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白血病发生风险与白血病融合基因EVI1的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2020-07-10    54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融合基因亲嗜性病毒整合位点1(ecotropicviralintegrationsite-1,EVI1)的多态性与白血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骨刺患儿9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健康人群83例作为对照组。清晨空腹抽取两组入选者的外周静脉血2mL,采用PCR方法检测两组入选者EVI1的多态性情况,调查一般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VI1rs17561基因共有CC、CA、AA三种基因型,两组入选者的EVI1rs17561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研究对象具有群体代表性。两组入选者EVI1rs17561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EVI1rs17561基因CC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90.0%vs.75.9%,P<0.05),研究组的等位基因C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vs.80.7%,P<0.05)。在90例骨刺患儿中,6例患儿确诊为白血病,检出率为6.7%,均为CC基因型。研究组患儿EVI1rs17561基因的CC基因型与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显著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为影响EVI1rs17561CC基因型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融合基因EVI1多态性比较常见,多表现为rs17561CC等位基因,此等位基因可能与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显著相关,其中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为影响EVI1rs17561CC基因型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 亲嗜性病毒整合位点1
  • 基因多态性
  • 白血病
  • 相关性
  • 融合基因
  • 血液肿瘤
  • 加入收藏

前言


白血病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癌变的疾病,具有治疗困难、容易复发的特点。白血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而多步骤的过程,可能与遗传学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关[1,2,3]。已有研究显示克隆性染色体数量、结构异常可形成具有肿瘤特性的融合基因,也可使一些在细胞生长/凋亡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表达失控,从而干扰细胞增生、生存或分化调节,最终导致白血病发生[4,5]。早期判断患者的病情与分型有利于进行个性化治疗,促进改善患者的预后[6]。

白血病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改变作为白血病诊断、预后预测的标记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目前可采用的方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PCR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组测序等[7,8,9]。亲嗜性病毒整合位点1(ecotropicviralintegrationsite-1,EVI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3q26,是一个位点特异的DNA结合蛋白,编码一个相对分子质量14.5万道尔顿的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参与RNA的转录调节,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起重要作用[10,11]。有研究显示EVI1存在一定的基因多态性,与机体的脂质代谢、骨代谢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可能涉及人类疾病的易感性[12,13,14]。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白血病融合基因EVI1的多态性与白血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与所有入选者的知情同意。选取本院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骨刺患儿90例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年龄4-16岁;检查前未接受过激素等任何抗白血病治疗。。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伴有遗传代谢性疾病患者;伴有其他基因疾病患者。同期选择健康人群83例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6岁,平7.15±1.28岁;平均体重指数18.72±2.18kg/m2。血红蛋白75.20±2.19g/L,白细胞计数(60.24±2.66)×109个/L,血小板计数(56.39±4.11)×109个/L。对照组中,男42例,女41例;平均年龄7.66±1.32岁;平均体重指数17.88±2.22kg/m2。

1.2EVI1多态性检测

抽取两组入选者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2mL,提取DNA(厦门施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放置于-20℃低温箱保存备用。Taqman探针由北京优博兰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生成提供),上游引物序列:5'ACATTGCTCAGGAAGC-TAAAAG-GTG3',下游引物序列:5'TGACCTAG-GCTTGAT-GATTCTAAA3'(上海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采用Bio-RadCFXmanager软件对EVI1rs17561基因的基因型PCR扩增结果进行分析。

1.3调查资料

调查所有入选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资料,记录白血病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与诊断分型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入选者的EVI1rs17561基因分布采用Hardy-Weinberg(H-W)进行平衡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x2检验分,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同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性,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平衡检验结果

EVI1rs17561基因共有CC、CA、AA三种基因型,两组入选者的EVI1rs17561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研究对象具有群体代表性。

2.2两组EVI1rs1756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

两组入选者EVI1rs17561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EVI1rs17561基因CC基因型(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9%,P<0.05),等位基因C频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7%,P<0.05)。见表1。

表1两组EVI1rs1756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

2.3白血病的检出率

90例骨刺患儿中,6例患儿确诊为白血病,检出率为6.7%,均为CC基因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4例,慢粒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型1例。

2.4研究组患者EVI1rs17561基因多态性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研究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VI1rs17561基因的CC基因型与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显著相关(P<0.05),见表2。

以EVI1rs17561CC基因型的发生作为应变量,以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作为自变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为影响EVI1rs17561CC基因型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3。


3、讨论


白血病是一类有着不同行为和不同治疗反应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3-5/10万,主要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造血祖细胞恶性变转化而来[15]。该病多数患者伴随有克隆性染色体数量、结构异常。已有研究显示机体染色体突变可形成具有肿瘤特性的融合基因,导致相关基因表达失控,从而干扰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凋亡,诱发白血病的发生[16,17]。

表2研究组患者EVI1rs17561基因多态性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表3影响白血病EVI1rs17561CC基因型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EVI1基因是一个具有DNA结合活性的锌指结构转录因子,位于染色体3q26,可与不同的蛋白形成复合体,调控一些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转录[18]。异常的EVI1表达引起骨髓细胞增生过度和全血细胞减少[19]。EVI1基因也可控制胚胎的发育,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起重要作用,参与白血病干细胞的产生[20,21]。本研究显示EVI1rs17561基因共有CC、CA、AA三种基因型,两组入选者的EVI1rs17561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研究组的EVI1rs17561基因CC基因型、等位基因C频率(9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7%)。此外,90例骨刺患儿中,6例患儿确诊为白血病,均为CC基因型。从机制上分析,rs17561作为EVI1基因上的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当主要等位基因C改变为次要等位基因A时,则可产生变异体A114S,从而将rs17561基因114位置上的编码氨基酸由丙氨酸(Alanine,Ala)转变为丝氨酸(Serine,Ser)[22]。该突变还可增强炎症及免疫反应,从而提高炎性相关疾病的易感性,比如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肿瘤的易感性[23]。

白血病的治疗需先采取诱导化疗使病情达到完全缓解后再行进一步化疗或骨髓移植[24]。但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术常出现无核分裂象的标本而使异常核型检出率显著降低,检测费用也比较贵,故难以普遍开展[25,26]。EVI1基因一个位点特异的DNA结合蛋白,主要控制胚胎的发育,也可参与RNA转录调节,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起重要作用[27,28]。EVI1rs17561在多种炎症和免疫性疾病中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其原因可能与rs17561的主要等位基因上C突变为次要等位基因A,形成的A114S具有促进炎症因子释放作用,进而促进炎症反应,同时可能涉及人类疾病的易感性[29,30,31]。本研究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EVI1rs17561基因的CC基因型与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显著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为影响EVI1rs17561CC基因型的主要因素,表明EVI1rs17561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的病情显著相关。其影响机制可能与主要等位基因在机体发挥的某种调控作用有关,但本研究未发现其具体调控机制,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白血病患者中融合基因EVI1多态性比较常见,多表现为rs17561CC等位基因,此等位基因可能与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显著相关,其中血小板计数、危险度分层、诊断分型为影响EVI1rs17561CC基因型的主要因素。


石媛,毕小朵,杨光路,李晓华,付俊鲜,李天霞,张称心.白血病融合基因EVI1的多态性与白血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08):1515-1518.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计划A类项目(NJYT-17-A1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肿瘤研究与临床

期刊名称:肿瘤研究与临床

期刊人气:260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9801

国内刊号:11-5355/R

邮发代号:22-137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