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防御方式和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青少年抑郁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共161例,健康体检者及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共180例,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防御方式问卷(DSQ)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评估。两组所得量表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ASLEC与SCL-90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DSQ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与SCL-90和ASLEC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成熟型防御机制与SCL-90和ASLEC评分呈负相关(P<0.05);中间型防御机制与SCL-90和ASLEC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不良生活事件发生频率高于同龄健康人群,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健康人群。不成熟防御机制是影响心理健康情况的高危因素,而成熟防御机制是心理健康情况的良好保护因素,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对心理健康情况无直接影响关系。
抑郁症作为临床中常见的精神性疾病,其终身患病率高达15%~20%,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显著心情低落、动力减退、快感缺失,且症状持续时间较久,多伴有不安、焦虑、睡眠苦难与躯体不适等。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呈低龄化趋势发展,青少年时期作为抑郁症的高发期[1],与成年抑郁症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更高,具有反复发作性、不稳定性及高自杀风险性,病程多迁延至成年,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功能[2]。深究青少年发生抑郁的高危因素对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然后抑郁症的病因涉及到心身及社会等多个方面;有研究[3]提出,抑郁症的发生与不利的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是诱发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4]认为,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或某种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特殊关联。因抑郁症患者心理特殊性,在应激与机体之间存在一种类似屏障的介质,防止应激对机体造成伤害,所以此类患者有一种处于挫折与冲突时用来调节、保持、恢复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功能,称防御机制[5]。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或中间型防御方式表现[6]。心理健康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极为重要,因较大的心理压力易导致患者产生自杀想法,因而提高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尤为重要。但目前对于临床抑郁症防御方式与心理将康状况相关性分析研究较少。故本研究拟在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心理健康与其防御方式及不良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提供临床思路及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2月就诊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341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180名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和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7例、女114例,年龄>16岁者37例、≤16岁者124例;对照组男67例、女113例,年龄>16岁者55例、≤16岁者125例研究组入组标准:(1)诊断标准符合DSM-5的抑郁障碍标准;(2)年龄12~19岁;(3)能充分配合完成问诊及量表评估筛查;(4)无精神疾病家族遗传史。对照组入组标准:(1)年龄12~19岁;(2)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50分;(3)无精神疾病及家族遗传史。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调查工具
(1)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 DSQ):分为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成熟性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因子4大防御因子,每项子条目分值在1~9分,因子分值靠近9分提示被测者选择该种防御方式的次数越多。(2)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本量表共有90个条目,共包含躯体、焦虑、强迫、恐怖、抑郁、敌对、人际关系、精神状态、偏执、睡眠等10个方面,每项子条目分值在0~4分(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每个因子分反映患者对应症状痛苦情况,总分≥160分或每个因子≥2.0分为阳性,分数越高患者心理状况越差。(3)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 ASLEC):用于评估青少年近3个月至1年内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包括6个因子分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对每个题目的回答方式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为0~4分(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或极重度)。总得分≥52分作为有无经历不良生活事件的分界值。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DSQ评分
研究组四种防御机制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中除升华因子分比较无差异性,其他2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成熟防型御机制评分中,研究组8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间型防御机制中,除反作用形成及期待因子分比较无差异性,其他11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DSQ的各项因子分的比较
2.2 SCL-90评分
研究组的SCL-90总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除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饮食睡眠的其他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SCL-90评分及各项因子分的比较
2.3 ASLEC评分
研究组的ASLEC总分数高于对照组,其中各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ASLEC评分及各项因子分的比较
2.4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DSQ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与SCL-90和ASLEC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掩饰因子评分与SCL-90和ASLEC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成熟性防御机制与SCL-90和ASLEC评分呈负相关(P<0.05);中间型防御机制与SCL-90和ASLEC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抑郁障碍青少年防御方式、心理健康情况和 生活事件的相关分析(r)
2.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进一步将心理健康情况(SCL-90总分)看作因变量,其他因素看作自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2=0.618,D-W=1.967,回归模型可以解释因变量),结果提示生活事件、不成熟防御机制是影响心理健康情况的高危因素(P<0.05),而成熟防御机制是心理健康情况的良好保护因素(P<0.05),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对心理健康情况无直接影响关系(P>0.05)。见表5。
表5抑郁障碍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讨 论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对于个人的整体发展和未来的适应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SCL-90量表作为评估反映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水平,结果显示,研究组的SCL-90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敌对等各因子的评分(除外饮食睡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ASLEC总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受到的不良生活事件的影响程度越大,越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与过去所做的研究结果一致[7-8]。
心理防御机制作为自我的防卫功能,可以摆脱由内心冲突导致的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情感和本能欲望,以保持内心的平衡[9],有效地维持个人正常的心理健康状况,但这些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的,有时甚至超出了个体的意识控制范围[10]。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适应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去帮助他们应对外界压力。在本文中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DSQ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与SCL-90和ASLEC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成熟型防御机制与SCL-90和ASLEC评分呈负相关。这也表明当青少年面临过度的压力或心理创伤时,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出现问题,会更倾向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去解决问题,而无法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导致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11]。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抑郁症状越重的青少年患者越倾向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及掩饰,表明患者在面临压力时会更多的去使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埋怨、想象、分裂、畏缩、躯体化及掩饰等方式去解决问题。相反,成熟防御方式作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心理健康情况的保护因素。
对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而言,不成熟防御方式使用较为常见,而心理健康情况明显受生活事件和防御机制的影响[12],与两者密切相关。抑郁症作为高复发率疾病,对于临床医生是一项难题,而由于抑郁症患者具有的易感性、不稳定性也是导致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从保护因素的角度去帮助患者,通过调节防御机制、减少或避免不良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抑郁症的复发率,积极地运用防御机制能够增强心理韧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13]。
综上所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他们所经历的生活事件以及他们采用的防御机制之间存在着多维度、多样化、复杂的动态交互关系[14],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应当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今后可以从更多角度如心理弹性、冗思方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r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研究通过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JYYY-2024-WZ-13),参与对象均已知情同意。
参考文献:
[1]王智雄,刘靖,李雪,等.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4):300-305.
[2]化振,鲁晓波,杨来启,等.伴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9):25-27.
[3]郭愿志,张承菊,尚云,等.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和抑郁话题网络媒介接触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4,32(9)1-9.
[4]季益富,杜洋,王安珍,等.抑郁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与童年期虐待及防御方式的关联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0,30(6):427-430.
[6]王丹,陈李静.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45(9):1737-1739.
[7]王美萍,郑晓洁,夏桂芝,等.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关系: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9,51(8):903-913.
[8]苏婷.青少年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23.
[9]林树波,江俊虹,高镇松,等.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状态评价及其意义[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10):1418-1419.
[10]崔荣荣.心理社会应激的免疫反应规律与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9,27(5):821-833.
[11]袁茵,毛文君,卢莲.抑郁症患者依恋类型?述情障碍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1):44-46.
基金资助: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筑科合同(2022)1-4-7-3号];
文章来源:杜立,罗颖,丁鹏锦,等.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防御方式和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5,49(01):17-20.
分享:
植物园有大量不同种类的植物,不同植物外观形态及其散发的香气,均会刺激人体的大脑神经中枢系统,从而有效地缓解人群精神压力。因为气候、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植物园各具特色,从而缓解人群精神压力的效果也具有差异性。国内针对缓解人群精神压力的研究多针对城市中的生活空间。
2025-04-21主动脉夹层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具有发病骤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1-2]。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当前手术方式不断革新,但手术作为强烈应激源,术后并发症多,恢复阶段会出现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强烈[3]。
2025-03-13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人数更是持续处于高位,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4]。虽然诊疗技术的进步和“两癌筛查”政策的推广提高了早期诊断率,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超过80%[5],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面临的生理、心理压力显著增加。
2025-03-04幻觉、思维混乱、行为异常等是SCZ患者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神经系统的负担不断加重,影响正常生活,甚至有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或在幻觉支配下进行危险行为,进而导致脑部的永久性损伤,威胁生命安全[2]。早期确诊并治疗是控制SCZ患者病情的关键,口服药物控制体内激素水平,进而达到改善不良情绪及行为的作用。
2025-02-24双相情感障碍 (BD) 作为一种心境障碍,又叫做躁郁症,患者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狂躁症状,症状反复发作,该不良情绪状态表现显著,会对患者的生存状态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虽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恢复患者认知功能,但是仅使用药物预后效果不理想,需要辅以相关护理干预。
2025-01-28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disorders,WMSDs)是与工作场所危险因素相关的肌肉、神经、肌腱、关节、软骨和脊椎间盘损伤或疾病,是全球职业病学研究领域最受关注的疾病。手术室具有高强度、高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手术室医生专业性强且培养周期长、工作内容繁多且难度大、精神紧张、环境较为封闭。
2025-01-21抑郁症作为临床中常见的精神性疾病,其终身患病率高达15%~20%,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显著心情低落、动力减退、快感缺失,且症状持续时间较久,多伴有不安、焦虑、睡眠苦难与躯体不适等。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呈低龄化趋势发展,青少年时期作为抑郁症的高发期,与成年抑郁症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更高,具有反复发作性、不稳定性及高自杀风险性。
2025-01-17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个体直接、故意、反复地伤害其身体组织的行为,这种行为既不以导致死亡为目的,也不被社会所认可。Meta分析显示,抑郁与NSSI之间存在相关性,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概率较成人高,抑郁障碍青少年具有NSSI行为的比例高达 44%~61.2%,且多有反复 NSSI 行为。
2024-12-23目前,唇腭裂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序列治疗,其术后仍可能存在术区瘢痕、语音不清等[1],使患者产生明显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4]。唇腭裂可能造成的患者及照顾者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
2024-11-18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发育过程中语言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段儿童,但不涉及构音障碍、听力障碍等造成的语言障碍类型。该症状会影响儿童的交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及其他行为发展,使儿童面临读写、计算、认知困难,危及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2024-11-16人气:16684
人气:15583
人气:14855
人气:14032
人气:1283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期刊人气:6152
主管单位: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744X
国内刊号:52-1062/R
邮发代号:66-8
创刊时间:197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