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的干预效果

  2025-03-13    1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12月某院90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1:1匹配设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应激组(n=45)、常规组(n=45),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应激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干预后,应激组PCL-C评分低于常规组(t=15.289,22.937,15.684;P<0.05);干预后,应激组回避、屈服评分、HAMD、HAMA评分低于常规组,面对评分高于常规组(t=6.213,7.367,15.832,13.868,10.238;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能减轻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改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

  • 关键词:
  • 主动脉夹层
  • 心理干预
  • 心理状态
  • 手术方式治疗
  • 神经功能障碍
  • 加入收藏

主动脉夹层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具有发病骤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1-2]。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当前手术方式不断革新,但手术作为强烈应激源,术后并发症多,恢复阶段会出现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强烈[3]。因此术后给予患者科学、全面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护理模式缺乏心理方面的干预,难以满足患者心理需求[4]。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通过评估应激源,针对性给予干预,在机体面对应激状态所呈现的应激行为方面,提供了制定应激干预措施的理论依据[5]。赵静等将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6]。此前,鲜有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应用于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中的相关研究报道。本次研究创新性地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探讨其在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某院2022年9月-2023年12月90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1:1匹配设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应激组(n=45)、常规组(n=4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主动脉夹层分型、付费方式、文化程度均衡可比(P>0.05),见表1。

纳入标准:经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符合手术指征,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处于康复期;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术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伴有严重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其他脑血管疾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主动脉夹层微创介入手术,术后遵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物、降压药等。

1.2.1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卧床休息,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定时更换衣被,保持清洁舒适;定期到医院复诊,及时掌握术后恢复情况。

1.2.2应激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

1.2.2.1成立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护理小组成员包括1名主治医师(治疗、答疑、复诊)、1名护士长(制定护理方案并监督实施)、5名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方案),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对全体成员进行主动脉夹层术后护理等知识培训。小组开会进行信息整理,利用交流时收集到的信息,总结、归纳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产生应激源的原因,包括缺乏正确的疾病认知、心理负担较严重、缺乏家庭支持。

1.2.2.2应激源评估术后第2d,护理人员用温和、友好的语气与其交流,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行为模式等,初步判断患者可能面临的应激源。之后与患者进行深入交谈,了解其生活背景、家庭关系、职业状况、社会支持情况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和应对方式等,获取更多关于患者心理和社会应激源的详细信息。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

1.2.2.3具体干预措施(1)应激源a:缺乏正确的疾病认知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可给予认知干预。将主动脉夹层手术常见并发症、不良行为危害等知识制成健康手册,结合PPT等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如“如何预防并发症”,术后注意伤口清洁消毒,避免感染,在医生建议下选择适当的睡眠姿势,以免对伤口造成额外压力出现胸痛,30分/次,1次/3天。每次宣教开始前,护理人员可随机提问上堂学习内容,及时纠正不足。(2)应激源b:心理负担较严重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可给予对应性心理干预。每日给予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20min一对一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表达不良情绪及诉求,耐心讲解主动脉夹层术后出现创伤性应激障碍等的原因,协助患者分析不合理的认知,并进行辩论,重建认知。采用音乐疗法,设置音乐室,选择轻柔、舒缓的音乐,音量控制在40分贝左右,指导患者放松心情、进入意境,10分/次,2次/周。冥想,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指导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选择舒服体位,闭上眼睛缓慢呼吸,随想象感受一呼一吸间空气的流动,放空大脑,15分/次,2次/周。开展病友交流会,邀请主动脉夹层术后康复良好的患者分享经验,患者间也可相互交流,分享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解决困难的办法等,时间1h。(3)应激源c:缺乏家庭支持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可给予家庭支持干预。鼓励家属参与到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日常护理中,并耐心列举易出现的问题、易遗漏处。向家属讲解给予患者理解、支持、关爱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尽可能多地给予患者陪伴,对于患者的进步应积极给予肯定。

两组均干预2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干预前、后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7]评估,包括高警觉性、反复重现体验、回避、麻木3个维度,分别包含5、5、7项,每项计1~5分,分值越低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越轻。

1.3.2应对方式干预前、后使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8]评估,包括回避、屈服、面对3个维度,分别包括7、5、8项,每项计1~4分,得分越低提示患者不倾向于此应对方式。

1.3.3心理状态干预前、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9]、(HAMA)[10]评估,HAMA量表共14项,每项0~4分,总分0~56分,HAMD量表共17项,每项0~4分,总分0~68分,焦虑、抑郁程度越轻则分值越低。

1.4统计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方差齐性行t检验,方差不齐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比较

干预后,应激组PCL-C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见表2。

表2两组PCL-C评分比较

2.2两组应对方式比较

干预后,应激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常规组,面对评分高于常规组,见表3。

表3两组MCMQ评分比较

2.3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应激组HAMD、HAMA评分低于常规组,见表4。

表4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


3、讨论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常见心血管急症,起病较突然,患者会出现胸部的剧烈疼痛及突发的器官压迫症状[11-13]。主动脉夹层手术作为强烈应激源,会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刺激中枢神经、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脑神经元活动过度,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进而影响心脏肌力储备能力的恢复,影响术后康复效果[14-16]。因此,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缓解应激反应在临床显得尤为重要。

常规护理可针对病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干预,但其缺乏心理干预,护理效果有限。既往研究显示[17],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总体效果欠佳。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从多维度认识应激源,并掌握应对方法,从而积极面对[1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应激组PCL-C、HAMD、HAMA评分低于常规组。原因分析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从患者不良情绪入手,通过明确应激源,对患者进行持续性健康宣教,消除了由于错误认知而出现的抑郁、焦虑情绪;此外,对患者一对一心理疏导,及时掌握其心理状况,通过音乐疗法、冥想等,放松心情,缓解负面情绪;通过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病情、创伤性应激障碍造成的负面影响,协助患者分析不合理的认知,并进行辩论,重建认知;此外,通过有效的家庭支持,提升家属对患者的理解与关怀,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康复信心,从而缓解创伤性应激障碍。提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能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应激组面对评分高于常规组,提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能改善应对方式。原因分析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通过开展病友交流会、进行健康教育、一对一心理疏导等方式,协助患者分析不合理的认知,并进行辩论,从而重建积极的心理认知,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术后的心理压力,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从而更加积极地应对疾病,改善应对方式。

综上,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能减轻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改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干预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少等。今后可从这些方面深入研究,扩大研究人群,丰富主动脉夹层术后心理状态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陶建,林丽霞,宋亚敏,等.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再次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J].护理学报,2023,30(6):57-60

[3]周付娇,许雪.应激系统理论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情绪状态和心理弹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4,32(4):562-567

[4]白钰,赵新.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2,46(4):647-648

[5]郭明明,刘盈盈,马冬,等.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大车祸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4):3343-3347

[6]赵静,许美丽,王红梅.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结合理性情绪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创伤性应激障碍及心理复原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4):157-160

[7]董林,易银芝,张妮,等.关注与阐释疗法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知觉压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1):1635-1640

[8]周佳莉,梁景煜,余小梅,等.不同治疗方案对持续性快室率心房颤动患者疾病感知和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4):55-58

[9]陈洪玉,农进,周柳芳,等.慢性心力衰竭伴发焦虑抑郁对患者血清5-HT、尿酸、胱抑素C和AngⅡ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20):2161-2164

[10]王玥,乔会侠,贾乐乐,等.温胆汤联合针刺督脉背段胸椎棘突下阳性反应点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8):1995-1999

[11]黄鹏飞,张云静,马冬,等.血氯离子水平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30d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1):1330-1339

[13]刘凤菊,程颐,濮欣,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成像诊断单中心206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对照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3,32(9):849-854

[15]柯祥杰,王勇志,张杜娟,等.CT血管造影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肾动脉受累患者术后疗效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3,24(2):166-168+后插5

[17]周荃,黄素芳.主动脉夹层病人便秘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0,34(10):1745-1749

[18]钱静静,尹艳艳.应激系统理论的教育干预对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4,32(6):877-882


基金资助:2023年度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编号:LHGJ20230290);


文章来源:李能,李莉.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的干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5,33(03):397-40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期刊人气:576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1252

国内刊号:11-5257/R

邮发代号:18-285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