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各地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发挥着农产品安全“守门员”的作用,但也面临人员不稳定、非专业人员占比多、人员老化、检测技术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州、县两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等现状进行分析(以下简称巴州),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产品检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保证消费者食用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屏障之一[1,2]。巴州现有1所州级、9所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巴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监督抽查、检测、复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据了解,各县市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专业检测人员少、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为全面了解掌握巴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员、机构、能力等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巴州八县一市及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调查内容与方法
1.1调查内容
调查从检测中心人员编制情况、年龄结构、学历组成、技术职称、专业分布、经费保障、硬件设备、检测能力等8个方面,重点了解州、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人员状况、资金来源、检测能力等。
1.2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现场查看、座谈、发放问卷表格等方式,同时对有疑问的数据采取电话咨询的方式进行调查,以期获得最准确的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人员状况
2.1.1人员编制情况
巴州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现有正式编制10人,实有8人。目前,八县一市共有9个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拥有76名人员编制,59名实有人员。其中,和硕县、若羌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编办批复编制2人,实际在岗人员分别为6人、5人,其余为局属事业单位借调人员。全州仅库尔勒市、且末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人员编制、实际在岗人员满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细则》规定的“地(州、市)级不少于10人,县级不少于7人”的要求。
2.1.2年龄结构
巴州州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人员中年龄20~35岁占比37.5%,36~45岁占比37.5%,46~55岁占比25%.八县一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人员中年龄20~35岁占比29.4%,36~45岁占比22.4%,46~55岁占比47.1%,55岁以上占比1.1%。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人员结构不合理,存在人员老化问题,46~55岁占比较大,36~45岁中年人比例较小。未来几年,部分县市农产品检测机构将面临人员断档的风险。
2.1.3学历分布
巴州州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中本科学历占62.5%,硕士研究生学历占37.5%。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人员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22.4%,本科占比67.1%,硕士研究生占比10.5%,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人员本科学历多为函授提升学历,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少。
2.1.4专业技术职称情况
巴州州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37.5%是初级职称,37.5%是中级职称,25%是副高级职称。县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30.6%是初级职称,28.2%是中级职称,33%是副高级职称,3.5%是正高级职称,4.7%没有职称。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普遍反映,项目申报范围窄,检测人员无项目、无奖项,职称晋升难度大。目前,全州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仅有和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有3名正高职称,其余人员为和静县园艺站期间评定的正高级职称。由于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人员较少,副高级岗位设置少,导致部分人员评上了也无法享受待遇,影响了各检测中心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1.5人员专业情况摸底
州、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之初,由于人员大部分都是从农业农村部门转隶过来的,普遍存在人员专业多为农学类专业,而分析化学类、食品类、检验类等对口专业人员少的问题。州、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农学类专业技术人员占比51.6%,食品类专业人员占比25.8%,其他类专业人员占比16.1%,分析化学、检测类专业仅占6.5%。由于专业对口的检测人员较少、检测技能提升困难,是影响州、县农产品检验检测水平提升难度大的制约因素之一。
2.2检测资金来源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细则》规定,“承担例行监测和风险评估的检测机构所需工作经费,应当纳入当地政府的财政预算。其中,地(州、市)级要求40万元以上,县级要求15万元以上。”由于各县市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州、县级10所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2023年获得地方财政预算的金额为90万元,其中州级32.1万元,各县市每个县10万元左右,轮台、博湖县未将检测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2.3检测能力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各县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都通过了“双认证”,具备展开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能力,但是存在检测参数少的问题,一般县级检测参数在30~50项之间,参数包括有机磷、有机氯类农药等,不能充分发挥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近两年来,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要求,州级、库尔勒市、和静县农产品检测中心通过扩项,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州级、库尔勒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具备了农残、兽残、污染物等的检测能力,州级检测参数达到了241项,库尔勒市、和静县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参数分别达到了206项、121项,已初步满足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需求。其他县市,还需通过参数扩项,进一步增强检测能力的提升。
3、对策建议
3.1加强检验检测人员队伍建设
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在人员编制上配备足够的检测技术人员,县级至少配备7人。通过各种渠道,整合农业农村系统人力资源、编制数据,引进、招聘高素质人才,改变现有人员年龄、学历结构,提升农产品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在人员配置上更加注重专业对口,在现有检测技术人员的基础上,加强分析化学、农产品检测、食品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3.2强化检测技术学习培训
各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要培养学习的风尚,使“终身学习”成为每个检测人员的学习信条。面对州、县市农产品检测机构的人员检测能力不强、人员专业技能差距较大,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检测人员接受新知识能力弱等情况,组织各县市检测中心申报“组团式”援疆培训项目,对检验检测系统人员实行全员培训。同时,充分利用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培训、“检测机构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等方式,全面提升州、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技术人员的检验技术能力和水平。
3.3加大检验资金投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检测形式的公益性质决定了检测机构只能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才能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2,3],培养人才、强化检测技术、购买试剂耗材、检测机构的有效运行等都需要持续性的投入。各县市要落实对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财政投入和经费保障,财政部门拨出一部分专项经费,支持检测机构的发展和技术储备,对县市老旧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功能完善、高效运行。
3.4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
农产品检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在检测范围和检测能力上涉及的专业知识多,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复杂,检测设备和技术的持续更新,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农村工作。各县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要通过能力验证、检测技能大赛、参数扩项、实验室间比对等方式,提高业务素质和检测质量,建立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通、素质较高的农产品检验检测队伍,更好的为巴州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3.5加强监管工作力度
州、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工作纳入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主要领导和检测机构法人负责制,强化农业农村系统检测、监管和执法的分工协作,并主动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食药检测和食药环侦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分工负责、通力配合[4,5],共同形成监管合力,确保巴州的农产品监管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李传雯.宜昌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现代食品,2022(06):32-35.
[2]拜锦美,成强.扬州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76-277.
[3]单巧玲.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在农产品监管中的作用与思考—以宁夏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20(11):62-64.
[4]马景陆,刘炜.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措施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21(01):43-45.
[5]曹鹏程.浅谈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21(02):17-18.
文章来源:程裕伟,孔德鹏,张文超,等.巴州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新疆农业科技,2024(03):14-16.
分享:
易腐生鲜农产品6小时通关承诺,成员国原料可视为本国生产原料等新举措进一步加大了关税的实际减免力度,使得其他成员国传统优势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青岛农业结构产生实际影响,造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农业的保护,会对进口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要求更为严格。
2025-02-13X市为我国某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对其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行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品牌培育能够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4-06-14农产品检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保证消费者食用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屏障之一[1,2]。巴州现有1所州级、9所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巴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监督抽查、检测、复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
2024-06-14在大数据技术普及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生活方式、购物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领域从种类到形式都变得更为多元化、便利化。大数据的到来同样也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产品营销模式迎来了新的创新性变革。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营销模式是建立在数据科学采集和分析基础之上的,能够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行为,以提前预测准备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1]。
2024-06-14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食用农产品不仅注重口感,还更加注重食用安全[1]。新疆冬季果蔬产量不足,需从其他省市运输大量果蔬,无论是本地自产还是其他省市运输的果蔬,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上都经过了多个环节,如果监管不到位,容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3]。
2024-06-14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赋能农产品冷链物流改变了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推动了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信息共享,破解产销矛盾,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2024-06-09鉴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商业新模式、监管新挑战,2022年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通过制度的推陈出新,在夯实各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同时,也统筹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与质量提升。其中,有关网络平台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制度新设回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迭代和融合发展,网购果蔬、畜禽肉、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已成为家庭消费的常态场景。
2024-06-04检验检测服务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近5.3万家,营业收入4 275.84亿元,从业人员154.16万人,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6.5亿份[1,2]。由于检验检测市场竞争激烈,个别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迎合客户需求,或是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等原因,尤其是在机动车和生态环境检验检测领域大量出具虚假报告[9]。同时不按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检验报告结果判断依据错误等引发的不实报告更是屡见不鲜[10]。
2024-06-03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合理、程序标准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因此,本文立足河南省发展实际,从众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中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对提高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效率、促进其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06-02与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日本和韩国,我国化妆品类人均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报告,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化妆品产品支出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未来人均化妆品支出将持续增长。
2024-06-02人气:7343
人气:6094
人气:6078
人气:4605
人气:454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产品市场
期刊人气:1712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杂志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9-8070
国内刊号:11-4592/F
邮发代号:2-774
创刊时间:200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