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银屑病是一种以鳞屑、红斑、丘疹为典型皮损的慢性复发炎症性皮肤病[1],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难根治。临床上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多见[2],占全部患者的97%以上[3]。本病常伴有瘙痒或疼痛,且皮损可能出现在身体各个部位,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中医外治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通过使用外用型中药复方,直接作用于患处局部,使药物穿透皮肤被人体吸收,产生较强治疗作用,发挥疏通经络、解毒祛瘀、改善皮损作用,且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较温和且更安全的治疗选择[4]。
107
0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是由淀粉样蛋白局限沉积于皮肤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黄褐色半球形或圆锥形的坚硬丘疹,呈串珠状排列、互不融合、密集成片,伴有轻度鳞屑,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躯干与四肢,尤其是小腿伸侧。目前PCA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代谢障碍、病毒感染、外伤摩擦等可能是其重要原因。
110
银屑病临床表现常为红斑、银白色鳞屑及瘙痒,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免疫因素等共同作用相关。银屑病病程长且易复发,因而临床持续关注和优化银屑病治疗方案具有深远意义。卡泊三醇软膏作为治疗银屑病的常用外用药物,具有消炎、抑制表皮增殖等作用,可有效缓解症状。
32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ND),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皮肤剧烈瘙痒及皮肤苔藓化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有关[1]。ND患者占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总数的3.6%,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2]。
57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年皮肤瘙痒症(senile pruritus, SP)已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S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亦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82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面部、眼睑及四肢屈侧等部位反复出现湿疹样、苔藓化皮损及皮肤干燥、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1]。AD好发于婴儿期和青少年时期,近年来中国儿童A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
68
银屑病(psoriasis,PSO)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具有白色鳞片状的红斑,分布在面部、手掌、手臂、腿部等关键区域,影响着全球6 000多万成年人和儿童,大多数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症状严重患者更容易对心理产生影响,与普通人群相比,银屑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219
血痹病为特殊痹证之一,表现为肢体肌肤麻木不仁,或伴有轻度疼痛。现代临床上的周围神经病,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神经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麻痹等,如果表现为肢体皮肤麻木不知痛痒,或灼热疼痛,或冷痛、刺痛者,即属中医学“血痹”范畴。该病临床病因复杂,局部劳损卡压、代谢失衡、免疫损伤等是其常见原因。
39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HDD)是长期不规范应用激素引起皮肤炎性反应,对激素依赖,为了治病或追求美丽长期应用激素药膏或护肤品,皮肤灼热、干燥、脱屑、瘙痒、萎缩,中断后原发症状加重,患者被迫再次应用含激素药膏或护肤品,最终形成激素依赖。中医药治疗FHDD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缩短病程。
38
小儿湿疹因机体蕴含湿热因素导致的皮肤出现渗出、糜烂、水疱、红斑、瘙痒剧烈等特征,如多次搔抓,极易多次发作,迁延不愈。小儿湿疹的治疗方式一般为抗组胺、激素疗法,但极易出现皮肤沉着色素或增厚等。小儿湿疹的中医疗法目前已形成完整的治疗体系和原则,包括外洗和内服疗法,中药十分苦涩,患儿内服的依从性较低,而外洗可对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进而修复皮损处 。
27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但长期血液透析容易诱发皮肤瘙痒,引发皮肤损伤和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临床常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外用类固醇、润肤剂等方法短暂缓解瘙痒症状,但停药后易反复发作,且这些药物易引发胃肠道不适。
尿毒症是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到一定程度,无法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和废物,逐渐导致身体内毒素累积的病症。而血液中尿素氮和其他代谢产物的积聚引起血液中毒素水平升高,可导致多种生理和代谢异常,其中包括影响皮肤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引起皮肤瘙痒。持续的皮肤瘙痒会使患者无法控制地频繁搔抓,进而损伤皮肤,增加感染风险。
17
痤疮后红斑(post-acneerythema,PAE)又称痤疮炎症后红斑(post-inflammatoryerythema,PIE),是常见的痤疮后遗症之一。研究[1]显示痤疮后遗色素沉着的发病率为11.6%。诸多痤疮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2]。
29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常见于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皮损表现为丘疹、脓疱、结节等,本病常反复发作,愈后可能留有疤痕、色沉,影响美观,对患者情绪影响较大。中药外治法能针对痤疮的多重发病因素进行多靶点的、全面的治疗,减少不良反应。中药配方颗粒“三黄解毒洗液”是在中医理论指导及临床经验证实下研制而成的中药外治湿热型寻常痤疮的新型制剂。
15
中医学认为寒冷性荨麻疹属于“瘾疹”范畴,太阳、少阴两大脏腑经络体系功能异常不仅是麻黄细辛附子汤方证病机挈要,亦是寒冷性荨麻疹核心病机本质,因此笔者从元气调控太少二经运行角度探析麻黄细辛附子汤在寒冷性荨麻疹中的治疗机制,希冀以此拓展该方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范畴。
影响因子:1.203
影响因子:0.444
影响因子:0.520
影响因子:0.480
影响因子:0.021
影响因子:0.94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