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CT、HPV及阴道组织活检,记录检测结果,以组织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TCT、HPV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联合诊断符合率高于TCT、HPV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HPV联合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其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TCT、HPV单独检测。结论TCT联合HPV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的恶性肿瘤,通过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可有效扼制其癌变,从而减少病死率。液基细胞学(TCT)是宫颈癌筛查中常用项目,目前在各医院普遍开展,是妇科体检中必查的项目之一;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必备条件,99.7%的宫颈癌患者可检测到高危型HPV,而HPV阴性者几乎不会发生宫颈癌[1]。本研究旨在分析TCT联合HPV检测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纳入标准:均有性生活史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非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排除标准:有子宫切除病史及宫颈手术史者。患者年龄23岁~61岁,平均年龄(40.21±1.0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TCT、HPV及阴道组织活检。
1.2方法
所有患者24h内禁止性生活,72h内禁阴道用药及冲洗,取材时间在月经结束后3d~7d。取膀胱截石位,将阴道窥器放置于阴道内,暴露宫颈;用棉球拭去分泌物,采用专用宫颈刷采集黏液,将宫颈刷制放于标本瓶细胞保存液内保存。每一份样本均需进行TCT、HPV检查。(1)TCT检测:国产泰普生物TCT膜式制片机,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根据国际癌症协会TBS分级[2]分为:包括炎症或正常;不明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不能排除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低度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HPV感染和CINⅠ级;高度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CINⅡ-CINⅢ;鳞状细胞癌(SCC)等。(2)HPV检测:取沉淀物,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检测技术,包括高危型和低危型。(3)组织活检:TCT检测或HPV检测中任一检测为阳性或两者均为阳性或炎症严重者进行组织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炎症或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CIN)、SCC。
1.3评价指标
记录检测结果,以组织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TCT、HPV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TCT联合HPV检测的诊断价值,AUC值>0.9表示诊断价值较高,0.71~0.90表示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测结果
66例患者均进行TCT、HPV检查,其中TCT检查中阳性32例(48.48%),HPV检查阳性者35例(53.03%),最终组织活检30例。以组织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TCT+HPV诊断的符合率为96.66%,TCT、HPV诊断符合率分为66.67%和73.33%,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TCT、HPV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7,P=0.023;χ2=8.940,P=0.011)。见表1。
表1不同方法检测结果对比例(%)
2.2ROC曲线结果
绘制ROC曲线,TCT+HPV联合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最佳截断值为42.25,可以获得最佳诊断效能,对应的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958,1.000,诊断价值较高。TCT、HPV检测下AUC、敏感度、特异度相对较小,诊断价值相比较低。见表2。TCT、HPV及两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见图1。
表2TCTHPV及两者联合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图1TCTHPV及两者联合检测ROC曲线
3、讨论
宫颈癌的防治是保障女性健康和生命的重大课题,是健康体检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宫颈疾病目前的检查方法包括宫颈脱落细胞学(传统宫颈涂片、TCT检查)、阴道镜、HPV检查、组织活检等。组织活检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但由于创伤性、时间的问题,不利于早期筛查,因而宫颈脱落细胞学、HPV检查为早期宫颈癌筛查的常用方法[3]。
TCT检查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对宫颈癌的检出率可达100%,同时可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等,该技术简单易行,在早期筛查中应用较广;但是其制片受到血液、黏液、炎症组织的影响,因而有时诊断效果不佳[4]。HPV感染与CIN和宫颈癌病变关系密切,通过HPV检测可能对宫颈癌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HPV检测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宜做初步检查,通过扩增的方式进行动态检测,可提高诊断率;但是HPV感染主要是形态学改变,由于其他病毒感染及人为因素均可能造成细胞内出现空泡或凹空样病变,易受取材、染色及病理医生的主观判断的影响,而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5]。本研究中两种联合诊断符合率高于TCT、HPV单一诊断,且作ROC曲线发现TCT+HPV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24,其特异度、敏感度相对较高。由此可见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降低假阳性、假阴性率,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TCT联合HPV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黄慧伟,邓茜,辛青,等.TCT、高危型HPV、hTERC和Se联合检测筛查宫颈癌[J].预防医学,2019,31(10):1057-1060.
[2]纪巧云,刘美霞,侯玉兰,等.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病案,2019,20(3):109-112.
[3]孙长娟,倪旭东,关瑞霞,等.高危型HPV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6):2273-2275.
[4]李日红,陈光元,谢家滨.HPV-DNA联合TCT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效能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9,28(4):43-46.
[5]王悦,王轶英,谢幸,等.HPV分型与定量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及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5):350-353.
李欣,杨志勇.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检测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5):3658-3659.
分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每年全球约有53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约有26万例死亡病例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宫颈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数的85%以上。尽管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多个因素相关,但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被广泛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3]。
2025-04-17宫颈癌(CC)是目前全球女性中第4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据统计,2018年全球有57万CC病例,而死亡病例已超过31万〔2〕。CC发生的主要因素是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的预防疫苗主要有二价、四价和九价〔3〕,尽管疫苗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是也存在死亡率。目前,CC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和放射治疗,辅以化疗〔2,4〕。
2025-04-10宫颈癌可分为鳞癌、腺癌,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对患者治疗,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较为重要[3]。磁共振成像(MRI)为无创检查方式,可对宫颈癌进行诊断,但该检查方式无法对患者病情分期进行准确的诊断。进行DCE-MRI时,临床需使用对比增强剂,临床效果较好,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可详细观察肿瘤周围血管,评估患者肿瘤微环境[4]。
2025-04-02目前宫颈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妇科恶性肿瘤,常见发病年龄在 30~35 岁,浸润癌发病年龄在 45~55 岁,不论哪一种疾病都会给女性的身体、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该病具有病程较长的特点,因此应对其进行早期检测,尽早为患者实施合理的诊疗,这对促进患者病情稳定和改善其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5-04-01宫颈癌( cervical cancer, CC)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全球肿瘤第三位。 CC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宫颈损伤、慢性细菌感染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 慢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损伤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导致宫颈癌的进展。 CC 患者的生存时间受其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2025-03-28宫颈癌死亡率的下降与医疗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目前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以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分子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联合的综合治疗为主[4],其中放射治疗在宫颈癌各临床分期均适用[5]。在宫颈癌早期,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案,放射治疗也可有手术治疗相同的效果,中晚期姑息放射治疗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6]。
2025-03-27宫颈癌是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有研究表明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威胁女性生命安全。在癌症病人治疗中度疲乏发生率可达90%以上,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不同病人心理反应、癌症症状程度不同,可能与心理弹性和希望水平有关[2]。
2025-03-18宫颈癌发病隐匿且转移晚、进展缓慢,确诊时大部分患者病情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1-2]。宫颈癌具有易转移性和高侵袭性,故加强宫颈癌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调控蛋白表达与疾病发生、发展间的关系逐渐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3]。
2025-02-20调强放疗是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手段,调强放疗可使高剂量分布区与靶区的三维形状适合度较常规放疗大有提高,进一步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受照范围。随着放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放疗越来越注重精准化和个体化,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放疗副反应[1-3]。
2025-02-20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方法逐渐无法满足当前患者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对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加速康复速度[2-3]。
2025-02-18人气:18552
人气:15574
人气:15087
人气:14844
人气:1304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医肿瘤学杂志
期刊人气:4853
主管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6628
国内刊号:44-1743/R73
创刊时间:201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2.153
影响因子:1.3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