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对比Rituximab单药与联合rhTPO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2019-12-27    52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研究Rituximab单药与联合rhTPO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对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ITP 患者40例。根据药物治疗方式的差异将40例患者分为LD-RTX单药组20例和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20例。比较:(1)总有效率;(2)死亡率;(3)患者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的差异。结果:(1)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对比LD-RTX单药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2)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对比LD-RTX单药组死亡率更低,P<0.05;(3)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对比LD-RTX单药组起效时间更短,维持时间更长,P<0.05。结论:Rituximab单药与联合rhTPO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都有一定效果,但相较于单药治疗,联合应用rhTPo和LD-RTX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有效率、联合用药能够缩短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达到延长维持时间的作用,对于激素无效和复发患者而言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 关键词:
  • rhTPO
  • Rituximab单药
  • 临床效果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加入收藏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血小板破坏增多和/或生成减少。ITP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25%-30%ITP患者常规治疗效果欠佳[1-3],为了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对Rituximab单药与联合rhTPO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对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ITP患者40例。根据药物治疗方式的差异将40例患者分为LD-RTX单药组20例和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20例。所有患者符合ITP诊断标准[4],经正规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均自愿接受住院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0例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21-56岁,年龄平均(34.34±2.29)岁。病程范围7个月-4年,病程平均(1.67±0.32)年。20例LD-RTX单药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21-55岁,年龄平均(34.91±2.14)岁。病程范围8个月-4年,病程平均(1.71±0.3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基线资料如上,P>0.05,组间对比有可行性。

1.2 方法

LD-RTX单药组治疗方法:100mg/次,每周1次,连续4周静脉滴注,分别于第l,8,15,22天应用,住院治疗观察至少22天。病情好转后门诊随访至首剂rhTPO及利妥昔单抗治疗后12周。

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治疗方法:LD-RTX同上。rhTPO:300U/kg qdxl4,皮下注射(SC),于1-14天连续应用,逐渐降低用药频率,维持血小板计数在>50x109/L,根据血小板计数情况决定用药频率,可采取隔日1次、1次/周,或者其他给药频率,第29天停药。

若出现口、鼻等有出血现象,可输注机采血小板、给予抗纤溶药物。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研究评估:(1)总有效率;(2)死亡率;(3)患者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的差异。

完全有效(CR):血小板计数大于等于100×109/L且无出血;有效(R):血小板计数大于等于30×109/L,比基础血小板计数增加至少2倍,无出血;部分有效(PR):血小板计数大于等于30×109/L,小于等于100×109/L,比基础血小板计数增加至少2倍,无出血;无效(NR):血小板计数小于30×109/L或者血小板计数增加不到基础值的2倍或者有出血复发:获得CR或R后,血小板计数再次少于30×109/L或有出血。总有效率=完全有效率+有效率+部分有效率[5]

起效时间:接受治疗至血小板计数大于等于30×109/L,且比基础血小板计数增加2倍以上,无出血的时间[6]

疗效维持时间:起效到首次复发或研究结束时间[7]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以SPSS21.0软件统计脑外伤患者相关数据;总有效率、死亡率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组间和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较。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对比LD-RTX单药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较[例数(%)]

2.2 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相比较。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对比LD-RTX单药组起效时间更短,维持时间更长,P<0.05。如表2.

表2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相比较(`x±s)

2.3 两组患者死亡率相比较。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对比LD-RTX单药组死亡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死亡率相比较[例数(%)]


3、讨论


利妥昔单抗(R1X)和血小板生成素(TPO)均为ITP的二线治疗方案,其中,R1X为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可跟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经抗体或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诱导到场等途径对B淋巴细胞进行靶向清除[8-9]。标准剂量RTX(375mg/m2/周,4周)是ITP的主要二线治疗,研究报道其有效率约为60%。常规药物大多以减少血小板破坏为靶点,近年来研究发现ITP患者亦存在巨核细胞成熟和凋亡异常,及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过低[10-11]

重组人全长糖基化TPO(rhTPO)是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跟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有类似的药理作用,rhTPO能够升高ITP患者血小板,近期有效率高于50%,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多不需处理,如轻微发热、乏力、注射部位疼痛、头晕等,提示其安全性较好。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表明,利妥昔单抗疗效好,但起效慢,而TPO则起效快,但疗效维持时间短。联合应用rhTPO和RTX能够使两者优势互补,显著提升血小板数目,有望成为糖皮质激素抵抗/复发患者的新选择[12-15]

本研究结果显示,LD-RTX联合rhTPO用药组对比LD-RTX单药组总有效率更高,死亡率更低,且起效时间更短、维持时间更长,说明Rituximab单药与联合rhTPO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均有一定效果,但相较于单药治疗,联合应用rhTPo和LD-RTX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有效率、联合用药能够缩短起效时间,延长维持时间,对于激素无效和复发患者而言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淼.Rituximab单药与联合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对照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 计丹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D].山东大学,2012.

[3] Wang,S.,Yang,R.,Zou,P. et al.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matology,2012,96(2):222-228.

[4]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3):214-216.

[5] 王焱,李红,朱传升等.不同类型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5,14(11):41-43.

[6] MahmoudGouda,H.,MohamedKamel,N.R..Cannabinoid CB2 receptor gene (CNR2)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childhood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Egypt[J].Blood coagulation & fibrinolys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 haemostasis and thrombosis,2013,24(3):247-251.

[7]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11):975-977

[8] 李文倩,王小蕊,李建平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前后免疫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谱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2):111-115.

[9] Shinohara,K.,Kambara,N..Highly fluctuating thrombocytopenia developing in a patient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while administering romiplostim[J].Internal medicine,2012,51(11):1399-1401.

[10] 顾悦,刘莉侠,杨明珍等.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32(11):1574-1578.

[11] 白静,刘文君.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参数及功能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15,12(9):797-801.

[12] Seymour,L.A.,Nourse,J.P.,Crooks,P. et al.The presence of KIR2DS5 confers protection against adult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Tissue Antigens: Histocompatibility and Immunogenetics,2014,83(3):154-160.

[13] 孙明玲,王新有,江明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3):202-205.

[14] 孙志强,王然,郑方等.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29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5,21(3):385-387.

[15] 刘凌,周旭红,庞缨等.不同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5(6):127-129,132.


颜金花,李萍,邬国和,等.Rituximab单药与联合rhTPO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0):75-7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现代免疫学

期刊名称:现代免疫学

期刊人气:168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2478

国内刊号:31-1899/R

邮发代号:4-319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