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GCS)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诊治的12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64)和研究组(n=64),其中,对照组采用GCS治疗,研究组采取GCS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整体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肌力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重症肌无力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研究组患者肌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CS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显著,患者肌力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学习借鉴。
据报道[1],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过去70年来对重症肌无力治疗的不断深入研究,该疾病患者死亡率已经从20世纪的70%降低至5%,或者更低。目前,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本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也是一种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激素可引起不良反应,因而医学工作者更倾向于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GCS)冲击疗法,现已将其作为重症肌无力常规治疗方法。然而,单一GCS冲击疗法治疗效果有限,有学者认为应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2],以优化治疗效果,但该观点是否正确,有待验证。为此,笔者特开展本次分组对照试验,对两组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并从患者治疗前后的整体疗效、肌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监督下进行,纳入2017年2月—2019年2月重症肌无力患者128例。(1)纳入标准:①本组患者均有部分或者全身骨骼肌无力、容易疲劳等表现,且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与重症肌无力临床诊断标准[3,4]相符合;②临床资料以及相关检查、治疗数据均完整无缺;③参与本研究前接受过相关治疗者;④患者神志清醒,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2)排除标准:①存在重症肌无力危象者;②8周内实行血液净化治疗或者免疫球蛋白治疗者;③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为18~45岁,平均年龄为(25.64±3.94)岁;病程为1~16年,平均病程为(8.64±1.32)年。研究组男31例,女33例;年龄为19~45岁,平均年龄为(25.84±3.28)岁;病程为1~17年,平均病程为(8.18±1.84)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即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厂家:苏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0mg;国药准字:H20130303)静脉滴注给药,第1~3天用药剂量为1000mg/d,第4~6天为500mg/d、第7~9天为250mg/d,第10~12天用药剂量是120mg/d。随后改为口服泼尼松,每日顿服1mg/kg,每隔2周减量5mg,降低至每日0.75mg/kg时,每隔1个月减量5mg,当剂量降低至每日0.5mg/kg顿服时,每隔2个月减量5mg,直至每日20mg,维持2个月,降低至每日15mg时维持3个月,降低至每日10mg时维持6个月。
1.2.2研究组:
应用GCS冲击疗法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即在第1~3天取1000mg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治疗,从第4天开始,每隔3d减半量,直至第27天停药。同时口服环孢素(企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5400),具体用法为:第1~3天每日用量是1mg/kg,第4~6天为2mg/kg,第7~9天为4mg/kg,并以每日4mg/kg剂量维持;硫唑嘌呤(企业: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0mg;国药准字H33020153),具体用法为:第1~3天、第4~6天、第7~9天每日用量依次是0.5mg/kg、1mg/kg、1.5mg/kg,维持剂量是每日2mg/kg;吗替麦考酚酯(企业: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国药准字H20052083),具体用法为:第1~3天、第4~6天、第7~9天每日用药剂量依次是0.5mg/kg、1mg/kg、1.5mg/kg,维持剂量是每日4mg/kg;取环磷酰胺(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2g;国药准字H32020857)进行静脉滴注给药,用药量依次是4mg/kg、8mg/kg、16mg/kg,维持剂量是16mg/kg,总量达到10g停止。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重症肌无力相关症状、体征变化,结合其用药情况,评估其整体疗效:①重症肌无力相关症状与体征等均消失,停药后半年未复发,视为完全缓解;②重症肌无力相关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减轻,服用最小的药物剂量,视为部分缓解;③重症肌无力相关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或者有所改善,用药剂量减小,视为有效;④重症肌无力相关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用药剂量未变化,视为无效。整体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有效)/总人数×100%。(2)参考重症肌无力临床绝对评分法[5],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变化,该量表评估内容包括上睑无力、上睑疲劳、眼球水平活动受限、上肢疲劳、下肢疲劳、面肌无力、咀嚼和吞咽功能、呼吸肌无力,评分范围是0~6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肌力越弱,反之则表示其肌力越强,总分为0分者表示肌力正常。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均下降,而研究组肌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指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所介导的、依赖细胞免疫和补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日常生活。目前,临床对于本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应用何种药物,尚存争议[6]。其中,糖皮质激素为常规用药,可抑制患者胸腺生发中心的生成,阻止血中AchR抗体产生,促使神经肌肉接头释放乙酰胆碱,但用药疗程较长,且长期使用可引起各种并发症,要求临床医师在用药时格外注意,但这一点也导致了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受限[7,8]。
笔者为避免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的弊端,选择使用GCS冲击疗法,即缩短糖皮质激素的用药疗程,其短期内可以有效抑制胆碱酯酶,控制病情,发挥抗炎、抑制自身免疫作用。然而,单一GCS冲击疗法对重症肌无力效果有限,有学者建议根据本病发生机制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缩短治疗时间,避免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而引起毒副作用,并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9,10]。免疫抑制剂对重症肌无力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汇聚DNA,抑制RNA合成,调节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从而实现治疗目标。同时,有研究证明,将其他多种免疫抑制剂与GCS冲击疗法联合应用,可中和致病抗体,保护靶向组织,进一步提升免疫复合物清除能力[11]。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采用GCS冲击疗法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在考虑选择免疫抑制剂方案时,参考既往李尊波等[12]报道,应用环孢素、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等,本文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6.88%,远高于对照组的84.38%,可见联合方案能快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其病情好转,与李尊波等研究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87.50%)高度一致,可作为证明GCS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对重症肌无力疗效显著的另一循证依据。同时,笔者还参考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绝对评分法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水平进行了比较,该评分标准为重症肌无力患者专用肌力评分方法,具有客观、科学、严谨等优点,而本文结果提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肌力评分虽然均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研究组肌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GCS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在增强患者肌力方面效果更佳,进一步证明了GCS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GCS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显著,患者肌力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学习应用。
参考文献:
[1]乞国艳,刘朝英,张晓静,等.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大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复发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6):1617-1621.
[2]王芳.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近远期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1):2782-2785.
[3]乞国艳,刘鹏,顾珊珊,等.单药多西他赛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0):3753-3758.
[4]闫芳,臧卫周,孟祺,等.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4):398-400.
[5]徐炜铎.重症肌无力临床绝对和相对评分法在病情评价中的可靠性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2):152-154.
[6]张晨红,张帆.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对血清Titin-Ab、IFN-γ及AchR-Ab水平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0):3380-3382.
[7]张舸,张哲峰,赵晓龙,等.不同时机应用免疫抑制剂对成人重症肌无力电视胸腔镜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8,41(1):23.
[8]彭霞,喻文.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在重症肌无力恶化治疗中的作用:一项前瞻性开放性临床试验[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4):364.
[9]何骁隽,吴颢昕,吴周烨,等.黄芪升麻柴胡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的量效关系及免疫学机制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9):62-69.
[10]赵海颖,何茵.经鼻高流量吸氧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6):2043.
[11]万娜,成亚纯,许华明,等.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浓度与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分型和疾病转归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5):42-46.
[12]李尊波,熊葶,刘建军,等.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5,22(1):16-19.
张燕楠,符国展,黄金菊.GCS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7):2831-2833.
分享: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种治疗癌症新兴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ICIs 通过阻断 T 淋巴细胞的负调节机制,激活免疫系统,从而更好地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虽然 ICIs 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但也带来了很多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
2025-03-28原 发 免 疫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primary immune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以血小板损伤及造血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该病的发生与抗血小板抗体、 巨核细胞以及 T 淋巴细胞均有关,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血小板损伤,且各发病机制存在差异。 已有研究发现,ITP 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表面的特定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促进血小板的损伤。
2025-03-26肾病综合征是以肾小球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即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症,同时血检指标还常会有尿酸升高、磷水平升高、肌酐升高等特征,会引起肾功能不全、感染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2]。
2025-02-11过敏性疾病是由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过敏原)的异常反应引起的一类疾病。这些过敏原对大多数人来说通常是无害的,但对于过敏体质的个体,它们可以触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过敏性鼻炎、湿疹和过敏性休克等。全球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过敏原 的 识 别 对 过 敏 性 疾 病 的 诊 断 变 得 尤 为 重要。
2025-01-27免疫组织化学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进行细胞染色,染色后阳性细胞呈棕黄色。通过计数阳性细胞可以实现阳性率和染色强度的评估,从而确定肿瘤的危险程度和预后信息。目前绝大多数科室仍然依赖于人工诊断,通过人工计数或主观地对阳性表达进行分级来分析研究结果,存在耗时长且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的问题。
2025-01-27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免疫效应细胞,其促炎或抑炎作用取决于它的激活状态。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根据功能和标志物分为M1、M2表型。M1型小胶质细胞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加重组织损伤。体外研究证实,脂多糖可以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1表型极化。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超短效苯二氮类药物,其在临床中表现出呼吸抑制轻、起效快、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2025-01-20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导功能障碍导致,常有乙 酰胆 碱 受 体 抗 体 (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 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等。 临床 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特定骨骼肌的病态易疲劳和波动 性肌无力。
2024-12-26结直肠癌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位居第3,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但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及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肿瘤免疫疗法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方向。免疫系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细胞和分子网络。
2024-12-1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免疫异常性疾病,患者会出现无明确原因导致的血小板数量下降,伴随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皮肤出血点、鼻衄、牙龈出血等症状[1]。该疾病起病隐匿且无特效治疗药物,西医主要根据其发病机制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但治疗效果有限且容易复发,部分耐受力较差的患者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2024-12-05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是PG家族成员,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较强的炎症介质,纳克级别的PGE2即可引起炎症反应。但近年研究表明PGE2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不单一[2]。目前认为PGE2产生的效应主要取决于其激活的前列腺素受体(EP)。
2024-11-19人气:16683
人气:16014
人气:15583
人气:15304
人气:1485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免疫学
期刊人气:1684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2478
国内刊号:31-1899/R
邮发代号:4-319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458
影响因子:0.560
影响因子:0.448
影响因子:0.731
影响因子:0.71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