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积极心理学引入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应用

  2025-02-24    4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析精神分裂症(SCZ)康复护理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为该病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4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72例SCZ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积极心理学引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应对方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阴性、阳性症状与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言语学习、视觉学习、问题推理、工作记忆、社会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Z患者康复护理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阴性、阳性与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加强患者认知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在SCZ患者护理中推荐应用积极心理学主导的康复护理。

  • 关键词:
  • SCZ
  • 康复护理
  • 积极心理学
  • 精神分裂症
  • 认知功能
  • 加入收藏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近年来SCZ发病率有所上升,这与生活、工作等压力的加大有关,此外生理、心理、遗传等因素都会导致SCZ的发生[1]。幻觉、思维混乱、行为异常等是SCZ患者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神经系统的负担不断加重,影响正常生活,甚至有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或在幻觉支配下进行危险行为,进而导致脑部的永久性损伤,威胁生命安全[2]。早期确诊并治疗是控制SCZ患者病情的关键,口服药物控制体内激素水平,进而达到改善不良情绪及行为的作用。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物理治疗、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在治疗期间配合实施高效、优质的护理措施,对加快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主导的康复护理是现阶段临床的一种新兴护理模式,从患者内心的根源入手,引导患者构建积极、自信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4]。为进一步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实施价值,选取72例SCZ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3年3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SCZ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0~78岁,平均(38.12±2.15)岁;病程1~10年,平均(5.23±0.35)年;体质量45~78kg,平均(55.32±1.25)kg;BMI17~27,平均21.32±0.52。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1~76岁,平均(38.15±2.17)岁;病程1~11年,平均(5.20±0.32)年;体质量46~76kg,平均(55.36±1.28)kg;BMI17~25,平均21.35±0.55。比较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严禁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平时不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健康宣教,讲解关于SCZ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重视程度;鼓励患者每天多进行户外运动,包括散步、打太极等。观察组基于积极心理学开展康复护理。(1)构建护理小组:由心理咨询师、护士、心理医生等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护理小组,所有组员参加“积极心理学”、“精神分裂”、“康复护理”等培训课。组内召开研讨会,分析SCZ患者的实际情况,据此制定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重点突出积极心理学主导的护理干预。(2)第一阶段(1~2周):开展线上+线下护知识讲座,每周一到周五开展线上讲座,以直播形式讲解SCZ的病因、治疗、护理等相关知识,循序渐进的加深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周末邀请患者参加线下健康讲座,由专业心理医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及时解答患者疑惑,并通过语言、催眠等方式帮助患者舒缓不良情绪。(3)第二阶段(3~5周):把患者分成5~7人一组,组织患者参与认知训练。①记忆训练。准备10~20张大小、形状一样的卡片,在卡片上印上简单的单色图案,引导患者记忆每张卡片的颜色,打乱顺序后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对应颜色的卡片。②注意力训练。用A4纸绘制一张方格图,在每个方格中随机填写数字,最大50,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快速找出规定的数字,记录每次患者寻找数字的时间。③听觉训练。在安静的环境中给患者播放一段1min的音乐,连续播放15d不同的音乐,打乱顺序后给患者随机播放,引导患者说出正确的音乐名称,并说出自己听到音乐的具体情况。④思维训练,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为案例,例如“水为什么会向下流动?”、“花朵绽放为什么不能逆生长?”等问题,引导患者从中得出一般性规律或结论。⑤组织竞赛,如SCZ知识竞赛、认知力考察竞赛等,每周末邀请患者参加竞赛,对竞赛前三名给予奖励,提高患者的成就感。(4)第三阶段(6~8周):①建立患者互助会,开通微信公众号,平时为患者提供线上咨询与心理指导服务,每天在公众号上推送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情绪调节等方法,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正向的心态。②鼓励患者多听积极向上的音乐,阅读“感恩”、“正能量”的书籍,消除患者失望、悲观等负面情绪,培养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③组织患者平时多参加团体性活动,包括手工制作、团体小品、讨论会等,让患者能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同时鼓励患者给亲友写信、打电话,感受更多家庭的温暖。④组织患者观看励志电影,优先选择以“理想”、“感恩”、“心愿”等为主题的电影,观看后引导患者分析电影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患者内心深处的感受,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1.3观察指标(1)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估,将分为阳性症状(49分)、阴性症状(49分)与一般精神病理(112分),评分同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成正相关。(2)利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包含5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50分,评分高提示认知功能良好。(3)使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价患者的应对方式,一个正向维度:面对共计8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最高32分,评分越高患者应对能力越强,两个反向维度:回避共计7个条目,最高28分、屈服共计5个条目,最高20分。(4)设计满意度评估问卷,设计“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及时性”等10个问卷问题,每个问题10分,总分0~100分,分为非常满意为>90分、满意为80~90分、不满意为<80分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5.0计算统计学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PANSS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阴性、阳性症状与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阴性、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PANSS评分比较

2.2两组护理前后MCCB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MCC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MCC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MCCB评分比较

2.3两组护理前后MCMQ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MCM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MCMQ各项评分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MCMQ评分比较

2.4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3、讨论


药物控制是SCZ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但长期用药身体会产生耐药性,药物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停药后患者极易出现症状加重、反弹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无法正常社交[5]。康复医学理论认为,从护理角度入手给予心理调护、物理干预等方式,有助于SCZ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降低复发风险。在康复护理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心理疏导、技能训练、健康讲座等方式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能更快缓解精神分裂症状,加快患者康复[6]。

本次观察组护理后PANSS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极心理学理论强调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通过提升幸福感、积极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调动患者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活动有效性,对改善临床症状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7]。本研究还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MCCB评分、面对评分更好,且回避、屈服评分更低,可见积极心理学支持的康复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应对外部情况的能力。分析原因为:积极心理学理论支持下,对患者进行思维、听觉、记忆力等多方面的训练,全方位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纠正并强化患者的五感,同时提升患者思维能力,有助于修复患者的受损区域,提高认知功能,同时也为患者应对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8]。此外,本研究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积极心理学支持的康复护理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指导。

综上所述,SCZ患者康复护理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阴性、阳性与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加强患者认知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在SCZ患者中推荐应用积极心理学主导的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玉雯.积极心理学评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4(5):130-132.

[2]李金娟,张笑梅,孙伟伟.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3,5(12):111-113.

[3]魏嘉,万婷,邱静文.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3,6(14):82-84.

[4]吴艳兰,龚晨思.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24,16(2):136-139.

[5]刘昊昊,温萌,王佳佳,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3,5(8):80-82.

[6]李雪梅,洪小美,温东妹.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和心理状况方面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3,47(3):368-370.

[7]曾文娟,严菊俏,梁健宜,等.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1):110-113.

[8]苏璐,庄倩倩,陆鑫.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9):1599-1603.


文章来源:王婷.积极心理学引入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2):89-9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心理月刊

期刊名称:心理月刊

期刊人气:1403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6796

国内刊号:11-5488/R

创刊时间:2006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