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及相关专业的基础学科,而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借助药用植物实践网络学习平台,方便学生线上了解野外实习的各个环节,提前开展准备工作以及后期实习成果的展示;利用微信雨课堂平台线上发布实习安排、参考资料、作业、标本识别试题等。线下实践是实习工作的重点,以标本的采集、制作、拍照、路线设计、物种鉴别、总结汇报等方面的考察进行综合评价。以甘肃省徽县麻沿实习基地为例,利用设计规划实习路线,记录药用植物图片及位置;制作《实习区域药用植物实习手册(电子版)》,供预习及实习过程的更新。经过近五年不同实习基地的实践,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增强了师生互动效率,缩短了信息反馈时间,提高了实习工作效率,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药用植物野外鉴别能力,增强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达到了实习目的。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及相关专业的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1]。根据教学大纲安排,甘肃中医药大学组织本科二年级学生在五、六月份择期进行10 d的野外实习。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辨认、识别鉴定药用植物种类的能力;熟悉常见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亲临其境,分析保护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2]。本文探究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新思路。
1、实习技能目标
要求学生学会标本的采集、压制和制作;解剖植物的叶、花和果实的同时,掌握分辨并描述药用植物各器官的技能;掌握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并能利用检索表、植物志和网络资源等资料信息鉴定药用植物种类;学习采集药用植物的数码影像资料,利用典型特征来帮助药用植物的识别和记忆;熟悉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方面的资料,包括地形、土壤、地质、气象等;了解当地民俗,包括语言、风俗、忌讳等。
2、实习点选择
适宜的基地是野外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3]。为保证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质量,应尽量选择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人类活动较少、交通和食宿经济安全的地点实习[4,5]。首次去某一实习地点前应先进行实地考查,包括了解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规划线路、预定安排食宿等。自2010年以来,甘肃中医药大学选取甘肃省徽县麻沿林场作为实习地点,该地交通便利,植物资源丰富,境内山大沟深,气候湿润,风景秀美。全县植被覆盖率为72.5%,植物种类众多。调查显示,徽县维管植物大概121科、726属、2 268种,其中1 400多种具有药用价值,并且还有许多菌类药材,如茯苓、猪苓、灵芝等[1]。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近两年选择了生物多样性丰富、接待能力强的天水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作为新的实习基地。如有特殊情况,选择兰州周边作为实习地点,如榆中县吊岭山沁园春梦幻田园、榆中县兴隆山西山、榆中县官滩沟自然风景区、兰州市安宁区植物园、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林场将军沟、兰州市七里河区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和甘肃中医药大学杏林百草园等。杏林百草园现有药用植物品种约70种,包括当归、党参、黄芪、丹参、柴胡、大黄、甘草等重要药用植物,覆盖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大部分植物。
3、实习材料与路线设计
3.1 材料
实习材料[6,7]见表1。药用植物学实践网络学习平台展示了有关野外实践的各个重要环节,包括野外实践的教学大纲、实习指导、野外技能、药用植物数据库、实习基地介绍、标本的采集要求、实习成果展示等。每次实习前,指导教师总结相关资料,整理编写当地实习手册。《陇南地区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手册》包涵59个科160种植物,每种植物从中文名、别名、学名、科名、药用部位、重点特征、功效等方面进行介绍。重点科主要有毛茛科、蔷薇科、豆科、伞形科、唇形科、菊科、百合科等。重点植物主要包括商陆、菥蓂、龙胆、百合、鸢尾、续断、射干、远志、三叶木通、薄荷、穿龙薯蓣、北柴胡、贯叶连翘、金钱草、独活等。手册中的图片来源有两种,大部分是野外实习时拍摄,小部分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因季节、植物种类的不同,在实习时不一定拍摄到植物的关键特征,若在实习过程中拍摄到质量高的照片可以及时补充更新。
表1 实习材料
3.2 路线设计
使用两步路户外助手软件进行路线设计。通过此软件可以对重点植物进行打点记录,随时查看自己的GPS定位,记录具体行走轨迹,判断是否偏离规划线路,是否陷入危险区域,辨别前方是爬升还是下降路段,根据需要可以微调路线。根据采集目的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采集的时间和地点。野外实习不是探险,从安全及可行性考虑,应提前了解当地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植被等[8]。野外实习一般10 d,可以提前规划长短不等的8~10条路线,满足实践需要。以甘肃省徽县麻沿林场为例,设置了8条路线供参考(见表2)。路线设计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打开两步路,点击<START>;第二步,点击<搜索>,搜索徽县麻沿,选择起始点(比如徽县麻沿中学);第三步,点击上图<兴趣点>,点击<保存>;第四步,点击上图<图层>,一般选择<谷歌卫星图>;然后点击<工具>,选择<手绘规划>;第五步,点击<添加>,开始规划路线,每完成一步,点击<添加>,尽可能使规划的路线沿路的方向,直到完成,点击<完成>;第六步,填写<轨迹名称>,并进行描述,点击<保存>。
表2 实习基地路线设计
4、教学实施
4.1 野外实践
2020年6月底,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3个本科专业的学生在榆中县吊岭山沁园春梦幻田园、榆中县兴隆山西山、榆中县官滩沟自然风景区、兰州市安宁区植物园、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林场将军沟、兰州市七里河区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和甘肃中医药大学杏林百草园等地进行野外实践。通过路线模拟,进行资源调查的同时,挑选出需要重点讲解的药用植物,并针对这些药用植物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9]。
4.2 植物拍照
本次实践的许多区域属于景区甚至是国家自然保护区,禁止采挖植物,故植物影像资料的收集非常重要。学生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对植物进行拍照,包括植物全株、生境、叶、花和果实等植株特征图片,将照片以图库的方式储存[10,11,12,13],上传到校内药用植物精品课程网页,既能在教学时应用,也能方便学生随时查看[14]。
4.3 植物识别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运用是学习药用植物系统分类知识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实践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辨认植物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应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辨认和学生亲自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配一个题目,例如“哪些是伞形科植物?请找出、命名并制作伞形科植物种检索表”等。要求学生找出指定科属的植物,观察其鉴别特征,做好记录,并利用移动数码设备拍摄能反映该药用植物特征的照片,包括植物全貌、植物生境以及典型鉴别特征等。最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PPT,进行总结、汇报展示[10]。
4.4 标本制作
在实践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采集、制作植物标本的技巧。校园周围分布着许多野生植物,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理论知识,在避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标本采集。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参考药学院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长廊的标本,结合台纸的大小指导学生进行采集、修剪、压制、捆扎标本夹、换纸、固定等基本操作。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标本反复模拟练习,直至熟练为止。
4.5 任务发布及考核
通过雨课堂线上发布相关学习资料、作业、考试题目。督促学生预习,挑选学生拍摄较好、识别特征明显的一些植物照片以及药学院标本长廊的144种药用植物标本,均可作为雨课堂考试的资源。野外实习教学活动结束后,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一般会采取不同形式进行综合考评。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态度、纪律、团队意识、动手能力等方面,确定野外实习综合考评成绩[1,15,16],详见表3。
表3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综合考评表
4.6 实习效果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10 d的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和以往相比,有以下突出特点:借助线上平台,学生实习工作更加高效快捷,药用植物鉴别能力也有提高;通过实习路线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增强了见习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实习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测评结果自动生成,信息反馈及时;增强了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5、结语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利于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标本采集与制作能力、检索表的使用与编制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值得提倡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振恒,晋玲,马毅,等.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策略[J].药学教育,2013,29(6):39-41.
[2]齐伟辰,林喆,张天柱,等.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09-111.
[3]崔治家,晋玲,王振恒,等.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野外实习实施策略的再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4,43(4):91-93+102.
[4]晁志.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8(3):270-273.
[5]纪宝玉,陈随清,裴莉昕,等.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04-141.
[6]谢小龙,张丽萍.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5):125-126.
[7]岐琳.如何进行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14-15.
[8]孟彦彬,赵春颖.浅谈药用植物学的野外实习[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5):445-446.
[9]王龙,陆续,吴刚,等.校园植物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作用[J].药学教育,2017,33(2):43-46.
[10]唐雨,黄秀凝,明乾良,等.校园植物在药用植物学小班教学中的应用[J].中南药学,2017,15(4):543-544.
[11]肖若蕾,袁侣明,陈莉.校园植物资源与药用植物学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65-67.
[12]朱芸,王翔飞,李鹏,等.智能手机在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7):90-91.
[13]何先元,付利娟,张丹,等.应用数码技术提高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质量[J].亚太传统医药,2009,5(6):161-162.
基金资助: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课题(2019-YBXM-27);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甘中医大教发[2017]65号);甘肃中医药大学省级药用植物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甘中医大教发[2017]65号);
文章来源:王振恒,崔治家,马毅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模式探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24,43(01):87-90.
分享:
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实习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前景。临床胜任力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领域对临床医师能力培养的核心要求。评估临床胜任力是第三代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胜任力成为每位临床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
2025-04-24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登革热(dengue fever,DF)开始出现大面积暴发,且感染人数和临床症状较之前更严重。登革热是一种由雌性伊蚊叮咬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特征包括快速扩散传播、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大众普遍易受感染,较大程度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加重了医疗行业的负担。
2025-03-18目前,我国关于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方面的研究与外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3]。在职业暴露发生后,实习护生因缺乏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实习期间的学习,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缺乏针对护生职业暴露的宣教和应对预案。
2025-02-25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阶段[1]。胸外科病种多、理论知识系统性强、专科操作性强,如何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培养其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增强实习效果,提升带教质量,是临床带教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5-01-13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要强化护理人文关怀,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扩展与质量提升,进而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人文关怀,作为主动、真实且深切的关心、帮助及支持他人的意愿、意图或责任感,并通过具体行为所展现的价值观和态度,对于提升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2025-01-0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中接触有害、有毒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伤或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类职业暴露。医疗职业暴露常见为血源性传染,而血源性传染可以通过器械伤、皮肤伤口、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有调查发现,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为护士。
2024-12-24护理实习阶段是护生从护士过度的关键阶段,对于其参加工作具有重要影响[3]。护生临床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生涯受到实习效果的影响,而护理专业的来华留学生,因语言、思维模式和文化差异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4]。如何提升留学生实习的效果与质量,是目前以及今后均必须正视的教学问题。
2024-11-28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护生临床工作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核心阶段[3]。以往研究表明,临床实习带教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带教形式单一,带教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带教能力差异较大;护生主动学习意识和护患沟通能力欠佳[4]。
2024-11-01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阶段,高效的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手段是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界对于临床实习教学管理进行了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化管理的作用、实习体系的建设、实习带教方法的应用、管理理论的探索等。
2024-10-18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是全球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护士不足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问题。引导护理实习生(护生)毕业后从事护理行业,是解决护士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职业认同会影响护生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行业。护生职业认同是指护生对于护理专业及未来从事护理工作的价值和使命的内心接受及确认。
2024-10-18人气:18547
人气:15572
人气:15086
人气:14844
人气:1304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期刊人气:5005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2814
国内刊号:50-1056/R
邮发代号:78-100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