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山东农产品出口连续二十年位居全国第一。分析发现山东农产品出口以水海产品和蔬菜为主,主要集中在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存在着出口的农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低、产品品牌建设滞后、出口市场范围集中等问题。因此,提出促进农产品出口种类多样化、加大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建立多元化市场体系、推进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等建议。
山东省属于我国北方沿海省份,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农产品出口连续二十年位居全国第一。当然,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既有其自身的优势,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1.1 出口以水海产品和蔬菜为主
2018年,中国海关统计,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134.1亿元,出口1150.3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20%,农产品出口额连续20年全国第一。其中,水海产品和蔬菜出口额占山东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1.06%,为主要出口商品。
1.2 产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出口农产品的主要产地。山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三面环海,便于进行海洋运输,所以在山东省农产品种植的地市中,处于山东半岛地区及山东省东部地区的产地多进行农产品出口贸易,并且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外开放思想意识较高,所以较为接受进行国际性的对外贸易。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山东省东部地区的青岛、烟台、潍坊等12个市农产品出口过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8%以上,东部五市的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省的80%左右。
但是山东省的西部地区,由于靠近内陆,经济发展较落后于东部地区,农产品大部分都是运往全国各地,很少对外贸易,而且由于东西部的气候差异,导致西部地区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较为逊色,所以较少进行对外贸易。
1.3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受地理位置及农产品储运特点影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主要是针对亚洲国家,出口到亚洲以外地区的比例相对较小。大部分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了日本、东盟和欧盟等地区。通过频繁的贸易往来,我们了解到,日本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高端农产品,而东盟进口的主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这也就确定了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山东省对日本、东盟和欧盟三地出口的农产品总值占山东省农产品当年出口总值的57.2%。
2、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2.1 出口的农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低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种类单一,当某一出口农产品品种价格下降时,对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会很大,例如,2018年山东省大蒜等主要出口品种价格降幅较大,导致当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总额出现下降。而且出口品种单一,使得能够适合出口产品的种植产地被限制在有限地域,没法带动其他生产作物的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导致山东省的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没有办法进行平衡发展。
山东省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得不到位,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而且营销没有做好,所以导致农产品出口价格无法得到提升,不利于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2.2 农产品品牌建设严重滞后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企业忽视产品品牌建设,因此很少有农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品牌代表着一个产品的实力和地位,要想加快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打响品牌战略是非常有效的一项措施。山东省在近几年不断扩大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促进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但大部分的农产品生产者和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品牌优势的重要性。
农产品很少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原因在于对品牌建设的投入初期见效很慢,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所以大部分的企业不愿意进行品牌建设。而且大部分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原本就资金不足、技术设施落后,所以就更不愿意进行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2.3 出口市场范围集中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市场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变化,主要向东盟、日本、韩国出口初级农产品,长时间的出口范围集中,会过度依赖特有地区的需求,进而在某些地区停止进口时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就其发展的根本性和长远角度来说,不利于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3、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对策分析
3.1 优化农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
山东省出口的农产品大多以水海产品和蔬菜为主,而其他农产品除特定国家进口外,基本上出口数量较少。在稳住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同时,山东省也要对其他种类农产品进行宣传,并且找寻与这些农产品相适宜的市场,争取做到各类农产品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使山东省不会因为某一农产品种类出口数量的减少而影响到整个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进而影响到山东省的经济发展。
3.2 加大产品品牌建设力度
企业要想提高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要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农产品实力。
企业在创立自主品牌时应该认清产地的特殊性,要发挥自身优势,要打造符合本地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山东省主要出口的为没有自身品牌的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出口价格也低,如果进行产品改造,打造高级农产品,这样附加值有所上升,出口价格也会随之上升。例如,烟台市的富士苹果,就是符合该地的气候、地质特点等因素而生产出的优质农产品,进行品牌建设后,知名度、价格都有所上升,提高了该产品的出口收益。
山东省出口的农产品较其他国家地区出口的农产品相比地位较低,为了提升农产品的地位,可以多参加一些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有关农产品质量方面的比赛,获得国际的质量认证,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进而提升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价格。
3.3 建立多元化市场体系
稳固原有市场。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周边各国如日本、韩国等国家,还有东盟、欧盟、美国等地区,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商要继续同这些国家地区进行深入发展。
近年来,欧盟及俄罗斯对我国的农产品需求增加,我们应该加强与他们的贸易往来,尤其像俄罗斯是我国的邻国,两国政府层面和民间来往都很频繁,农产品互补性强,我们与他们进行农产品出口贸易既便利又有优势。经这次疫情反映出,在我国由于疫情期间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产品出口时,俄罗斯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了十倍,可见我国农产品出口对俄罗斯的重要程度,这也说明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加强与俄罗斯的农产品出口贸易。
山东省也应该不断开拓拉丁美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市场,而且农产品出口商应该对不同的贸易对象进行不同的战略措施,“对症下药”才能使农产品在出口时满足进口商的要求。进行农产品贸易的企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调节合适的生产结构,比如东南亚地区主要从我国进口冷冻鲜活农产品,企业则需要增加这方面的生产比重,以适应该地区的进口需求。建立多元化市场体系不单要开拓新的出口贸易市场,还要对相关外贸企业进行产业结构改革,使企业可以满足进口国的要求,进而提高收益,促进出口贸易经济发展。
3.4 推进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
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跨境电商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往年山农省农产品出口主要在国际贸易公司企业间进行,在跨境电商发展迅猛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出口贸易。近两年跨境电商平台上出口贸易较多,山东省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创立自身的跨境电商平台,尝试进行跨境电商贸易。具体来说,可以先与日本、韩国、东盟等“老”顾客进行尝试,如果效果明显,可以通过平台向其他地区进行贸易。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像阿里巴巴、顺丰速运等均有开展境外跨国物流航线,山东省在创立跨境电商平台后可以与跨境物流行业进行合作,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贸易体系,优化升级产品自生产到出口的供应结构,带动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改革,促进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实现山东省经济增长。
周振鹏,邹冰璐.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问题与对策分析[J].新农业,2020(22):21-23.
基金:课题阶段性成果:2017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智库项目,课题编号(17ZK35),《江西生态旅游运营模式研究》.
分享:
易腐生鲜农产品6小时通关承诺,成员国原料可视为本国生产原料等新举措进一步加大了关税的实际减免力度,使得其他成员国传统优势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青岛农业结构产生实际影响,造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农业的保护,会对进口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要求更为严格。
2025-02-13X市为我国某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对其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行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品牌培育能够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4-06-14农产品检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保证消费者食用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屏障之一[1,2]。巴州现有1所州级、9所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巴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监督抽查、检测、复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
2024-06-14在大数据技术普及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生活方式、购物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领域从种类到形式都变得更为多元化、便利化。大数据的到来同样也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产品营销模式迎来了新的创新性变革。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营销模式是建立在数据科学采集和分析基础之上的,能够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行为,以提前预测准备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1]。
2024-06-14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食用农产品不仅注重口感,还更加注重食用安全[1]。新疆冬季果蔬产量不足,需从其他省市运输大量果蔬,无论是本地自产还是其他省市运输的果蔬,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上都经过了多个环节,如果监管不到位,容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3]。
2024-06-14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赋能农产品冷链物流改变了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推动了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信息共享,破解产销矛盾,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2024-06-09鉴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商业新模式、监管新挑战,2022年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通过制度的推陈出新,在夯实各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同时,也统筹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与质量提升。其中,有关网络平台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制度新设回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迭代和融合发展,网购果蔬、畜禽肉、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已成为家庭消费的常态场景。
2024-06-04检验检测服务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近5.3万家,营业收入4 275.84亿元,从业人员154.16万人,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6.5亿份[1,2]。由于检验检测市场竞争激烈,个别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迎合客户需求,或是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等原因,尤其是在机动车和生态环境检验检测领域大量出具虚假报告[9]。同时不按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检验报告结果判断依据错误等引发的不实报告更是屡见不鲜[10]。
2024-06-03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合理、程序标准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因此,本文立足河南省发展实际,从众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中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对提高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效率、促进其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06-02与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日本和韩国,我国化妆品类人均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报告,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化妆品产品支出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未来人均化妆品支出将持续增长。
2024-06-02人气:7388
人气:4970
人气:4596
人气:4562
人气:426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作物杂志
期刊人气:2971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1-7283
国内刊号:11-1808/S
邮发代号:82-220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02
影响因子:0.230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60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