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5-14
14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一批市、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安徽省利用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了涉农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各机构在建设运行过程中进程不一,本人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区域内检测机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以利各地农产品检测机构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了解区域内农产品检测机构现状,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工作开展,确保完成国务院对食品检测数量要占地方总人口4‰的要求。2019年9-10月,我们对全市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查阅档案资料,与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等方式,基本掌握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和检测工作情况。现就调研、考察情况介绍如下:
1、基本现状
阜阳市位居安徽省西北部,是全国农业大市。截至2018年,阜阳总人口1070.8万人,常住人口820.7万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73.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4.4千公顷。粮经面积为87.2:12.8。阜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13元,实际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30元,实际增长8.1%。
1.1机构建设情况
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利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组建了一批市、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利用安徽省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了全部涉农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据统计,全市已建立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1个,县(市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测站7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166个。
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2007年批准成立,编制14人,实有人员14人。现有实验室面积2200平方米,其中恒温面积300平方米,大型分析检测设备仪器15台套,仪器设备原值810万元。2011年起通过了省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和省农委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考核,取得了农残检测实验室的双认证,目前认证检测参数74项。
全市八个县市区中七县市区都承担了县(市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项目,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购买检测所需的化验仪器。各地实验室面积均在500平方米左右,配备了农产品中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检测分析仪器。其中,颍泉、界首、临泉县(区市)项目通过了验收,界首市、临泉县检测机构通过考核取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双认证,认证农残检测参数22项,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的定量检测。目前,界首市、颍泉区、临泉县检测站已经开展了定量检测。阜南、太和、颍州县区检测站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快速定性检测;颍东区没有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将该项工作交区蔬菜办公室承担,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快速定性检测。
1.2专业人员配备情况
目前,市级检测机构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人员14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0名,占人员总数的71%。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3人。专门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7人全部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颍州、太和、临泉、界首县市区成立独立的县(市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共有从业人员3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名,占60%,其他县检测机构均持靠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或植保站。界首市、临泉县检测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检测认证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颍州、颍泉、阜南县区检测站人员也进行了检测培训,基本具备了检测能力,但没有进行专业考核获证。太和、颍上县检测站由于人员年龄偏大等因素,检测技术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一时难以满足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
1.3经费投入情况
人员经费方面:全市所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员经费已经全部列入当地财政预算,解决了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检测经费列支方面:近年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检测专项经费每年列入市级财政预算45万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中,临泉县、界首市检测站为独立事业单位及工作经费单独划拨,每年县财政都列入了10-20万元的检测经费。颍泉县、颍州区、太和县、阜南县人员检测站没有成立独立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挂靠在植保站或农技中心等单位,人员经费为财政拨款,检测专项列入当地农业农村局经费大盘子。
1.4检测工作开展情况
从调研情况来看:市级监测中心工作开展较好,加挂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的牌子,除承担着农业农村部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抽样调查工作外,每年还承担全省皖北片、全市境内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工作,年检测样品2000多样次,2019年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参数53项。县市区级检测站工作开展不统一,界首市、颍泉区开展了定量检测工作,每年检测样品在100-300样次,临泉县检测站由于人员外借、学习等原因,目前在岗仅2人,工作难以开展。其它县区检测站工作以常规监管或快速检测为主,没有开展定量检测工作。
从对乡镇检测室调查看,总体情况较好,都开展了快速检测工作。实地查看了颍泉区伍明镇、颍州区西湖镇、颍上县八里河镇等全市8个乡镇的农产品检测室,他们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快速检测,也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档案,并向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台传输的检测数据,但数据传输量差距较大,好的乡镇每年检测传送数据500个以上,差的不足10个。
2、存在问题
2.1人员数量不足、配备结构不合理
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农产品检测机构人员均为其它岗位人员过渡产生,存在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单一,难以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需要。市级检测中心40岁以下人员仅1人,太和县站3名工作人员年龄均在50岁以上,乡镇检测人员总体也都在50岁上下。
阜阳市166个农业乡镇虽下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室,但大多与其它涉农站所联合成立组建,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农产品检测技术不高,而且不少人员被乡镇安排从事其它中心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
2.2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完全做到预算支出
全市仅市级财政划拨了一定数额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经费,但随着市级财政预算的压缩,经费预算已不能满足当前检测工作的需要。县市区级检测站检测专项没有单独列出,检测开支一并列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大盘子,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人员和办公经费收为县农业局统一管理后,基本保障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开支较大,检测专项经费混入大盘子,检测专项经费投入和实际工作需求不协调,势必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抽样工作。
2.3宣传认识不到位
个别县区政府和部门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建设的支持和投入不够,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了,但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发挥起应有的作用。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认识也比较模糊,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3、对策建议
3.1找准职能定位,加强检测机构建设
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市、县(市区)及乡镇农产品质质量安全检测系统要定位到公益性服务机构中去,要利用好国务院要求加大食品安全检测力度机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还没有成立检测站的县要加快建站步伐。已经成立的人员要尽快到位,及早开展工作,试运营一段时间后,要尽快通过资质认定认可工作,最终实现市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县(市区)有检测站、乡镇有检测室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
在职能定位上,要确立市级农产品质监中心主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定量检测和阳性样品的确认,指导县(市区)级农产品质检站开展农产品质检的定量检测工作,承担全省(市)及区域范围内或境内大型批发市场、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监督抽查任务;县级农产品质检站要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主导和支撑作用,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定量检测,承担辖区内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性检测工作,指导乡镇检测室开展工作;乡镇农产品质检室主要开展快速检测工作,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导生产基地科学用药,协助市县(市区)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和监管工作。
3.2加强人员配备,壮大检测队伍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工作任务繁重。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5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40%要求配足检测技术人员。市农产品质检站应至少配备8~10名以上专职检测人员,县级农产品质检站至少配备5名专职检测人员,把检测人员从管理监督中分离出来,保证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要利用现有资源,扩大检测项目,逐步发展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性检测中心,借助机构改革机会,补充新的懂技术的专业检测人员;县市区级检测站要区别对待。还没有成立农产品质检站的县农业部门要加强与编制、人事部门的沟通联系,已经成立由于人员技术等原因还没有开展检测的检测中心(站)要及时反映,招聘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专业人员,充实壮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并对现有人员加强培训教育,以适应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乡镇检测室检测人员要实行定岗定责,把精力和时间用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方面,指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生产大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规范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出市场认可的优质农产品,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供给。
3.3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工作经费投入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局,为保障社会环境的持续稳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安全,政府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例行监测等检验检测不宜放开到社会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原国家农业部、人社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整合有着明确的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包括设备投入、检测成本、人员培训、认证认可等多项开支,经费需求量大,市、县两级政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规定精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尤其是检测工作经费列入本级年度同级财政预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化验室建设、市场监管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足额的经费保障。
3.4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的宣传普及,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和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提高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台账;积极引导市场调控,倡导农产品优质优价,引导市民消费,确保产品的优质优价。让各级政府、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能关注、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共同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原农业部农技发(2006)3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正.
[3]《“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国务院国发〔2017〕12号.
[4]《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原2007年农业部令七号.
何继东.阜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调查报告[J].农家参谋,2020(10):54-55.
分享:
易腐生鲜农产品6小时通关承诺,成员国原料可视为本国生产原料等新举措进一步加大了关税的实际减免力度,使得其他成员国传统优势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青岛农业结构产生实际影响,造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农业的保护,会对进口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要求更为严格。
2025-02-13X市为我国某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对其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行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品牌培育能够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4-06-14农产品检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保证消费者食用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屏障之一[1,2]。巴州现有1所州级、9所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巴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监督抽查、检测、复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
2024-06-14在大数据技术普及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生活方式、购物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领域从种类到形式都变得更为多元化、便利化。大数据的到来同样也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产品营销模式迎来了新的创新性变革。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营销模式是建立在数据科学采集和分析基础之上的,能够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行为,以提前预测准备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1]。
2024-06-14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食用农产品不仅注重口感,还更加注重食用安全[1]。新疆冬季果蔬产量不足,需从其他省市运输大量果蔬,无论是本地自产还是其他省市运输的果蔬,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上都经过了多个环节,如果监管不到位,容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3]。
2024-06-14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赋能农产品冷链物流改变了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推动了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信息共享,破解产销矛盾,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2024-06-09鉴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商业新模式、监管新挑战,2022年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通过制度的推陈出新,在夯实各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同时,也统筹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与质量提升。其中,有关网络平台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制度新设回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迭代和融合发展,网购果蔬、畜禽肉、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已成为家庭消费的常态场景。
2024-06-04检验检测服务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近5.3万家,营业收入4 275.84亿元,从业人员154.16万人,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6.5亿份[1,2]。由于检验检测市场竞争激烈,个别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迎合客户需求,或是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等原因,尤其是在机动车和生态环境检验检测领域大量出具虚假报告[9]。同时不按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检验报告结果判断依据错误等引发的不实报告更是屡见不鲜[10]。
2024-06-03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合理、程序标准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因此,本文立足河南省发展实际,从众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中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对提高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效率、促进其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06-02与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日本和韩国,我国化妆品类人均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报告,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化妆品产品支出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未来人均化妆品支出将持续增长。
2024-06-02人气:4822
人气:2221
人气:2058
人气:1908
人气:138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期刊人气:232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4-8255
国内刊号:11-5896/S
邮发代号:82-223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2.378
影响因子:0.097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9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