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超声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0-08-05    39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女性乳腺有15~20个乳腺导管,开口于乳头,导管内乳头状瘤又称为囊内瘤,指发生在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产后妇女,以40~50岁者居多,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对46例超声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 关键词:
  • 临床价值
  • 乳腺导管
  • 导管内乳头状瘤
  • 超声诊断
  • 雌激素
  • 加入收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超声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46例,年龄28~59岁,平均(45.6±6.2)岁。临床症状:乳头溢液28例,其中,血性溢液18例,溢液可持续或间断,也有患者无意中发现内衣有溢液污迹就诊。乳头周围扪及肿块6例,常规体检发现异常12例。由于导管内乳头状瘤瘤体较小,多数情况下不能触及肿块,中央型乳头状瘤可在乳晕附近触及结节状或条索状肿块,质地较软,轻压时可出现溢液。

1.2方法

采用Philips IE 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7.5~11 Hz进行扫查。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双侧腋窝,当外象限检查困难时,可辅以侧卧位,检查时依照一定顺序横切、纵切,并以乳头为中心做放射状检查,切面相互覆盖,避免遗漏。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


2、结果


46例患者中,40例病理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中2例病理结果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86.96%。6例误诊中,浸润性导管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癌2例、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3例,表现为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属非肿瘤性疾病,上皮增生曲折成乳头状,乏血供病变,而导管内乳头状瘤血流相对较为丰富,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40例乳头状瘤患者中,I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实性乳头状突起14例,扩张导管多位于乳头乳晕后方,肿块为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呈乳头状突起或结节状;Ⅱ型囊实混合结节型17例,结节界清,囊壁见实性乳头状突起、实性肿块或实性肿块边缘仅显示少量无回声区;Ⅲ型实性结节型9例,不显示导管扩张,肿块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低回声或等回声,边界清,似有包膜。瘤体内血流较丰富者8例,瘤体内探及散在点状血流者24例,未探及明显彩色血流显示者8例。4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影像特征,见表1。

表1 4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影像特征


3、讨论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或相对增高有关。由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引起乳管扩张,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乳管内乳头肿瘤。根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乳腺肿瘤分类,将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中央型和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大多为中央型,源于大导管,通常位于乳晕下,不累及终末导管,一般认为其不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外周型乳头状瘤起源于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位于乳腺的周围象限,一般认为是癌前期病变,癌变率为5%~12%。本次就诊病例中有2例病理结果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

导管内乳头状瘤临床主要表现为[1]:(1)乳头溢液。溢液呈血性、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溢液可为持续性或间断性,有些挤压乳头时流出,也有些患者是无意中发现自己内衣或乳罩上有溢液污迹。(2)乳腺肿块。由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瘤体小,多数情况下不能触及肿块。有些中央型乳头状瘤可在乳晕附近触及结节或条索状肿块,质地较软,轻压肿块时可出现溢液。乳腺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较多,瘤体较小,症状体征不明显,临床不易发现,当数个小结节堆积一起呈高低不整表面,声像图难以确定其病理性质,注意与乳腺癌相鉴别。部分囊肿内的沉积物需要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相鉴别,大部分沉积物可移动、变形,而导管内乳头状瘤没有这种现象。少部分沉积物较粘稠,附着于囊壁上不随体位改变移动,可利用CDFI进行鉴别,导管内乳头状瘤多可显示血流,而附着沉积物则不显示血流。超声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1)无症状导管内乳头状瘤常在超声检查中发现导管内异常微小结节肿块。(2)中年女性乳头自发性溢液、溢血或触及肿块者,大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可提示诊断。(3)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声像图可提示病变部位、大小,临近组织导管扩张程度。(4)乳头溢液,病灶为无导管扩张的实性结节及条片状,不规则,与乳腺癌难以区别。

总之,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高频超声检查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2]。因此,可将超声检查作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坚,邹强,王红鹰,等.纤维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的临床价值[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11(2):119-121.

[2]郭蕾,程建中,刘浏.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8):1348-1350.


马静,丁继平.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诊断[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4):466-46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肿瘤预防与治疗

期刊名称:肿瘤预防与治疗

期刊人气:109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0904

国内刊号:51-1703/R

邮发代号:62-142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