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核“新”创艺项目计划在大理州永平县建立公司,从而带动当地就业与经济发展。设计目标是最大化核桃利用率,使产品从内而外得到利用,即基于核桃的食用、药用、商业等价值,充分利用核桃皮、核桃壳、核桃仁来研发产品,主要涉及药品、食品、彩妆、工艺品等制作,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大理是以旅游业为核心产业的城市,客流量大,所以核桃的新颖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客观上保证了产品的销售量。
1、行业发展前景
(一)消费者消费意愿及能力提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日本和韩国,我国化妆品类人均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报告,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化妆品产品支出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未来人均化妆品支出将持续增长。
(二)护肤品逐步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
国内居民收入和购买能力持续提高,有效促进了护肤品消费力提高。2023年我国经济逐渐从疫情中恢复,根据Euro-monitor披露的数据以及我国护肤品市场发展趋势,预计到2028年,我国护肤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243亿元,2023-2028年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为7.7%。
(三)旅游业带动新兴产业核桃手工艺品发展
和其他材质的工艺品相比,核桃手工艺品更被年轻人所接受。目前,该类手工艺品主要进入旅游市场。近年来,旅游的人数、次数越来越多,旅游市场不断升温,核桃工艺品的销量也越来越好。制作核桃工艺品需要的成本较低、技术难度不高,变废为宝的同时也能享受视觉美感。
(四)核桃油推动核桃产业破局
核桃油行业发展以2008年政策加大对木本油料扶持力度为起点。2012年,《华北地区核桃深加工与产品升级示范》项目完成了核桃油产业化制取技术研究。2019年,全国首家核桃油系列国家标准验证联合实验室成立,核桃油系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得以建立与完善。目前,核桃油行业技术逐步升级,先后实现核桃油深加工、产业化制取、量产、延伸核桃营养健康功能等方面的突破。
(五)色素价值
核桃色素是核桃壳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青皮核桃中含有因pH高低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色素,主要为以丹宁类为主的多酚类化合物,我国有用核桃青皮对织物进行染色的传统。
2、产品介绍
(一)彩妆类
采购绿色新鲜的核桃,提取其中营养成分进行加工,可使其对皮肤无害,并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核桃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使肌肤光滑润泽、紧致。核桃仁所含有的维生素E,可以使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害,是公认的抗衰老物质,这些抗衰老元素不仅能防止皱纹产生,还能让肌肤细滑。
(二)食品类
每100克核桃仁中含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58-74克、蛋白质18克、糖类10克,并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钙、磷、铁、锌、镁等微量元素,富含大量的磷脂和赖氨酸。核桃仁有健脑功效,核桃所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优质蛋白质、磷等,是提供大脑营养的主要物质,能促进大脑内部神经递质及神经细胞的合成,有助于改善脑活力、促进记忆力,还具有抗衰老、防治头发过早变白及脱落的功效。
(三)工艺饰品类
核桃本身可以作为文玩,也可以用核桃壳制作手链、项链等。文玩核桃有舒筋活络、象征身份、收藏价值高的优点。长期盘玩核桃能够刺激手掌的各个穴位,让手指关节变得灵活、血液通畅。在古代只有王公贵族才会盘玩核桃,也侧面象征了盘玩者的身份。核桃保存时间普遍较长,盘玩时间越久,收藏价值越高。此外,核桃所制作的首饰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具有自然风格。
3、发展优势
(一)国家政策支持
《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继续支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补助;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实施分工方案,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打造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
(二)云南省政府大力支持核桃产业发展
2020年12月,云南省林草局推出《关于着力打造具有国内外市场强劲竞争力核桃产业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预计到2025年,全省核桃基地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力争产量达300万吨、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标准化机加工率达到80%以上。引培国家级龙头企业3-5户、省级龙头企业50户以上。预计到2035年,核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优质核桃产品产量显著增加,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建成具有国内外市场强劲竞争力的核桃产业体系,成为支撑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使云南省成为全国核桃综合效益最显著的省份。
2021年10月,云南省林草局推出《关于加快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云南深纹核桃品牌。预计到2025年,全省完成提质增效1000万亩,标准化初加工率达80%以上,深加工利用率达20%以上。
2022年,制定《云南省坚果(核桃)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云南省10强企业和20佳创新企业评选管理办法》,增加项目建设,带动就业等核心指标,建立动态管理的评选工作机制。
(三)大理旅游业发展优势
大理旅游资源富集,自然风光旖旎,拥有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等130多处风景名胜旅游点,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大理全力开展“旅游革命”,以产业布局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智慧旅游引领、市场秩序整治等为重点,多点发力、全面开花,带动全州全域旅游提质增效、跨越发展,打造“漫步苍洱、体味乡愁”的全域旅游新意境。
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苍山洱海自然风光、大理古城历史文化、喜洲白族村落、宾川鸡足山、蝴蝶泉闻名于世,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城市”的称号,可拓展山水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未来,大理有望发展为国际旅游名城,对世界各地游客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大。
4、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Strengths)
可充分发挥核桃的作用,使其食用价值、艺术价值、药用价值以及营养价值得以全面体现;邻近旅游区,可以带动产业发展;邻近核桃种植地,方便收购原料;采用云种植提高核桃质量,带动农业发展;培养青年骨干员工,合理有序管理公司,实现项目创新,将核桃推向世界;核桃产品多样,面向大众,实现核桃产业链发展;地处云南大理,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特殊的海拔和气候特别适合核桃生长;和其他材质的工艺品相比,核桃工艺品更为年轻化,具有独特性;线上、线下广告推广的范围逐渐扩大。
(二)内部劣势(Weaknesses)
线上、线下广告推广的范围逐渐扩大;核桃开发项目多样,产品服务及流程需要完善;核桃油项目发展势头强劲,公司具备强大竞争力;核桃工艺品属于新兴产业,缺乏相关技术人才;产品种类多,需要多种设备以满足需求;团队成员缺乏经验。
(三)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核桃供过于求,核桃收购成本低;核桃产业链发展,有新产品推销;公司的产业发展处于上升趋势;产品种类繁多,满足市场需求;多种产品公司比单一产品公司市场前景更广阔;核桃原料涉及彩妆类和工艺品类,打造了新的市场;将网络技术运用于产业,提高了效率。
(四)外部威胁(Threats)
市场上有更成熟的公司、品牌与之竞争;自然天气对原料供应有影响;机械不可替代技术的相关人才缺乏;产品容易被模仿,需加大研发投入并提升质量;初创团队各方面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5、关键业务
(一)线上云种植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席卷各个行业,笔者所在团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设置一个能够在网络平台上云种植核桃树的App,顾客可以在手机上选择一棵属于自己的核桃树并管理种植,实时观察核桃树的生长过程。同时,设置警报器,当所种核桃树被破坏时,及时发出警报,使顾客能够第一时间知晓情况,平台也能迅速介入对破坏人员进行罚款,真正实现了种植透明化。
(二)核桃的衍生产品
企业以销售核桃以及核桃产生的各种附属产品为主。核桃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坚果,可将核桃从内到外物尽其用,一是提取核桃皮色素,用于作画、服饰染色;二是核桃仁用来榨油和食用,制造护肤用品和化妆品;三是取出核桃仁的核桃壳,用来制作工艺品和装饰品。
(三)组合营销
店内核桃衍生产品较多,因此,可以将生产的产品组合起来,实现“1+1>2”的销售目标。同时,组合销售的产品价格有相应的打折优惠。在售卖时,可以把食品类的干核桃皮、保健品类的黑发精华油与彩妆类结合,组成美白套装;将未完成的核桃手工品、作画颜料与食品类结合,组成儿童套装;将安神液、心血管保健品和染发剂结合,组成中老年套装等,有针对性地售卖给目标人群。
(四)客户手工体验
生产过程中,将剥下的核桃青色外皮生产为颜料,取出果实的核桃壳清洗干净后,可以用来给顾客作画、制作首饰等,能够让小朋友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设置制造区展台,让顾客自主选择,手工制品可以自行带走,也可以留在展台。
参考文献:
[1]渠述贺,朱占江,沈晓贺,杨莉玲,祝兆帅.核桃壳仁分选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3,44(12):71-79
[2]丁之恩,丁昱,张继刚,姚洪礼,董书甲,郭明蔚,范飞.加工工艺对山核桃油活性物质及油脂品质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23,41(4):12-21
[3]怀婷婷,卫伟,刘春晓,马海林,李海云,司东霞.核桃产业和贸易现状及发展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18):203-208
[4]廖兴阳.云南核桃产业产值预计明年超900亿元[N].昆明日报,2023-09-13(004)
[5]王小军,严玲,武紫娟.凉山州核桃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23(4):87-89
[6]张颖.直播电商助力农产品上行: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路[J].时代经贸,2022(5):126-130
[7]孙丽娟.绿色约束下消费者产品原真感知与农产品营销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3(21):126-130
基金资助: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核‘新’创艺——致力打造云南核桃产业链发展”(项目编号:2023DXSCY11);
文章来源:资燕仙,段玉婷,杨永恒,等.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创新案例研究[J].时代经贸,2024,21(05):65-67.
分享:
易腐生鲜农产品6小时通关承诺,成员国原料可视为本国生产原料等新举措进一步加大了关税的实际减免力度,使得其他成员国传统优势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青岛农业结构产生实际影响,造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农业的保护,会对进口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要求更为严格。
2025-02-13X市为我国某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对其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行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品牌培育能够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4-06-14农产品检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保证消费者食用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屏障之一[1,2]。巴州现有1所州级、9所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巴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监督抽查、检测、复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
2024-06-14在大数据技术普及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生活方式、购物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领域从种类到形式都变得更为多元化、便利化。大数据的到来同样也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产品营销模式迎来了新的创新性变革。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营销模式是建立在数据科学采集和分析基础之上的,能够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行为,以提前预测准备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1]。
2024-06-14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食用农产品不仅注重口感,还更加注重食用安全[1]。新疆冬季果蔬产量不足,需从其他省市运输大量果蔬,无论是本地自产还是其他省市运输的果蔬,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上都经过了多个环节,如果监管不到位,容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3]。
2024-06-14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赋能农产品冷链物流改变了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推动了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信息共享,破解产销矛盾,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2024-06-09鉴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商业新模式、监管新挑战,2022年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通过制度的推陈出新,在夯实各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同时,也统筹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与质量提升。其中,有关网络平台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制度新设回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迭代和融合发展,网购果蔬、畜禽肉、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已成为家庭消费的常态场景。
2024-06-04检验检测服务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近5.3万家,营业收入4 275.84亿元,从业人员154.16万人,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6.5亿份[1,2]。由于检验检测市场竞争激烈,个别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迎合客户需求,或是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等原因,尤其是在机动车和生态环境检验检测领域大量出具虚假报告[9]。同时不按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检验报告结果判断依据错误等引发的不实报告更是屡见不鲜[10]。
2024-06-03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合理、程序标准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因此,本文立足河南省发展实际,从众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中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对提高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效率、促进其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06-02与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日本和韩国,我国化妆品类人均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报告,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化妆品产品支出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未来人均化妆品支出将持续增长。
2024-06-02人气:7380
人气:6128
人气:6101
人气:4637
人气:455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产品市场
期刊人气:174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杂志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9-8070
国内刊号:11-4592/F
邮发代号:2-774
创刊时间:200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