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已经把关注健康当成重要话题,药到病除始终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这样一来,如何保证药品的质量就成为了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检验,要做到药品检验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在检验的过程中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下面我们就对药品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总体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助力药品检验工作,提升药品检验水准。
药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任何人都需要药品来解除病痛,恢复健康。所以,药品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了满足人们对药品的需求,药品研发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无论是新药还是老药,除了疗效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如果质量出现问题,那么疗效将无从谈起。作为药品生产部门一定要做放心药、良心药、满意药,作为药品质量检验控制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严谨、严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品的质量,达到去病除患,造福百姓的效果。
一、药品检验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 药品检验人员素质偏低,有待提高
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对于检验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当前药品检验人员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专业素质较差。很多药品检验人员虽然出身于医药类行业,但是对日益繁多的药品种类,并不能做出针对性的检验手段,还按照原有的同类药品进行检验标准和方法的确定,根本不符合药物的实际机理;第二是职业素质不高。很多药品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都不是很强,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疏漏,这就使检验工作的质量有所下降;第三是检验人员对药物的各级标准还有应用条件掌握的不清晰,对整体性药物检验程序缺乏重视,这就使药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2. 药品检验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投入不足
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在药品检验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仍然有很多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在药品检验方面缺乏资金投入,检验水平较低。比如说药品检测的设备和仪器,有些地区仍然使用一些精准度较差而且较为落后的设备,没有及时进行更新[1]。还有就是一些地方对药品检验技术创新,还使用老方法、老系统,根本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无法对一些机理复杂的新药物进行有效的检验。
3. 检验标准还不够规范
检验标准是我们检验过程中的依据,如果检验标准不能满足药品检验的需求,那么检验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实际的效果。由于新药的不断产生,药物的机理也越发复杂,原有的一些检验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对现今药物质量的评价,与药品检验方式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很多时候药品检验部门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药品检验的设备、方法、软硬件系统的更新之上,并没有对检验标准进行优化和改良。比如说一些新药的检验标准,我国多是效仿西方国家进行制定,对于一些本土药物的生产则缺乏针对性的标准。
4. 药品检验程序还不够完善
药品检验的过程比较复杂,而且检验过程会用到多种仪器和设备,检验的方法也各有不同,要求也较为严格,如果不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操作,就会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差。比如说检测仪器在检测之前要进行消毒、刻度校准、无菌处理等等,还有就是检验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间隔等等,很多方面都不够明确,缺乏标准性的规定。
二、药品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药品检验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作为工作人员必须对检验结果进行负责,必须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主要措施如下:
1. 加强药品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药品检验人员,必须综合素质较强,才能更好的完成药品检验工作,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是对药品检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的过程中要聘请一些药品检验方面的专家,讲解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从检测方法、仪器使用、操作程序、注意事项等等方面都要进行培训;第二是对于药品检验人员要进行考核上岗。考核的内容包括一些法律法规、检验标准、理论知识、现场操作、药物机理等等多方面进行考量,不能通过考核的人员坚决不予任用;第三是加强对检验人员工作重要性的培训。通过培训要让检验人员认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减少工作中的误差。
2. 增加药品检验方面的投入
药品检验方面的投入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第一就是检验仪器和设备的投入。及时的进行仪器和设备的维护,对于一些精度较差且不适用的仪器和设备要及时更换,引进一些高科技的仪器和设备;第二就是科研方面的投入。通过研发来改良原有的用于检测方面的软、硬件系统,研发一些新的检验技术[2];第三是人才建设方面的投入。要引进一些检验方面的人才提升检验的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多对原有的检验人才进行内部培训和外派学习,建立药品检验的专业团队;第四是制度建设上的投入。要多借鉴一些效果较好的检验标准、规范、程序等,建立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科学的药品检验制度,服务于药品检验工作。
3. 仪器使用达到标准,操作程序记录准确
药品检验过程中用到的仪器较多,首先在仪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使用性能的检测,对于一些不符合标准的仪器要及时更换;其次是要对检验仪器进行使用前的处理,使仪器达到使用状态;第三是对检验方式的选定要科学合理,要严格按照相关机构所制定的检验标准来操作,检验之后对相关的原始数据要整理清晰,为后续的总结分析工作提供依据;第四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智能化检测系统,还可以在检测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控,保证程序的合理进行。
4. 针对性的进行检验标准的制定,要客观精细
首先是对一些新药物的检验标准的制定。在制定时要结合中西方的相关标准和药物机理进行综合分析和验证;其次是对一些原有标准的改进。改进的过程中要根据新的检验方法、设备、使用情况等等多方面来衡量。总体来讲检验标准要遵循的原则就是科学性、有效性、通用性、针对性、客观性。
三、结束语
药品的检验关乎着药品是否能合格的投入市场,关乎着人们是否能买到放心药品,还关乎着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药品检验工作的重视,提升检验质量,有效控制检验过程,消除检验过程中的不良因素,从检验人员、检验设备、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等方面去提升检验水平,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涂敏.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以及措施分析.[A].科技与创新,2015(08):147-148.
[2]华克伟.朱可.周亚杰.加强药厂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探析.[A].今日健康,2014(02):262.
裴雪梅《医药》2016年 第12月03期.
分享:
国家开展全国药品集采的初衷是在企业自主参与、自主报价、保证药品质量及公平竞争等前提下,针对同一通用名的临床疗效无差异的药品,按照单位可比价由低到高让多家企业依次入围,即对每种药品实施多家企业入围机制,确定拟中选企业数量后,择优选择报价低的企业,避免单一企业垄断。拟
2025-03-07狼疮性肾炎是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蝶形红斑、发热、关节炎等,严重者会发展成肾炎。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其中他克莫司是高度免疫抑制药物,能够抑制 T 淋巴细胞活性,减少免疫系统攻击肾脏组织,缓解狼疮肾炎症状。但是近来研究报道,他克莫司治疗Ⅲ/Ⅳ型狼疮性肾炎疗效不甚理想,治疗后易复发。
2025-02-06丙戊酸钠为常用的抗癫痫药,对癫痫大发作、小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具有广泛的疗效。但丙戊酸的药代动力学是非线性的,且代谢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生理状况、给药剂型、联合用药等,这导致个体之间的剂量与血浆浓度关系存在很大差异[2]。所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监测需要常规开展。
2025-01-16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大脑、脊髓和外周神经的各种疾病。主要包括了脑血管疾病、癫痫、周围神经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在中医上属于“脑病”范畴。多种因素可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基因突变、感染、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或外伤。脑卒中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截至2019年,中国卒中死亡率为153.9/10万,占居民总死亡率的22.3%。
2024-12-23抗凝血类药是我国常用的一种灭鼠药物,属于慢性毒鼠药。由于管理使用不当,其导致的中毒患者逐年增加。据报道,在各类中毒事件中,由农药(包括鼠药)所致中毒占57.84%,其中半数(28.62%)为鼠药中。海南省人民医院2005—2015年的杀鼠剂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比例为57.50%。
2024-12-18椎间盘退变(IDD)可引起腰痛、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IDD的病因复杂,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等与IDD密切相关,但引起IDD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目前,临床治疗IDD的方法主要有手术、物理治疗、镇痛药和抗炎药等。
2024-11-25糖尿病(DM)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我国为目前全球范围内DM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T2DM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糖尿病,常见于肥胖者,发病可随年龄增长或运动减少而增加。T2DM患者需终身面临治疗,若血糖长时间控制不佳可增加肾脏、心脑血管等多种并发症。
2024-11-18戈沙妥珠单抗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以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human 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为靶点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该药由靶向Trop-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裂解的连接子、伊立替康的活性代谢产物SN-38组成,通过靶向结合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Trop-2,将SN-38运送至靶细胞中发挥细胞毒性作用,进而杀死肿瘤细胞。
2024-10-31眩晕为中老年人多发症状,其主要病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 vertigo, VBI),会引起恶心呕吐、听力下降等症状,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会导致不可逆性脑出血,引发脑卒中。临床常以扩血管剂、Ca2+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己酮可可碱为黄嘌呤衍生物,可增加周围血管损伤的氧输送量,提高血流,降低血压。’
2024-10-25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目前关于大黄抗炎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成分的研究,如大黄素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大黄酚通过抑制引起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及白介素分泌表现出抗炎活性,不能全面反映大黄抗炎活性的物质基础。
2024-10-17人气:15013
人气:13026
人气:5257
人气:4671
人气:443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期刊人气:261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陕西省人民医院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7515
国内刊号:61-1283/R
邮发代号:52-221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2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69
影响因子:0.345
影响因子:0.3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