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11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当前比较先进、适用性广泛的技术,通过借助免耕播种机械,能够一次性完成各种操作,实现保水、抗旱、增产、增效等目标。因此,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中做好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工作尤为重要,应该在转变土壤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农业种植质量,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运用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能够实现增产目标,但部分种植者,因担心免耕播种技术达不到理想效果,不敢直接使用这一技术。虽然也有部分种植户相信新技术,但是对新技术要求、规范、操作管理等认识不足,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受到了影响。
1、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意义
1.1发挥节本增效作用
在现代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中,应当从做好土壤保护工作、落实培肥地力、提升土地生产能力等方面出发,解决传统农业发展中的不足。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能够达到以下几种效果:第一,借助秸秆还田以及化肥深施处理,可以实现节约化肥使用目标。第二,运用免耕播种技术可以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持水能力,实现粮食增产。第三,运用免耕技术能够省时省工,节约农田作业时间。第四,借助秸秆还田能够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开展凹弧形耕作的目的是提升经济效益,协调社会与生态效益,达到增产增收。因此在现阶段发展中,应当从做好当前与长远效益协调工作入手,发挥出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优势,为我国农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持[1]。
1.2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为了提升土地的实际产出率,过去采取加大土壤耕作力度等措施,最大限度延伸复种指数与灌溉面积,受到这一措施的影响,灌水次数、化肥、农药在使用量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1.3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促进农业循环发展、打造节约型、环保型农业等有直接影响。一些地区秸秆资源丰富,但许多秸秆被随意丢弃、焚烧,甚至直接堆放在各个区域,使得火灾事故发生率不断增加。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增加了秸秆利用率,利于保护环境[2]。
1.4技术优势明显提升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就是在农作物腾茬以后,针对尚未进行整理的土地开展一次性处理,完成各项工序。第一,借助联合作业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标。小麦免耕播种处理可实现一次性完成。第二,减轻种植户劳动强度。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只需要少量人员即可完成操作,有效节约人力资源,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耕整环节与机械次数。第三,控制种子投入。免耕播种机使用先进的装置,只要操作得当,播种量十分精准,且播种操作规范。第四,提升作物产量。运用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小麦分蘖节位发生了明显变化,提高成穗率,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2、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人为操作不当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属于一项比较新颖的耕作技术,一些人为操作不当导致技术出现偏差等现象,影响播种效果。当作业速度变化较快时,易磨损刮种舌,造成外槽轮卡箍发生了松动。另外,工作幅度过大时,也会直接影响播种量。这就需要控制好作业速度,以匀速作业为主,及时更换刮种舌,有效调整对外槽轮工作长度,固定好卡箍,确保播种作业的顺利开展[3]。
2.2种子破碎度较高
当前多数免耕播种机都实行大行宽苗带播种方式,因此,在播种前一定要对小麦品种进行精挑细选,尽可能选用成穗率高、分蘖能力强的品种。具体要求是小麦种子净度要达到98%及以上,纯度要超过96%,发芽率不低于96%。当种子破碎度相对较高时,必然会对种植效果产生影响。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坚持匀速作业原则,及时更换排种装置,并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刮种舌以及排种轮之间的距离。
2.3苗带宽度
对于免耕播种及旋耕完的条带来讲,应当控制好种子距离,出苗后确保苗带距离合理。但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部分苗带的距离并未满足科学的要求,出现与理论值相差较大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排种装置在设计上存在不足,加之机具调整效果不佳,直接影响苗带宽度。
2.4底墒
在研究中发现,部分问题田受到抢墒播种的影响,存在严重的缺苗与断垄问题,甚至还出现苗稀与苗弱的情况。如在旱情比较严重时,因底墒不足,需要及时进行浇灌,解决小麦免耕播种底墒不足问题。把这一措施纳入到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规程中,以此来提高实际生产效果。当土壤以砂壤土为主时,可以借助少浇水等处理措施,解决播种浅的问题。
2.5底肥
当底肥不足时,会造成苗弱等问题,表现为分蘖减少、根系减少等。为了及时转化苗情,部分种植户采取了春季增加追肥量的办法,造成底肥比例失调。
3、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措施
3.1加大培训力度
开展培训工作对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有积极影响。在培训中需要集中培训与分级培训相结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发挥科技推广骨干优势。只有全面掌握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要点与重点,才能提升工作质量[4]。
3.2深入基层
需要深入基层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利用手机、媒体等,在增加现场会、培训班等的基础上丰富宣传形式,确保农民能够了解这一技术。其次,可以将技术视频上传到微信公众号中,便于种植户学习掌握技术要点与重点。只有深入基层,才能解决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中的实际问题。
3.3做好机手选择
要安排技术水平高的机手在播种作业区进行示范,一是责任心强,机手应积极主动作为;二是机手熟悉当地种植习惯,顺利实施作业;三是能保证作业连续性,在一个区域连续试验多年,逐步改进技术,先由示范带动逐渐过渡到自觉运用。
3.4强化宣传工作
开展宣传工作时,应当从做好网式布点,为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将小麦免耕播种技术优势展现出来,同时还要增加资金方面的投入,打造出固定、规范的宣传区域,以示范生产的方式帮助种植户真正认识到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优势,如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粮食产量等。其次,保证示范点数量的合理性。还要做好种植户骨干成员的培养工作,利用信息反馈优势,在促进技术改进的同时发挥出示范作用,实现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目标,带动种植户能够主动参与到工作中去。
3.5优化农机服务
在开展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工作时,应加大政策引导,做好培育与研究工作,落实多元化保护措施,展现专业组织优势,相关部门可以及时与厂家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等,针对机手进行专业化培训,在播种季节中可以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保障。由于不同地区在种植特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就要做好研制与开发工作,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生产目标[5]。
4、总结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下,要从做好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工作入手,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形势,相关部门加大帮扶力度,以专业化培训等方式进行技术推广,帮助种植户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在实现增产增效目标的基础上为我国农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高健,张现雷,康守瑞.浅谈实施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05):46-47.
[2]苏永.小麦免耕播种与深耕播种对产量的影响及技术措施[J].安傲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02):66.
[3]朱红彩,范永胜,付亮,等.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4(04):67.
[4]窦乐智,童涵,胡文芳.小麦免耕播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机科技推广,2010(10):26-27.
[5]杜承玉,冯爱华.浅谈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及富农效应[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416.
文章来源”赵杰,于伟茹.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09):115-116+118.
分享:
易腐生鲜农产品6小时通关承诺,成员国原料可视为本国生产原料等新举措进一步加大了关税的实际减免力度,使得其他成员国传统优势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青岛农业结构产生实际影响,造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农业的保护,会对进口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要求更为严格。
2025-02-13X市为我国某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对其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行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品牌培育能够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4-06-14农产品检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保证消费者食用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屏障之一[1,2]。巴州现有1所州级、9所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巴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监督抽查、检测、复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
2024-06-14在大数据技术普及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生活方式、购物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领域从种类到形式都变得更为多元化、便利化。大数据的到来同样也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产品营销模式迎来了新的创新性变革。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营销模式是建立在数据科学采集和分析基础之上的,能够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行为,以提前预测准备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1]。
2024-06-14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食用农产品不仅注重口感,还更加注重食用安全[1]。新疆冬季果蔬产量不足,需从其他省市运输大量果蔬,无论是本地自产还是其他省市运输的果蔬,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上都经过了多个环节,如果监管不到位,容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3]。
2024-06-14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赋能农产品冷链物流改变了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推动了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信息共享,破解产销矛盾,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2024-06-09鉴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商业新模式、监管新挑战,2022年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通过制度的推陈出新,在夯实各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同时,也统筹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与质量提升。其中,有关网络平台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制度新设回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迭代和融合发展,网购果蔬、畜禽肉、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已成为家庭消费的常态场景。
2024-06-04检验检测服务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近5.3万家,营业收入4 275.84亿元,从业人员154.16万人,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6.5亿份[1,2]。由于检验检测市场竞争激烈,个别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迎合客户需求,或是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等原因,尤其是在机动车和生态环境检验检测领域大量出具虚假报告[9]。同时不按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检验报告结果判断依据错误等引发的不实报告更是屡见不鲜[10]。
2024-06-03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合理、程序标准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因此,本文立足河南省发展实际,从众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中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对提高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效率、促进其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06-02与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日本和韩国,我国化妆品类人均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报告,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化妆品产品支出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未来人均化妆品支出将持续增长。
2024-06-02人气:4904
人气:2295
人气:2110
人气:1921
人气:141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期刊人气:240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4-8255
国内刊号:11-5896/S
邮发代号:82-223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2.378
影响因子:0.097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9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