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在诊断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69例肿瘤患者行SPECT全身骨扫描,并选择正常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骨代谢6项指标:N端骨钙素(N-BGP)、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及骨碱性磷酸酶(BAP)。统计比较肿瘤患者有骨转移组(包括轻度骨转移组和多发骨转移组)、无骨转移组以及对照组6项骨代谢指标的浓度。结果:169例恶性肿瘤患者有骨转移组PTH、TPINP、BAP、β-CTX4项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BGP、CT两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骨代谢指标进一步分级分析,结果:提示轻度骨转移组中PTH、TPINP、BAP、β-CTX4项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骨转移组的TPINP、BAP两项明显高于轻度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H、β-CTX两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骨代谢指标在监测肿瘤骨转移时发现:BAP、TPINP、β-CTX3项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726、0.774,3项诊断价值较高,且灵敏度、特异性都较佳。结论:在肿瘤有骨转移患者中骨代谢指标PTH、TPINP、BAP、β-CTX可用于肿瘤骨转移监测。而TPINP和BAP指标诊断价值较高且灵敏度、特异性佳,可用于对肿瘤骨转移患者随访,动态评判骨转移的发生及进程。
随着医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同时骨转移的发生率也增加[1]。骨骼是恶性肿瘤转移的三个常见部位之一,仅次于肺和肝。据统计,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是原发性骨肿瘤的35~40倍[2]。最易发生骨转移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甲状腺癌等,其中,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最为常见[3]。目前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主要靠骨组织活检或影像学手段,但因有创或不敏感等原因,不能达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目的。骨代谢标志物可反映骨转移过程中骨吸收和形成的速度,提示骨破坏和修复程度,肿瘤骨转移时细胞因子作用于成骨和破骨细胞,破坏正常的骨代谢机制,导致骨代谢标志物生成异常[4],本文主要探讨N端骨钙素(N-BGP)、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及骨碱性磷酸酶(BAP)等6项骨代谢标志物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于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就诊的肿瘤患者169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1.70±13.10)岁,其中男80例,女89例。癌症种类:肺癌53例,乳腺癌72例,前列腺癌44例。另选取同期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志愿对照者2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2.80±7.10)岁,其中女10例,男10例。对照组性别、年龄与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1)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2)ECT全身骨扫描,对可疑部位做X线平片、CT或MRI扫描,经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确认是否具有的骨转移影像[5]。排除标准:(1)有骨代谢性疾病;(2)筛选前4周曾使用过双磷酸盐、激素、钙制剂治疗;(3)90d内曾有外伤性骨折;(4)筛选前4周内曾接受过放射治疗。
1.2分级和分组
(1)分级。采用Soloway分级标准[6],根据恶性肿瘤骨转移主要病灶数和程度,全身骨显像结果分为4级:0级:正常骨显像或良性病变;Ⅰ级:1~2个转移灶;Ⅱ级:3~5个转移灶;Ⅲ级:5个转移灶以上或全身病变。(2)分组。按SPECT/CT全身骨显像结果将169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有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无骨转移组(0级)共81例,平均年龄(57.91±11.24)岁,其中男28例,女53例;有骨转移组88例又分为:轻度骨转移组(Ⅰ~Ⅱ级)41例,平均年龄(61.13±12.52)岁,其中男19例,女22例;多发骨转移组(Ⅲ级)47例,平均年龄(68.73±13.76)岁,其中男33例,女14例。各组间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检测方法
1.3.1骨代谢指标测定
TPINP、β-CTX、CT、PTH及N-BGP采用德国Roche公司生产的Cobas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BAP采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Access2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
1.3.2全身骨显像检查[7]
显像剂为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显像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InfiniaHawkeye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CT)。患者于早上静脉注射99mTc-MDP20mci后,嘱多饮水,饮水量500~1000ml,2~4h排净尿液后行全身骨显像,分别获得前、后位影像,必要时采集CT断层融合影像和局部平面影像,明确判断骨转移的数目、部位、形态、大小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诊断价值评价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
对169例恶性肿瘤的骨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发生骨转移88例,发生率为52.07%,其中前列腺癌44例,32例发生骨转移,发生率为72.73%;肺癌53例,31例发生骨转移,发生率58.49%;乳腺癌72例,25例发生骨转移,发生率34.72%。
2.2恶性肿瘤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分析
骨代谢指标在有肿瘤骨转移组与无肿瘤骨转移组进行比较,有骨转移组的PTH、TPINP、BAP、β-CTX四项指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BGP、CT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恶性肿瘤无骨转移组六项骨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恶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骨代谢指标测值比较
2.34项骨代谢指标在恶性肿瘤分级间比较
对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骨代谢指标进行分级分析发现,恶性肿瘤无骨转移组与轻度骨转移组比较,轻度骨转移组的PTH、TPINP、BAP、β-CTX4项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骨转移组与多发骨转移组比较,多发骨转移组的TPINP、BAP两项明显高于轻度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H、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不同分级恶性肿瘤的骨代谢4项指标测值比较
2.4恶性肿瘤骨代谢标志物的ROC曲线相关分析
169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有骨转移和无骨转移)的6种骨代谢标志物曲线下面积分别为:PTH:0.59;N-BGP:0.389;CT:0.550;BAP:0.954;TPINP:0.726;β-CTX:0.774。3项指标BAP、TPINP、β-CTX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佳,分别为:BAP(89.86%,88.92%),TPINP(56.21%,88.93%),β-CTX(76.12%,65.6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见图1。
表3恶性肿瘤的ROC曲线相关分析
3、讨论
恶性肿瘤中末期,肿瘤细胞易随血液转移,血供丰富的骨骼成为最常见的转移组织之一[8],骨转移常预示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存期的缩短。因此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显得十分重要,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目前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但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不同方面均有其局限性。X线片虽检查特异度强,但灵敏度较低[9];SPECT全骨扫描是对全身所有的骨骼一次性全部扫描,因而具有早而全的特点,灵敏、直观、全面地反映出骨代谢的变化,但其特异性低[10],PET-CT价格昂贵,CT、MRI检查价格较贵,扫描范围局限。蒋炳辰等[11]对104例前列腺癌研究发现SPECT/CT融合骨显像可提高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本研究对3种恶性肿瘤169例患者进行有无骨转移分析,结果提示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为52.07%,不同种类癌症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概率不同,前列腺癌转移率最高(72.73%),肺癌其次(58.49%),乳腺癌居第三(34.72%)。
图1六种骨代谢标志物ROC曲线图
骨代谢标志物反映骨的代谢状况,当肿瘤骨转移时,骨的重塑过程明显加快,骨代谢率增高,骨代谢指标的改变明显早于影像学所发现的形态学改变。已有文献报道,骨代谢标志物可用于早期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及监控疾病进展[12,13]。本研究对169例恶性肿瘤患者6项骨代谢指标分析,发现肿瘤有骨转移组PTH、TPINP、BAP、β-CTX4项指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N-BGP、CT二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骨代谢标志物PTH、TPINP、BAP、β-CTX这4项指标在骨转移患者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用于肿瘤骨转移的辅助诊断。韩丽敏等[14]对196例肺癌骨转移研究,也提示TPINP、β-CTX可作为肺癌骨转移辅助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我们对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骨代谢指标进行进一步分级分析,结果显示在轻度骨转移(Ⅰ~Ⅱ级)组中PTH、TPINP、BAP、β-CTX4项指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发骨转移(Ⅲ级)组中TPINP、BAP两项指标明显高于轻度骨转移(Ⅰ~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TH、β-CTX二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表明TPINP、BAP可用于临床诊疗的观察。董佳佳等[15]对100例女性乳腺癌骨转移研究发现,骨转移患者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未发生骨转移患者,且与病灶级别呈正比,可用来评价疗效。甲状旁腺激素是甲状旁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活性物质,是体内调节血钙、血磷水平的重要激素,它的分泌受血钙浓度的控制,促进钙进入血液,并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使血钙升高,使体液内钙离子浓度保持恒定的作用。肿瘤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通过成骨细胞促进破骨细胞介导骨吸收[16],故其与骨转移程度明显相关[17]。本研究PTH在无骨转移组与轻度转移(Ⅰ~Ⅱ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轻度骨转移组与多发骨转移组间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数值是随分级升高而上升的,在监测骨转移病情进展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通过ROC曲线分析骨代谢指标在监测肿瘤骨转移时发现:BAP、TPINP、β-CTX3项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726和0.774,表明此3项指标诊断价值较高,且灵敏度、特异性都较佳。有恶性肿瘤骨转移组β-CTX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0级组和Ⅰ~Ⅱ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恶性肿瘤骨转移Ⅰ~Ⅱ级组与Ⅲ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其在骨转移早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在病情的监测方面识别能力有限。
综上所述,在肿瘤骨转移患者中骨代谢指标PTH、TPINP、BAP、β-CTX可用于肿瘤骨转移的监测。而TPINP和BAP指标诊断价值较高且灵敏度、特异性佳,可用于对肿瘤骨转移患者随访,动态评判骨转移的发生及进程。骨代谢指标敏感、准确、简便,检测其水平结合影像学检查,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的诊疗具有积极意义,可用于肿瘤骨转移的病情随访,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
[2]胡涛,李银萍,崔邦平,等9.9mTc-MDP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在骨转移肿瘤显像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0):77-78.
[3]阿不都热合满·买买提,艾娜,居热提·阿扎提.骨显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碱性磷酸酶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6):837-840.
[5]孙燕,管忠震,廖美琳,等.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J].中国肺癌杂志,2014,17(2):57-72.
[7]黄钢.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操作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8]郝捷,陈万青.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9]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组.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J].中华肿瘤杂志,2009,31(2):156-159.
[11]蒋炳辰,张雪辉,孔彪,等.SPECT/CT融合骨显像联合PSA、FPSA和FPSA/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41(5):500-504.
[14]韩丽敏,魏丽荣,杜玉珍.骨代谢标志物tP1NP和β-CTx及BAP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40(11):860-864.
[15]董佳佳,章斌,邓胜明,等.全身骨显像、肿瘤标志物及碱性磷酸酶在乳腺癌患者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2):81-85.
林敏,朱柳君,韩朝稳,莫春香,黄忠道,李辉,韦金虎,钟海芬.骨代谢标志物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0(04):437-441.
分享:
软骨肉瘤 (chondrosarcoma) 是一种以产生软骨基质为特征的恶性骨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占恶性骨肿瘤的 17%~24%。骨盆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占到全部患者的 22%~39%。软骨肉瘤分为多种亚型,经典型软骨肉瘤最常见,约占 90% 以上。根据病理分类,骨盆软骨肉瘤可分为 Ⅰ~Ⅲ 级。
2024-11-21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疾病。而新疆属于2型糖尿病的高发地区,这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新疆地处我国西北,气候寒冷干燥,居民喜食辛热炙煿之物,使此地的居民罹患疾病具有特殊性。
2024-10-22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好发于食管中段的恶性肿瘤,在中老年男性人群中易发病,患者表现为进行性的吞咽困难,疾病诱因包括但不限于吸烟饮酒过量、饮食温度过高、常食腌制食物。早期治疗预后良好,但其易发生转移,侵犯邻近器官,错失治疗窗口期,预后较差[1,2]。
2024-09-25全球癌症数据表明,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于第2位,但死亡率却最高。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5%,其中肺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肺腺癌的临床治疗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晚期肺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低,因此肺腺癌研究需要更多的研究策略。
2024-08-19据估计,截止2016年,全球由于癌症导致的早逝病例为450万,占癌症总死亡数的50%,在中国,癌症也是导致早逝的第二大疾病,到2016年为止,大约有2 412 500人死于癌症。肿瘤相关性失眠(cancer related insomnia,CRI)是肿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患病率为25%~59%。
2024-07-22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且呈上升趋势。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体检普及、人均寿命延长,我国PC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年男性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美国2020年有超过19万名男性确诊PCa, 其中约33000名男性死于PCa。
2024-06-21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protein modification, PTM)作为分子水平重要调控机制之一,对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蛋白起调控作用。蛋白质组中的任何蛋白质都可以在翻译后或翻译过程中被修饰,PTM形式多样,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1,2,3,4]。泛素样小分子修饰物(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来自于其与泛素结构的相似性及其与目标蛋白结合的相似机制[5]。
2024-05-09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是一种发生在消化道或胰腺的罕见神经内分泌肿瘤(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该肿瘤能产生和分泌大量常见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胃泌素等,作用于机体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腹痛、腹胀、面部潮红、黄疸、皮肤粗糙等[1,2]。该处肿瘤生长缓慢,但有恶变的潜在可能,多采取手术切除[3]。
2024-04-2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特点是在生物学行为、组织形态学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异质性较大,其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研究者对其各种不同的预后分层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各分层内部仍存在异质性[1]。尽管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方案使约60%的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的预后较差[2]。
2024-04-02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重大疾病, 如何用科学方法对癌症进行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 中国癌症中心最新数据表明, 2016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约406.4万例,新增癌症死亡病例241.35万例[2,3]. 目前癌症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为主. 这些治疗方法各有优势,但由于其严重的副作用, 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带来巨大威胁[4].
2024-03-27人气:15272
人气:14767
人气:14666
人气:14455
人气:1317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肿瘤药学
期刊人气:1891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1264
国内刊号:43-1507/R
邮发代号:42-391
创刊时间:201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