可通过感知、模仿带教教师体现出的人文关怀,继而内化为自身的人文关怀品质。因此,带教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榜样的作用,鼓励护理实习生互帮互助、相互关爱,营造良好的实习氛围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其人文关怀能力。
3.4人文关怀培训可提升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
研究结果表明,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培训是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参加过人文关怀培训的护理实习生量表得分高于未参加过的,与丁佳鑫[18]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品质可通过培训学习得以提高,因此医学院校和医院可组织系统的人文关怀理论知识培训,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如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案例讨论等,使护理实习生学习人文关怀知识,不断提高人文关怀能力,加深对人文关怀的理解,从而达到提升人文关怀品质的目的。
3.5个人意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较好
个人意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高于专业调剂、父母建议及其他原因选择护理专业的(P<0.05),这与张雪[19]、郭瑜洁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出于个人意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会更热爱护理工作,更有意愿帮助他人,而其他原因的护理实习生可能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自觉性相对较低,很难从护理工作和学习中寻找到乐趣,对护理专业的接受度和职业认同感也相对较低[21]。因此,护理教育者要注重对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鼓励其全面客观地了解护理专业[22]。
3.6遭受过护理教育欺凌行为的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较低
护理教育欺凌行为是指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或课堂学习中持续、重复地遭受言语、身体等攻击性行为。研究表明,遭受过护理教育欺凌行为的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得分低于未遭受过的(P<0.05),在临床实习或课堂学习中至少遭受过1次欺凌行为的护理实习生占89.76%。护理实习生初入职场,尚处于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提升阶段,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且心理防御机制不成熟,工作缺乏主动性与灵活性,更易受到欺凌的伤害,如可能会被安排做一些琐碎的工作,被责备工作不到位或受到不公平待遇、不被重视等[23]。因此,应增强带教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身作则,关心关爱护理实习生,合理安排工作,预防欺凌行为的发生,还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提高其应对欺凌行为的能力,并不断改进临床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护理实习生临床护理能力,使其在未来面对欺凌行为时能积极应对,从而快速适应临床工作。
4、结论
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处于良好水平,学历、同学或带教教师的关心度及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培训是影响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因素。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人文关怀培养策略,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提高带教教师综合素质及人文关怀能力,在课堂讲授和技能培训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改善护理实习生工作环境,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关心关爱护理实习生,使其能预防和积极应对护理教育欺凌行为,从而不断提升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
参考文献:
[1]陈瑜.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况调查与干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A].2016.
[3]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A].2016.
[4]孙钟,陈红.护理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9-81.
[5]柴榕.人文关怀教育在临床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6]陈雪红,郑恒,江林娜.在高职高专《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融入人文关怀[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5):602-604.
[7]刘于皛.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工具的构建研究[D].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1.
[8]金晓欢,林征,尚星辰,等.400名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8,25(10):45-49.
[9]邵静,孙宏玉,王晨,等.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108-114.
[10]寇红艳,段迎,唐小丽,等.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4):72-74.
[11]刘合乙,彭丹,皮慧敏,等.护理本科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2021(12):123-125.
[12]徐玉兰,肖菲,刘义兰,等.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9):56-58.
[13]张华春,王珏,赵红云,等.中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15):43-45.
[14]史瑞芬.高扬人文关怀彰显护理本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4):1841-1845.
[15]张毅,汪健健,赵丽萍.护士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1,35(3):465-468.
[16]盛林,孟春燕,栾晓嵘.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2):45-48.
[17]陈双琴,李斯俭,张智霞.学校关爱环境、护生间的关爱与护生关爱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22):1-3.
[18]丁佳鑫.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
[19]张雪.实习护生和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8.
[20]郭瑜洁,管晓敏,徐田.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70-73.
[21]张婷婷,胡传娇,雷雨晴,等.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2):85-86,117.
[22]侯铭,刘泳秀,余莉,等.实习护生工作场所欺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学杂志,2020,35(2):81-84.
[23]韩未来,刘安娜,贺连香.护理教育欺凌行为现状及其干预方法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3):1186-1190.
基金资助:广州医科大学2021年校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体验式教学提升护理本科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研究”(12);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体验式教学提升护理本科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研究”(449);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体验式教学提升护理本科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研究”(17);
文章来源:蔡丽梅,邝利娟,李咏怡等.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23):138-141.
分享:
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实习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前景。临床胜任力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领域对临床医师能力培养的核心要求。评估临床胜任力是第三代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胜任力成为每位临床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
2025-04-24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登革热(dengue fever,DF)开始出现大面积暴发,且感染人数和临床症状较之前更严重。登革热是一种由雌性伊蚊叮咬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特征包括快速扩散传播、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大众普遍易受感染,较大程度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加重了医疗行业的负担。
2025-03-18目前,我国关于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方面的研究与外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3]。在职业暴露发生后,实习护生因缺乏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实习期间的学习,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缺乏针对护生职业暴露的宣教和应对预案。
2025-02-25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阶段[1]。胸外科病种多、理论知识系统性强、专科操作性强,如何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培养其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增强实习效果,提升带教质量,是临床带教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5-01-13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要强化护理人文关怀,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扩展与质量提升,进而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人文关怀,作为主动、真实且深切的关心、帮助及支持他人的意愿、意图或责任感,并通过具体行为所展现的价值观和态度,对于提升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2025-01-0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中接触有害、有毒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伤或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类职业暴露。医疗职业暴露常见为血源性传染,而血源性传染可以通过器械伤、皮肤伤口、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有调查发现,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为护士。
2024-12-24护理实习阶段是护生从护士过度的关键阶段,对于其参加工作具有重要影响[3]。护生临床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生涯受到实习效果的影响,而护理专业的来华留学生,因语言、思维模式和文化差异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4]。如何提升留学生实习的效果与质量,是目前以及今后均必须正视的教学问题。
2024-11-28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护生临床工作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核心阶段[3]。以往研究表明,临床实习带教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带教形式单一,带教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带教能力差异较大;护生主动学习意识和护患沟通能力欠佳[4]。
2024-11-01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阶段,高效的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手段是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界对于临床实习教学管理进行了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化管理的作用、实习体系的建设、实习带教方法的应用、管理理论的探索等。
2024-10-18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是全球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护士不足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问题。引导护理实习生(护生)毕业后从事护理行业,是解决护士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职业认同会影响护生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行业。护生职业认同是指护生对于护理专业及未来从事护理工作的价值和使命的内心接受及确认。
2024-10-18人气:2911
人气:1132
人气:908
人气:50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河北职业教育
期刊人气:2140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2096-3343
国内刊号:13-1423/G4
邮发代号:18-264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450
影响因子:1.1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