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大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直肠或结肠中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50岁以后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1]。最新数据表明,2020年大肠癌发病人数仅次于乳腺癌、肺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三位[2],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现代医学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为主要手段,疗效明显,但均有一定的弊端。
97
0
孙伟芬教授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经验丰富,对治疗原发性肝癌有着独特的见解。孙伟芬教授认为中晚期肝癌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治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大纲,调整脏腑阴阳为宗旨;从疏肝理气、调养脾胃,五脏并治、滋养肝肾,以平为期四个方面着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文结合临床案例介绍孙伟芬教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证经验。
164
肝癌,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无系统论述,但多种病症如“癥瘕”“积聚”“痞满”“肥气”“鼓胀”“黄疸”“癖黄”“伏梁”等都有类似于肝癌的描述。多数医家认为肝癌病位在肝,涉及脾肾,五行属木,功能上与木的特性相符合。初起病机多以脾虚、肝郁、湿阻为主,进一步可致湿浊、湿热、毒瘀互结,耗伤阴血,最终阴阳离绝。
984
肺癌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指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肿瘤相关性乏力是肺癌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持久、主观的情感异常、疲倦感等。肿瘤相关性乏力与一般乏力不同,其病情相对严重,治疗难度较大,同时也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顺铂为铂类药物,可作为一线药物治疗多种实体瘤,具有抗癌广谱、疗效确切的优点。
109
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有病因的,临床上不存在没有病因的病症。中医病因学说,在《黄帝内经》中分为阴阳两类:“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金匮要略》列为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83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通过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以控制病情,可有效缩小或消除瘤块,却也损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引发呕吐、脱发、白细胞计数下降等不良反应。化疗药物作为一种外邪,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对胃肠道组织造成损伤,而致脾胃虚弱,脾不运湿,湿浊内生;
65
癌因性疲乏在第十次国际疾病分类修订会议(ICD-10)中被首次提出,并于2012年被美国国家癌症网(NCCN)补充并完善了癌症相关性乏力(Cancer-realated fatigue,CRF),即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定义。其定义为一种因癌症或癌症治疗后出现主观、持续性的疲倦及乏力感,尤其在患者经历高强度肿瘤治疗方案,病灶根除术、放疗或化疗后,最易出现。
95
“和法”作为中医最重要的治法之一,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近年来,肿瘤疾病高发,但因其病因夹杂,病机多变,故不同医家对其治疗法则的选择多有不同,但唯以“和法”受到一直认可,一则和阴阳气血偏颇,可达机体稳态,二则和解人瘤失衡,可维持带瘤生存之态,这是中医“和法”理论治疗肿瘤的重要体现。
90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恶性肿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低中发展水平国家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高收入水平国家发病率虽高但死亡率相对较低[1]。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全国发病率总体而言城市高于农村,死亡率则相反。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突破,现代医学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成果。
36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简称癌性疲乏,表现为主观的、痛苦的、持续的、关乎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或疲惫感,其特点是预测困难、发生迅速、病程漫长、程度较重且无法通过休息来缓解[1]。现代医学研究发现,CRF的发生与肿瘤病灶有直接影响,与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化疗等),肿瘤的相关并发症(如贫血、感染等),慢性并发症(如慢性疼痛、睡眠紊乱、低免疫力等),以及患者自身的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2]。
268
天然来源的多糖类药物在发挥抗肿瘤效果的同时,表现出低细胞毒性或无细胞毒性的显著优势[1]。研究[2]已经表明,多糖类药物能够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产生炎症介质来调节免疫系统。提示多糖可能具有免疫保护的能力。亮菌口服液(Armillariella oral solution,AOS)作为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中成药,亮菌多糖是其核心成份,临床上被用于改善慢性胃炎、肠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3]、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4]和结直肠癌的抗肿瘤治疗[5]。
144
医圣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为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临床著作,对后世学习中医理论、开展临床工作均具有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金匮要略》为仲景著作中论治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全书25篇,介绍了40余种疾病,堪称“重诀之宗,群方之祖”,为治疗杂病之轨范。尽管其中未设专篇论述肿瘤,然而以法统方,以方测证,发现其中不乏诸多针对今之肿瘤相关中医病证创制的有效方剂,而对于肿瘤因机证治的认识也幸得从中窥一斑而知全豹。
45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疾病,近年来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70%[1]。舌象作为反应疾病变化的敏感体征,是观察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一面镜子,通过辨舌,对恶性肿瘤的辨证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2]。
37
癌毒病机理论是目前中医肿瘤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病机学说之一,该病机学说提出了以“癌毒”为核心的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根据癌毒兼夹病邪的不同,将癌毒分为郁毒、风毒、热毒、湿毒、痰毒、瘀毒、寒毒,并提出理气解毒法、祛风解毒法、清热解毒法、祛湿解毒法、化痰解毒法、祛瘀解毒法、温阳解毒法、以毒攻毒法等8种抗癌解毒法。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278/10万,其中死亡率约为168/10万,0~39岁属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低年龄段,40岁以后,其发病率逐年升高,80岁年龄段人群发病率最高。近年来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现象显著,以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感染最为明显,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如耐药机制的变化、药物毒副作用等,致使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现象频发。
40
影响因子:1.207
影响因子:0.520
影响因子:1.07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33
影响因子:0.56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