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心血管列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的心肌梗死,在发病初期,患者可出现心脏骤停,猝死风险较高,因此,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非常重要。据调查显示,50%以上的STEMI患者因院外发病救治不及时而在1h内猝死,因此,为提高急救成功率、争取有效急救时间,必须对院前急救护理进行优化。
116
0
心血管疾病(CVD)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有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会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或心源性猝死,因此在临床对冠心病需早筛查和风险分层,制定有效的干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运用多种传统风险因素(TRF)的评分模型来对短期(10年内)冠心病患者进行评估。
74
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现代社会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冠脉造影检查(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此外,国际指南建议应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非侵入性检查,以评估疑似低风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风险。研究表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及发生部位与冠心病相关。
139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易合并心律失常。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仅心律失常的心房颤动并发率高达13%。而合并心律失常的NSTE-ACS患者预后更差、病死率较高。国内一项随访2年的研究显示:NSTE-ACS总死亡174例(7.6%),其中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重要死因。
407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脏结构及心脏功能等出现异常,导致心室泵血功能障碍。在各种心脏类疾病中,CHF最为严重,其病死率最高。CHF常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主要根据累及部位将心室重构进行分类,即心肌实质和心肌间质重构。
105
冠心病发生原因是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夹闭或者阻塞,引发心肌缺血及缺氧等病症,冠心病的发生率处于不断递增阶段,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存在联系,且冠心病依旧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冠心病患者控制情绪较为必要,不良情绪会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应激反应,患者出现心律不齐及心绞痛等问题。
131
PRAM只独立依靠患者的动脉压力波形进行评估,能够计算出每搏量(strokevolume,SV)和一个量化的变异度,不需要任何校准、中心静脉置管及人口统计学数据的调整。PRAM只需要一个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或股动脉)通路即可工作,基本原理是:动脉血管的体积变化主要表现为血管壁的径向膨胀,以响应血压的变化,这取决于多种影响因素如心肌收缩力。
118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如何进行有效地干预、治疗,从而避免或减轻机体进一步的损伤已成为临床麻醉医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缺血预处理及后处理是实验室常用的干预措施。本文将对阿片受体激动剂在抗MIRI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做一回顾。
200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CHD),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在我国该疾病是五岁以内城市儿童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也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异常。随着医疗技术发展,CHD患儿手术治疗效果及患儿愈后已有了很大改善,其生理功能与其他健康儿童相比并无差异。
胆囊收缩素(CCK)作为一种肽类激素,在与靶细胞的CCK受体(CCKR)结合后调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多项功能。在消化系统中,受CCK调节的功能包括胆囊收缩、胰酶分泌、胰腺生长和胃肠蠕动等;而在心血管系统中,CCK参与心率和血压的调节;在神经系统中,CCK则作为神经递质,在进食、疼痛、体温及情绪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
374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重症,主要是因为心脏的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骤降,丧失心排血功能,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若不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会诱发心源性休克,严重会致死。重症监护室(ICU)收治心衰患者时,要加强护理监护力度,严格按照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科学、有序的护理程序,从而有效提升急救效率。
70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我国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升高,2018年农村和城市心脏病死亡率分别是162.12/10万和146.34/10万。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心脏危险因素,降低心脏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国内外指南/共识[2,3]建议将以运动训练为基石的心脏康复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IA级推荐项目。
38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我国心血管发病率、病死率有年轻化趋势。以冠心病为主的心系疾病发病的病因病机不仅与内伤有关,并且与四季气候、时令时节、气象因素变化具有相关性,因此基于五运六气理论,运用三因制宜整体思维研究外感病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对于临床冠心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43
高血压病是我国高发慢性疾病之一,长期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功能损害,是造成心肌梗死、脑卒中乃至心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病患病率约为27.2%,与2015年相比呈上升趋势。
94
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随着社会压力、心理压力、环境污染加重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形成不断上升。据统计,2017年全球发达国家患病率为1%~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0.5%~1.0%,预计2050年全球房颤患病人数较2017年增加60%[1]。房颤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增加社会负担。房颤已经成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86
影响因子:1.120
影响因子:2.255
影响因子:1.066
影响因子:1.356
影响因子:0.319
影响因子:0.67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