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对生态发展要求的提高,园林人急需解决在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设计、人工景观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本杰士堆是一种典型的园林生态设施,它起源于德国,至今不断发展,但国内引进本杰士堆后出现了许多问题。通过分析本杰士堆的应用现状,梳理它在功能与形式等方面的演变发展及趋势,据此提出:本杰士堆需要进一步推广科普,并对本杰士堆进行生态价值评估,制定相关规范,更要因地制宜并注重观赏性的提升。本杰士堆具有值得深入挖掘的潜力,是一个满足生态园林城市理念的优秀范本。
随着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日益重视生物多样性、动物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近年来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理念也要求我们建设更具生态性与人文服务性的园林绿地[1]。本杰士堆正是一个满足生态园林城市理念的优秀范本,它为恢复多种动物栖息地生态提供了新工具[2]。本杰士堆应用了生态系统演替理论和恢复生态学理论,在加强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建设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
目前,我国对本杰士堆的研究十分缺乏,并且在本杰士堆的设计实践上,国内对国外经验有样学样,照猫画虎,导致我国当下园林绿地中的本杰士堆不仅未能最大程度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反而降低了其周边景观效益。一方面通过研究希望弥补该研究领域内容的缺失,拓宽本杰士堆的创新应用和设计策略,也为日后研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本杰士堆的演变发展历程也能为生态园林建设工作者们提供新的思路。
1、概述
1.1本杰士堆概念起源
本杰士堆是由枝条和土壤、石块堆积而成的,为一些动物提供庇护与觅食场所,并且能保护、促进植物生长的一种生态设施。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的本杰士兄弟提出,因此得名Benjeshecke(德语),他们基于野地生存观念和自然演替规律作出这项发明,旨在缓解当时的德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4]。本杰士堆的前身即树篱,欧洲历史上用树篱划定田地边界,为放牧牲畜提供屏障[5,6]。
Benjeshecke传入中国以后,翻译为“本杰士堆”,虽然“堆”描述这一装置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这一外来词也已流传开来。最初的本杰士堆只是从“篱笆墙”出发,稍作创新的产物,但达到了通过生态化的自然进程为动物园园区内分布的野生动物重建生存空间的目的。
1.2本杰士堆的原理与功能
1.2.1生态原理及作用。
本杰士堆在保障动植物栖息地的连通性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可以起到重要生态作用[7]。首先,对植物来说,本杰士堆为其内部的乡土植物种子提供了安全的生长环境,免于被小动物啃噬主干与根,动物粪便作为养料使植物生长茂盛。同时,土壤、种子和植物植株又成为了本杰士堆的活力源泉,使其区别于普通的木石结构装置。其次,对于小型动物,比如昆虫、鸟类来说,本杰士堆为它们提供了植物食物来源,包括树叶、果实等;同时也是它们的栖身地与避难空间。欧洲野外研究证明,在森林与农田,本杰士堆扮演着重要的庇护鸟类群落的角色[8],而且增设吸引鸟类的本杰士堆,可以促进森林边缘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这是受到鸟类介导的景观效应[9]。再者,本杰士堆中的小型动物能吸引大型动物的兴趣,它们会到本杰士堆周围捕食、休憩、蹭痒或玩耍,于是,这处小空间范围内便形成了三级以上的食物链关系,甚至复杂食物网,极大促进了小环境内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维护了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最后,本杰士堆的生态功能还体现在净化空气、改善水土流失、隔音降噪等方面[10,11]。由于动植物、微生物共同作用,本杰士堆内的土壤肥力明显提高。从大环境上来说,本杰士堆可以对相邻农田林地等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12,13]。本杰士堆作为自然森林与牧场接壤边界处的新型文化景观元素,减缓了由现代农业机械化、土地整理、过度使用除草剂导致的景观边界退化消失,改善了微气候,减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14]。本杰士堆所需要的石块、树枝等,可以在园林绿地中就地取材,体现了生态设计的理念。
1.2.2空间划分功能。
除了为这些小型食草动物提供食物、躲避空间等福利外,本杰士堆自然划分且丰富了园区空间。线性的本杰士堆结构能形成一道自然隔离带,可以在有效隔离不同动物的同时,形成美观自然的展示背景;大型树干经过固定,配合大石块和填土,可以作为用于分隔斑马、大型羚羊的运动场;针对不同体型的动物,采用不同规格材料加以固定,这样本杰士堆可以应用于很多动物的室外展区,或作为独立的丰容物存在,或成为有效的隔离墙。
1.2.3美学功能。
本杰士堆不仅对动物们充满吸引力,园林绿地中那些充满设计感的本杰士堆也能吸引游人的目光。随着本杰士堆的拓展应用,富有创造力的园林设计师们赋予了它全新的形态和充满艺术感的表现形式。本杰士堆在园林设计师的创意之下,可以成为园路、围墙、花坛、拱门等多种园林设施小品的形态,其美学功能与景观价值正逐步上升。
2、本杰士堆在国内的理论与实践
本杰士堆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研究非常有限,与之相关的中文文献资料极其缺乏,北京、重庆等地从2010年以后开始有本杰士堆的实践应用。在北京,本杰士堆最早也是作为一种动物园的丰容设施,张恩权[4]在《动物园设计》中为本杰士堆在动物园中的不同应用形式和具体做法提供了范例。北京在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后,进一步强调为鸟类等小动物提供充足的食源和筑巢场所,建立引鸟型人工设施[15]。
戴岗等[1]在重庆动物园展馆中应用本杰士堆,为羊驼馆及水禽湖鸟岛增强了景观展示和丰容效果———羊驼经常在本杰士堆周围啃食植物,也常在本杰士堆旁与昆虫、鸟类玩耍;本杰士堆丰富了馆内的空间结构,在动物和游客间筑起了自然的生物屏障。水禽湖鸟岛的本杰士堆已成为部分野生鸟类栖息的场所,为水禽创建了舒适隐蔽的栖息繁殖环境,丰富了岛上的自然植物景观。
虽然国内本杰士堆的发展阶段还在雏形状态,但从国外多年实践可知,本杰士堆的生态意义、园林价值不可小看,本杰士堆的类型与形式也并非目前尝试的那么局限,国内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做改良设计和应用推广。
图1本杰士堆的各种样式
3、本杰士堆的演变与类型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很多动物流离失所,本杰士堆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园林设计师认识到这一发明在生态恢复上的积极意义,在本杰士兄弟最初设计的基础之上,从材质、功能、结构、形态等多方面加以因地制宜地创新,经历了近50年的演变发展,这一设施已有多种类型。
本杰士堆的基本形态(图1a)是将场地的石块、废弃的树枝堆成外围的屏障,内部填埋土壤,中间播种乡土植物种子,外围栽植一些多刺、蔓生的植物,从而形成一个人造生态空间。这种篱笆墙似的基础本杰士堆逐渐衍生出各种契合于所在园林绿地的自然属性的新版本。
将篱笆墙式本杰士堆的细长树枝用铁丝捆绑在木桩外,加固结构,使外形更规整,就得到篱垣式本杰士堆(图1b),在园林绿地中能作为视觉屏障与景观式隔断。
在改良后篱墙式之后,逐渐出现单元状的堆栈式本杰士堆(图1c),它可以看作篱墙式的一个单元,四周封闭,造型独立。这种形式使本杰士堆跳出树篱的雏形限制,应用广度大大提升。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将本杰士堆景观化,如图1d花篮状的本杰士堆、鸟巢形本杰士堆(图1e),就是将堆栈式的造型精致化,景观化效果更显著。
材质上起初木质结构处于主流地位,以上提到的五类都是木质占主要部分,使用场地内易得的废弃树枝简易制作,但既不稳定亦不防腐,因此纯石质本杰士堆(图1f)应运而生,用石块形成围合屏障,缝隙里填充腐殖土堆,栽植植物。这种类型一般在靠墙处或者坡地上建设,甚至可以打造成小型岩石园,也有将其线性化地压平、拉长形成园路式本杰士堆。
结合木、石2种材质的本杰士堆亦不缺乏(图1g),将砖块或石块垒砌起来,内部用细小树枝填充压实,既能提高稳定性又制作简易,形成一个可以灵活应用于园林绿地的小型规则式本杰士堆。
近年来,也有将本杰士堆作为挡土墙来使用(图1h)的,在篱垣式的基础上更多应用石块,把大量碎石与少量碎土、植物等填入铁丝网编织的箱笼内,这样的挡土墙减少了在自然式绿地中的违和感,体现了园林绿地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本杰士堆实质上就是从主体材质———木质、石质出发,以不同的方式将材料预处理,再根据造型进一步精细处理,组合拼装(图2)。比如将基础材料树枝加工成编织枝条,以铁丝固定,填入土壤、种子,就可以得到各种编织式本杰士堆,包括花篮状、鸟巢状、拱门状等。除了造型上推陈出新,也可以从材质上突破,尝试用环保、低成本低能耗的新型材料,如将煤渣砖、复合砖等应用于砖砌式、园路式本杰士堆。
图2本杰士堆的演变创新
梳理本杰士堆的一些演变发展特征(表1),可以从大类出发,根据体量和基本形态将本杰士堆分为2大类,即线性和单元式的。在这2种形态基础上,不同材质的本杰士堆出现了不同特点,做法和功能也不尽相同。
表1本杰士堆的一些演变类型特征
4、讨论与展望
本杰士堆这一生态做法在学术界理论研究尚不充分,在中国许多城市居民眼中也不被理解,甚至认为本杰士堆状似荒草垛且无用,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反思。
4.1讨论与建议
4.1.1本杰士堆的科普。
本杰士堆的试点营造和专项科普一事应提上日程。本杰士堆与园林生态科普、动植物科普可以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科教功能。它能成为广大市民了解野外生态系统和小生境的窗口,也能作为园艺疗法的一部分,可将设计搭建简易本杰士堆纳入儿童、亚健康人群的有益活动中去。事实上,德国等国家已经开始开展相关的儿童活动并制定了手册,并提出将自然保护与环境教育相结合[16]。
4.1.2本杰士堆的规范化设计。
要推广本杰士堆,规范化的统一标准不可缺少。正如公园中座椅、卫生间有规范一样,在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绿地中,本杰士堆的建立也应该制定标准。设计导则与规范包括:(1)数量规范,一定面积的公园内需设置多少个本杰士堆;(2)设计用料规范,应当以符合当地及小环境内生态效益原则,就近选择用料;(3)建造位置规范,到不同级别园路的距离、到水面的距离等都是要考虑制定这一规范。
4.1.3本杰士堆中的植物应用。
本杰士堆中的植物设计应有更多发挥空间。土壤和种子作为本杰士堆中最具活力的辅材,其多样设计却常被设计者遗忘。传统的本杰士堆常种植蔷薇等乡土植物,但冬季时,落叶灌木裸露的枝条与凌乱碎石木桩堆在一起会降低本杰士堆的观赏性。南方地区可以选择一些常绿植物,使冬季的本杰士堆不显得单调苍凉;而北方地区可以尝试通过种植一些冬季观干、观果的灌木、藤本,或改变本杰士堆造型,营造周边小环境,以降低本杰士堆的突兀粗糙感。
4.1.4本杰士堆的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量化研究。
本杰士堆的生态价值与功能是其内核所在,其生态价值评估监测亟需提上日程。本杰士堆是一种低成本且有效的生态空间做法,也是联结动物与植物的有效手段,但是其具体生态经济效益等问题,还需园林和生态研究者们探索解决。
4.2展望
本杰士堆未来在我国城市中发展,首先,需要在“门面”上改造。虽然这一设施的中文名里有“堆”这个字,但我们要通过景观化的设计与正确科普,让它摆脱类似“篝火堆”的刻板印象。进一步推广本杰士堆更多是助力城市生态化园林建设,提升园林美化环境的水平。城市居民也倾向于有趣味的美观园林设施,应根据我国的园林环境现状,在材质、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吸收借鉴树艺、雕塑等的特点,对本杰士堆进行调整。
其次,将这一概念的相关理论厘清,有利于设计者对这一类生态装置进一步创新并发挥其真正的生态功能。应当认识到本杰士兄弟创造它时,体现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理念,是在一众新做法中摒弃掉浮于表面的,并深入挖掘那些巧妙利用生态原理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高效设计。
最后,针对本杰士堆的研究意义亦不仅在于其本身,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本杰士堆对生态设计和景观绿地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园林设计中,尽可能地为生物多样性营造空间,为多种生物的生存活动创造机会是不可忽略的。本杰士堆、昆虫旅馆等生态装置建设一旦形成一定规模,对城市生态化将产生明显推进作用。因此,不拘于本杰士堆,但凡此类可以发挥生态功能的设计都应鼓励并做研究梳理,进而更好开拓设计师的思路,营造更美好的生态绿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岗,蒋勋,王俊,等.浅析"本杰士堆"在动物展馆生态景观营造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11:313-315.
[3]彭少麟.恢复生态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4]张恩权.动物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文章来源:陈瑞珉,李湛东.浅谈本杰士堆在园林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1,44(17):76-78+82.
分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常见的蔬菜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一些特色的野菜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薤白是药食两用植物[1],鳞茎部分可入药,全株皆可食用,味道香辛嫩爽,其地下部分鳞茎洁白晶莹,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2-5],具有开味、健胃、顺气、去腥等多种作用。
2024-11-12为适应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具有“厚实的园艺植物育种学相关基础理论和扎实的育种专业技能”的三农人才,笔者在分析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学情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升课程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024-09-08伴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三问”的提出[1,2],首当其冲就是面临“为谁培养人”问题.202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成了高校课堂教育的必须内容[3].
2024-09-05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高校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目标是高校的根本任务。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24-09-03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众多工业区域在推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景观作为工业活动的直接产物,其生态修复不仅关乎区域生态平衡,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花境植物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在工业景观生态修复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2024-09-02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种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20世纪80年代在北美首先发展起来,美国学者Spady[1]曾对其进行了清晰描述。由于该理念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被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广泛认可,为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024-09-02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农业作为国之根本,其现代化进程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9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指出“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
2024-08-12随着城市化的冲击,社区逐渐呈现高密度的发展趋势,自然景观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逐步脱离。为满足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感知需求,城市绿地的建设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而许多园林景观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生硬照搬西方园林的造景手法,使其丧失了地域性的特征。在景感生态学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人理想的居住环境,将人的感知放在了第一位。
2024-08-06认识观赏主要是指被人们熟知和利用的花卉植物品种资源;资源技术包括引种驯化、品种培育、栽培生产、植物景观营建以及需要花卉植物实体直接参与的造型设计等园艺、园林技术[6];社会应用指与花卉有关的社会机制、活动方式、思想观念、心理习俗、社会影响及其历史过程[5]。
2024-07-16领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葫芦岛凌云企业集团,坐落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高桥镇赵家沟,该公司创建于2012年3月,企业注册资金5 000万元,是一家以农业种植、养殖及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化农事企业。为实现果业转型升级目标,树立现代果业科技样板。
2024-06-25人气:4725
人气:3573
人气:3365
人气:3305
人气:308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北方园艺
期刊人气:4006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园艺学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1-0009
国内刊号:23-1247/S
邮发代号:14-150
创刊时间:1977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9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