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行为改变轮理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01月至2023年01月收治100例肾病综合征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肾功能指标变化、焦虑及抑郁情绪。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效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效能评分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ve, Upro),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指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同时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行为改变轮理论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可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肾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具有推广使用意义。
肾病综合征是以肾小球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即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症,同时血检指标还常会有尿酸升高、磷水平升高、肌酐升高等特征,会引起肾功能不全、感染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2]。肾病综合征多会采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进行治疗,对肾病的畏惧及在治疗中激素类、毒性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均会对患者心理、生理及社会关系等造成损害,影响患者治疗依从及治病信心[3]。且肾病综合征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日常生活管理对疾病预后及复发影响很大,故有必要提高护理投入改善患者日常行为,保障治疗效果。行为改变轮理论(Behaviorchangewheeltheory,BCW)是Michie等提出的新型理论,主张从转变行为入手来分析解决问题,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健康行为、慢性病预防等领域[4,5]。本研究选择2022年01月至2023年01月间收治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探究了行为改变轮理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01月至2023年01月间治疗的肾病综合征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50,行为改变轮理论干预+常规护理)。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2-67岁,平均(45.46±8.70)岁,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0-65岁,平均(46.36±8.5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肾病综合征诊断指南[6];(2)治疗前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4周,尿蛋白仍阳;(3)年龄大于20岁;(4)临床资料齐全;(5)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的患者;(2)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3)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4)药物过敏的患者;(5)接受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1.2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叮嘱患者注意休息,遵医嘱用药,日常注意合理饮食,补充优质蛋白质,注意观察身体症状,有不适及时反馈医生。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⑴成立行为改变轮护理小组,由三名资深护士组成,接受专业行为改变轮理论培训;⑵理解并明确行为,护理人员与患者深入探讨,结合患者病情状态、身体状况、家庭条件、文化程度、性格喜好等情况,理解患者当前行为原因,明确需改变的行为,指定目标行为;⑶指定行为改变方案,以激发患者行为改变为目的,在九大干预功能中选取以下功能①教育,通过发放微信群、公众号分享小知识,发放知识手册等方式,向患者介绍肾病综合征基本理论及防治方法,讲解用药、作息、饮食等知识内容,提高患者认知;②说服,护理人员与患者加强沟通,提高患者对肾病综合征的重视并让患者理解疾病可控性,降低消极感受,增强治疗信心;③培训,定期组织统一培训,重点培训健康饮食作息、并发症预防、按时服药等知识,让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能;④环境重建,督促患者家属为患者营造健康饮食、作息环境,提供低盐、低脂饮食,按需补充维生素、微量物质,减少重口味食物刺激,为患者提供血压计、血糖检测仪等仪器,让患者更方便的做好身体指标检测。两组均干预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1)自我管理能力,使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ChronicDiseaseSelf-ManagementStudyMeasures,CDSMS)[7],包含21个,分别从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管理效能两个维度进行评价,患者根据过去一周内事件发生频率进行自评,计算得到标准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好。(2)肾功能指标情况,统计干预前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urinaryproteinquantitative,Upro),清晨空腹取血5mL测定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指标值。(3)焦虑及抑郁情绪,使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测[5],SAS、SDS分别包含20个条目,患者根据现在及过去一周内事件发生频繁或严重程度1-4分4级评分,最终得分结果与1.25计算乘积得到标准分,根据常模结果,SAS以50分为临界分,SDS以53分为临界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两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CDSM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明显上升,同时研究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CDSMS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Upro、BUN、Scr指标值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Upro、BUN、Scr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2.3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同时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比较
3、讨论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不同肾脏病变导致的具有相同症状的疾病统称,可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通常是因为不同原因导致肾小球损伤,造成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使得血液中蛋白质进入尿液,进而引起肾病综合征[9,10]。肾病综合征患者会表现出水肿、少尿、尿泡沫增多、疲乏等症状,其治疗主要依赖药物治疗及日常生活管理,药物治疗多会选择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因病程较长,激素药物服用时间较久,容易引起感染、浮肿、骨质疏松等副作用,会降低患者治疗依从[11];同时肾病综合症对患者日常作息、运动及饮食结构要求较高,也会对患者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提出挑战,需要对患者日常行为进行归正以提高治疗依从及自我管理,确保治疗效果[12]。本研究探究了行为改变轮理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
BCW是近年来得到较多关注的新型理论,共包含三个层面,核心层即动力来源层,由能力、机会、动机3个行为来源组成,中间层即功能层,由教育、说服、激励、强制、培训、限制、环境重建、模范、实现9个干预功能组成,外层即政策层,由沟通、指南、财政措施、规定、法律、社会及环境规划、公共服务7个政策组成。BCW实施流程可分为识别行为来源并设定行为目标,借助干预功能及政策提升行为,解决问题。有研究指出,通过使用BCW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及骨科恢复等领域具有积极作用[13,14]。
本研究使用分组对比的方式,探究了行为改变轮理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CDS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BCW通过组织培训及重建环境等方式,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技能,同时能够规避不良习惯诱导,有利于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行为改变轮理论干预的研究组患者Upro、BUN、Scr肾功能指标值明显低于仅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更低,BCW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够科学对待病情,减轻了未知及恐惧感,可以缓解患者负面心理,与刘玉芳等人的研究相一致[15]。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样本量少,后续研究需要扩大样本量深入探究行为改变轮理论应用的具体价值。
综上所述,将行为改变轮理论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可以促进肾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推广使用意义。
参考文献:
[2]史芸,路中先,周楠,等.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在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3):575-578.
[4]吴蜓蜓,王家兰,吕振东.行为改变轮理论在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09):20-23.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三):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诊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72-75.
[9]史芸,路中先,周楠,等.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在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3):575-578.
[10]黄子元,陈波,尤小寒,张骥,陈朝生.木村病合并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特点和转归分析--2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38(2):140-143.
[11]孙娟,翟井飞,朱丽萍.多维协同延续性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15):128-131.
[12]刘曼,李艳艳,夏文娜,等.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2):343-346.
[13]叶菁菁,张咏梅,谢倩倩,等.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健康教育与康复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6):1132-1135,1148.
[14]周丹丹.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久坐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22.
文章来源:李森,王蕾.行为改变轮理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5,36(02):238-241.
分享: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种治疗癌症新兴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ICIs 通过阻断 T 淋巴细胞的负调节机制,激活免疫系统,从而更好地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虽然 ICIs 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但也带来了很多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
2025-03-28原 发 免 疫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primary immune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以血小板损伤及造血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该病的发生与抗血小板抗体、 巨核细胞以及 T 淋巴细胞均有关,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血小板损伤,且各发病机制存在差异。 已有研究发现,ITP 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表面的特定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促进血小板的损伤。
2025-03-26肾病综合征是以肾小球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即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症,同时血检指标还常会有尿酸升高、磷水平升高、肌酐升高等特征,会引起肾功能不全、感染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2]。
2025-02-11过敏性疾病是由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过敏原)的异常反应引起的一类疾病。这些过敏原对大多数人来说通常是无害的,但对于过敏体质的个体,它们可以触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过敏性鼻炎、湿疹和过敏性休克等。全球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过敏原 的 识 别 对 过 敏 性 疾 病 的 诊 断 变 得 尤 为 重要。
2025-01-27免疫组织化学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进行细胞染色,染色后阳性细胞呈棕黄色。通过计数阳性细胞可以实现阳性率和染色强度的评估,从而确定肿瘤的危险程度和预后信息。目前绝大多数科室仍然依赖于人工诊断,通过人工计数或主观地对阳性表达进行分级来分析研究结果,存在耗时长且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的问题。
2025-01-27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免疫效应细胞,其促炎或抑炎作用取决于它的激活状态。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根据功能和标志物分为M1、M2表型。M1型小胶质细胞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加重组织损伤。体外研究证实,脂多糖可以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1表型极化。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超短效苯二氮类药物,其在临床中表现出呼吸抑制轻、起效快、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2025-01-20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导功能障碍导致,常有乙 酰胆 碱 受 体 抗 体 (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 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等。 临床 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特定骨骼肌的病态易疲劳和波动 性肌无力。
2024-12-26结直肠癌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位居第3,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但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及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肿瘤免疫疗法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方向。免疫系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细胞和分子网络。
2024-12-1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免疫异常性疾病,患者会出现无明确原因导致的血小板数量下降,伴随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皮肤出血点、鼻衄、牙龈出血等症状[1]。该疾病起病隐匿且无特效治疗药物,西医主要根据其发病机制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但治疗效果有限且容易复发,部分耐受力较差的患者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2024-12-05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是PG家族成员,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较强的炎症介质,纳克级别的PGE2即可引起炎症反应。但近年研究表明PGE2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不单一[2]。目前认为PGE2产生的效应主要取决于其激活的前列腺素受体(EP)。
2024-11-19人气:16684
人气:15583
人气:14855
人气:14032
人气:1283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人气:1991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8296
国内刊号:31-1798/R
邮发代号:4-671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