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口腔科护理中应用心理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实施心理学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心理健康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心理调查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口腔科的护理工作中,通过实施心理学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患儿家属对本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能够有效地提升患儿心理健康评分,值得推广使用。
儿童口腔科接到患者为14岁以下患有口腔疾病的儿童,在进行口腔治疗或者检查时需要家长耐心的劝说,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口头表演才能够让儿童顺从配合治疗或者检查。一般来说,儿童对于医生、护士等医务工作人员普遍有着一定程度的畏惧感,主要是儿童害怕打针等因素引起[1]。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将本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86例患儿进行分组护理,对比分析心理学护理干预措施的优势及应用价值,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选择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86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其中男女患儿比例为23:20,平均年龄分布为(8.69±1.32)岁;观察组43例,实施心理学护理干预措施,男女患儿比例为22:21,平均年龄分布为(8.75±1.25)岁,两组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措施、结果均知晓病自愿签署调研意愿书,其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两组患儿组问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调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实施心理学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措施:①心理护理:根据患儿性格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通过与患儿耐心的沟通交流,疏导畏惧、紧张等不良情绪,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依从性;②治疗干预护理:部分医疗仪器在运行时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声音,在进行医疗措施干预时,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儿的交流,帮助他们适应医疗器械的声音,通过一定的鼓励措施,激发患儿的自信心③认知干预护理通过儿童化的讲解以及表述方式,将口腔科医疗器械以及治疗措施进行讲解,比如:牙钻是给牙齿宝宝止痛的、口镜是寻找牙齿中小虫子躲藏地方的,通过简单,儿童易懂的讲解,帮助患儿适应环境及治疗方式[2-3]。
1.3 评判标准
采用本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0~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0~100为非常满意。采用本院心理辅导科室自拟的心理调查评分表,满分10分,分值与患者心理状态呈正比例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o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x±s)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检验。检验结果P<o.05,为组问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对比
由本次调研数据处理结果得知,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详见表l。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儿心理调查评分根据心理调查评分结果统计分析得知,观察组患儿在心理调查评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心理调查评分[n,x±s]
3、讨论
由于处于这个儿童阶段的患儿心智发育尚未完全,使得在儿童患病以后的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差。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处于儿童期的儿童行为受主观情感、环境因素、自身性格、教育程度等因素干扰。在集体环境下生活学习的儿童,一般来说,他们对困难的抵御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程度的团结意识,所以给予他们讲道理,可保证心理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或者家长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儿童一般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孩子脾气”[4]。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不同措施途径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帮助患儿在主观意识上接受口腔科医疗措施及检查手段,从而使得患儿的依从性与主动性大大提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心理学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患儿家属对本院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降低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综上,在儿童口腔科实施心理学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激发儿童的积极性,提升患儿的依从性,并降低患儿对治疗方式、治疗器械的畏惧感,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丰晓曼.心理护理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J].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9):116+119.
[2]阮婷.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口腔治疗中的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7,15(23):288卜2882.
[3]徐静,白新华.对口腔科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5):40一40.
[4]何玉琼,骆媚芬,李爱文.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8,24(8):178—179.
[5]周焱,尚佳健.儿童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几点思考[J].北京口腔医学,2叭8,26(2):112—113.
[6]周茜.基于儿童行为方式下的牙科护理产品设计研究[J].西[J]南交通大学,2017.
[7]张代吕.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儿童钢琴的教学内容卟北[J].方青乐,2017,37(18):194—194.
曹阳.心理学在儿童口腔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科学养生,2019,22(9):126.
分享:
主动脉夹层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具有发病骤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1-2]。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当前手术方式不断革新,但手术作为强烈应激源,术后并发症多,恢复阶段会出现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强烈[3]。
2025-03-13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人数更是持续处于高位,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4]。虽然诊疗技术的进步和“两癌筛查”政策的推广提高了早期诊断率,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超过80%[5],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面临的生理、心理压力显著增加。
2025-03-04幻觉、思维混乱、行为异常等是SCZ患者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神经系统的负担不断加重,影响正常生活,甚至有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或在幻觉支配下进行危险行为,进而导致脑部的永久性损伤,威胁生命安全[2]。早期确诊并治疗是控制SCZ患者病情的关键,口服药物控制体内激素水平,进而达到改善不良情绪及行为的作用。
2025-02-24双相情感障碍 (BD) 作为一种心境障碍,又叫做躁郁症,患者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狂躁症状,症状反复发作,该不良情绪状态表现显著,会对患者的生存状态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虽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恢复患者认知功能,但是仅使用药物预后效果不理想,需要辅以相关护理干预。
2025-01-28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disorders,WMSDs)是与工作场所危险因素相关的肌肉、神经、肌腱、关节、软骨和脊椎间盘损伤或疾病,是全球职业病学研究领域最受关注的疾病。手术室具有高强度、高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手术室医生专业性强且培养周期长、工作内容繁多且难度大、精神紧张、环境较为封闭。
2025-01-21抑郁症作为临床中常见的精神性疾病,其终身患病率高达15%~20%,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显著心情低落、动力减退、快感缺失,且症状持续时间较久,多伴有不安、焦虑、睡眠苦难与躯体不适等。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呈低龄化趋势发展,青少年时期作为抑郁症的高发期,与成年抑郁症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更高,具有反复发作性、不稳定性及高自杀风险性。
2025-01-17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个体直接、故意、反复地伤害其身体组织的行为,这种行为既不以导致死亡为目的,也不被社会所认可。Meta分析显示,抑郁与NSSI之间存在相关性,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概率较成人高,抑郁障碍青少年具有NSSI行为的比例高达 44%~61.2%,且多有反复 NSSI 行为。
2024-12-23目前,唇腭裂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序列治疗,其术后仍可能存在术区瘢痕、语音不清等[1],使患者产生明显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4]。唇腭裂可能造成的患者及照顾者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
2024-11-18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发育过程中语言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段儿童,但不涉及构音障碍、听力障碍等造成的语言障碍类型。该症状会影响儿童的交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及其他行为发展,使儿童面临读写、计算、认知困难,危及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2024-11-16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人们户外活动也不断增加,造成被毒蛇咬伤人数每年高达50万人次,其中致残率25%~30%,致死率5%~10%。我院地处华东、安徽中部,周边省市以蝮蛇咬伤最为常见,其中农村地区是主要发生地。蝮蛇毒液为混合型毒素,被咬伤后起病急骤,倘若救治不及时极易造成脏器功能损害甚至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2024-11-15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心理研究
期刊人气:1513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2095-1159
国内刊号:41-1393/B
邮发代号:36-83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3.75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2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