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抗体分型和糖类抗原(CA)125、CA724水平与胃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9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Hp分型,采用Cobase601型电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血中CA125、CA724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分型,CA125、CA724水平与胃癌严重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p分型、CA125、CA724单独及联合应用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Hp分型阳性率,CA125、CA72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0,P<0.001;t=45.201,P<0.001;t=9.080,P<0.001);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Hp分型,CA125、CA72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Hp分型阳性率、CA125及CA724水平最高。Hp分型、CA125及CA724是患者胃癌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复发或死亡组患者Hp分型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组,且血中CA125及CA724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0,P=0.049;t=5.897,P<0.001;t=11.576,P<0.001);除与Hp分型灵敏度相当,Hp分型、CA125及CA724联合应用在判断患者预后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应用(P<0.05)。结论:Hp分型,CA125、CA724水平是胃癌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且Hp分型、CA125及CA724的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判断预后的价值。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胃黏膜上皮组织恶化导致的消化道疾病[1],该病发病率高,发展迅速,早期发病较为隐匿,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胃出血及类似胃溃疡的临床表现[2]。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后有较高的5年存活率,然而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难度,且预后不佳[3]。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治疗极其重要。胃癌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胃镜、MRI及CT等,然而此类方法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准确率低,或费用高,或检测难度大,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压力。近年来,血清肿瘤标志物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具有特异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目前,临床已经逐渐通过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来对肿瘤进行诊断,对病情进行判断[4]。因此,寻找高效的胃癌血清标志物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Hp具有多种分型,不同分型Hp毒力不同,研究表明,携带阳性基因的Hp毒性较强,且和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6]。血清糖类抗原(CA)125是与胃肠道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表明其与胃癌的进程密切相关[7]。CA724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在健康人体组织中不存在,对肿瘤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本研究通过检测胃癌患者血清Hp分型和CA125、CA724水平,分析其与胃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旨在为胃癌的病情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9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2)无化疗禁忌证;(3)无胃癌根治术禁忌证;(4)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观察组中男57例,女32例;平均年龄(55.39±8.39)岁;管状腺癌24例,印戒细胞癌52例,其他13例;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肿瘤分期标准分期,Ⅰ期20例,Ⅱ期28例,Ⅲ期29例,Ⅳ期12例;按照患者病理组织分化程度分期,高分化28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35例。选择同期5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均进行了Hp分型检测,经病理学检查排除胃癌,临床资料完整。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18±9.31)岁;胃溃疡15例,胃炎31例,其他4例。两组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3)存在交流障碍或精神疾病;(4)妊娠或哺乳期女性;(5)存在其他脏器功能异常。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组后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收集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Hp分型,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对Hp进行分型检测,结果为Ⅰ、弱Ⅰ则判定为阳性,结果为Ⅱ、弱Ⅱ则判定为阴性。采用Cobase601型电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血中CA125、CA724水平,若CA125≥35.0U/mL则判定为阳性,CA724≥6.9U/mL则判定为阳性。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复发或死亡组及稳定组。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或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中的两两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分型、CA125、CA724水平与胃癌严重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p分型、CA125、CA724单独及联合应用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各项指标联合应用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中Hp分型及CA125、CA724水平比较
观察组Hp分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中CA125及CA72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血中Hp分型及CA125、CA724水平比较
2.2不同胃癌严重程度患者血中各项指标比较
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患者Hp分型,CA125、CA72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Hp分型阳性率,CA125及CA724水平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不同胃癌严重程度患者血中各项指标比较
2.3各项指标与胃癌严重程度关系
Hp分型、CA125及CA724是胃癌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各项指标与胃癌严重程度关系
2.4不同预后患者血中各项指标比较
复发或死亡组患者Hp分型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组,且血中CA125及CA724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不同预后患者血中各项指标比较
2.5各项指标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
除与Hp分型灵敏度相当,Hp分型、CA125及CA724联合应用在判断患者预后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应用(P<0.05)。见表5。
表5各项指标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
3、讨论
胃癌是临床中常见的发病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临床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虽然我国胃癌目前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该病早期较为隐匿,早期诊断率不超过10%,超过85%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极大程度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并导致患者5年存活率较低[8]。因此,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临床尚缺乏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高的诊断方法[9]。肿瘤标志物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可一定程度反映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多存在于患者组织、体液及排泄物中,受到广泛的关注[10]。
研究表明,Hp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带有Hp分型阳性基因菌株的毒性及致病性均明显强于带有Hp分型阴性基因的菌株[11]。研究表明,Hp分型阳性与胃癌密切相关,主要编码细胞毒素基因,并可通过刺激胃黏膜,诱导炎症因子的分泌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12]。血清肿瘤标志物可反映机体是否存在于肿瘤中,且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可有效对患者的肿瘤类型进行判断[13]。如CA125主要存在于肺癌、胰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临床中多用于提示肺癌、胰腺癌、卵巢癌及乳腺癌,但其特异度不高,CA724是一种高相对分子质量糖蛋白,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其高表达多提示存在消化道肿瘤,特异度较高[14]。研究表明,单一的肿瘤标志物可以较好地区分高、低分化的胃癌,但对于中分化胃癌则特异度较低,这会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Hp分型阳性率,血中CA125、CA724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高分化组患者Hp分型阳性率,CA125、CA724水平最高。此外,Hp分型、CA125及CA724是患者胃癌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各项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发现,复发或死亡组患者Hp分型阳性率,CA125、CA724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除与Hp分型灵敏度相当,Hp分型、CA125及CA724联合应用在判断患者预后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应用。分析认为,Hp分型阳性的表达可能导致体内Hp黏附因子表达水平增加,加速病情进展,增强Hp对患者的威胁性。此外,随着患者血中CA125及CA724水平增加,则提示患者胃癌恶性程度增加,进而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并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而采用Hp分型、CA125、CA724的联合应用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状态。
4、结论
Hp分型、CA125、CA724水平是胃癌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且Hp分型、CA125及CA724联合应用在判断患者预后时的价值高于单项指标。
参考文献:
[3]李平,黄昌明,郑朝辉,等.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再手术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附4124例报告)[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8,17(6):564-570.
[6]赵翠,赵文萱,赵福广,等.幽门螺旋杆菌lpp20-cagA融合基因在乳酸球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41(6):627-631.
[10]卢光兴,何伟明,林娟娟,等.循环miRNAs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国际遗传学杂志,2017,40(6):389-396.
[14]徐育红,李艳丽,张雁.血清胃蛋白酶原与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7,40(4):401-403.
翁镔,陈招虹.Hp抗体分型联合CA125、CA724水平检测在胃癌中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6):1991-1993+1998.
分享:
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2022 年,中国有870 982 例新发肺癌病例和 766 898 例肺癌死亡病。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 80%~84%,包括腺癌(30%~50%)、鳞癌(20%~35%)和大细胞癌(9%)。小细胞癌约占所有肺癌16%~20%。其他非小细胞肺癌亚型,如肉瘤样癌、腺鳞癌等,为少见类型。
2025-01-21肺癌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 18% ,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病人数占肺癌患病人数的 85% 左右。 目前治疗早期 NSCLC 的有效手段仍然是手术联合辅助治疗如免疫、化疗等治疗方式,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外科手术联合围术期免疫治疗和化疗在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024-12-23软骨肉瘤 (chondrosarcoma) 是一种以产生软骨基质为特征的恶性骨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占恶性骨肿瘤的 17%~24%。骨盆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占到全部患者的 22%~39%。软骨肉瘤分为多种亚型,经典型软骨肉瘤最常见,约占 90% 以上。根据病理分类,骨盆软骨肉瘤可分为 Ⅰ~Ⅲ 级。
2024-11-21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疾病。而新疆属于2型糖尿病的高发地区,这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新疆地处我国西北,气候寒冷干燥,居民喜食辛热炙煿之物,使此地的居民罹患疾病具有特殊性。
2024-10-22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好发于食管中段的恶性肿瘤,在中老年男性人群中易发病,患者表现为进行性的吞咽困难,疾病诱因包括但不限于吸烟饮酒过量、饮食温度过高、常食腌制食物。早期治疗预后良好,但其易发生转移,侵犯邻近器官,错失治疗窗口期,预后较差[1,2]。
2024-09-25全球癌症数据表明,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于第2位,但死亡率却最高。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5%,其中肺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肺腺癌的临床治疗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晚期肺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低,因此肺腺癌研究需要更多的研究策略。
2024-08-19据估计,截止2016年,全球由于癌症导致的早逝病例为450万,占癌症总死亡数的50%,在中国,癌症也是导致早逝的第二大疾病,到2016年为止,大约有2 412 500人死于癌症。肿瘤相关性失眠(cancer related insomnia,CRI)是肿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患病率为25%~59%。
2024-07-22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且呈上升趋势。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体检普及、人均寿命延长,我国PC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年男性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美国2020年有超过19万名男性确诊PCa, 其中约33000名男性死于PCa。
2024-06-21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protein modification, PTM)作为分子水平重要调控机制之一,对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蛋白起调控作用。蛋白质组中的任何蛋白质都可以在翻译后或翻译过程中被修饰,PTM形式多样,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1,2,3,4]。泛素样小分子修饰物(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来自于其与泛素结构的相似性及其与目标蛋白结合的相似机制[5]。
2024-05-09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是一种发生在消化道或胰腺的罕见神经内分泌肿瘤(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该肿瘤能产生和分泌大量常见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胃泌素等,作用于机体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腹痛、腹胀、面部潮红、黄疸、皮肤粗糙等[1,2]。该处肿瘤生长缓慢,但有恶变的潜在可能,多采取手术切除[3]。
2024-04-23人气:15684
人气:13618
人气:10468
人气:9102
人气:684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期刊人气:4219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5269
国内刊号:11-5456/R
邮发代号:24-145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