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突发事件主要指突然发生、可导致或可能产生公共威胁、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及环境安全,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和应对的一系列事件,主要涵盖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1]。急诊护士在医疗机构救援队伍中占重要地位,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坚力量,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够减少人员伤害及降低灾害损失[2]。
42
0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2]为护士制定了三级职业发展阶梯,即通科护士、专业护士和专科护士。专业护士是指在通科护士的临床实践后,在某个专业领域能初步运用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
92
急诊科是医疗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场所,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急诊科护士工作强度更大,职业风险更高,心理问题更严重[1]。研究表明,急诊科护士的抑郁症状、共情疲劳得分高于其他科室,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2,3]。此外,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会导致职业倦怠、离职率增加,进而影响护理质量与安全[4]。
87
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卫健委推出“二孩政策”和“三孩政策”,旨在鼓励更多的育龄期夫妇生育子女,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延续。不仅在国民中掀起了生育高潮,就连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也加入了生育大军。
75
自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新的学科目录将护理学设置为一级学科后,护理进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期间护理科研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这也对护士各项能力的提升和临床工作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科作为医院救治病人的首要窗口,对护士的能力要求更高,但急诊科护理人员由于临床任务繁重、轮班频繁、岗位风险高等原因,往往更加重临床而轻科研。
62
急救是临床上急危重症病患开展诊治的初步措施,对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急救合作能力、急救技能和急救意识等有较高要求。急诊科接收大量的急危重症病患,病患危重程度、疾病类型和年龄等会对急救效果产生影响,导致临床急诊护理难度增大。目前护士群体年龄两极分化,缺乏中干力量,低年资护士比例不断升高。
32
院前急救是事故、疾病等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服务的首要环节,急诊科是紧急救治的关键场所,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急救都要求医护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专业的医疗决策,将突发事件对人的生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院前急救护士及急诊科护士是医学急救的主要力量,也是灾害医学救援团队的主要抽调对象,其灾害护理能力关乎受灾人群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康复。
23
护士灾害准备度是指护士应具备的防灾、减灾、备灾、灾中救援及灾后重建方面的应对能力。在灾难面前,无论是进行医疗物资储备、制定灾害救援计划,还是实施灾时急救、进行灾后管理等,护理人员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护理人员灾害准备度对整个团队的灾害救援质量和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4
。研究发现,在工作职责和工作环境上,急诊科护士与一般的临床护士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如工作量更大、医疗资源紧张、面临的突发情况更多、常在工作场所遭受暴力以及常经历病人严重创伤或突然死亡等,使急诊科护士相较于其他科的临床护士面临着更为沉重的职业压力[4‐5]。
27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到达医院前所接受的由急救人员提供的紧急医疗救治,包括现场抢救、转运途中救治和监护等。院前急救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水平、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综合体现。为加快院前急救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院前急救医师队伍尤为重要。
133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又称自发性脑出血。该病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年发病率为60~80例/10万,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占比最高。因其具有发病急且凶险、病情发展快、致残与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这类病人发病后常被第一时间送往急诊接受治疗。
24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careplanning,ACP)是指病人在清醒状态下,根据已获得的病情状况、疾病预后和可能采取的临终救护措施等预先进行自我决策,以确保在丧失自主决策权时获得符合其期待和偏好的医疗服务。ACP 可以促进病人生命末期医疗护理意愿的表达,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
34
常规护士 培训普遍采取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式,方法非常单一,过程较为枯燥乏味,尽管能够提高儿科急诊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但 对应急能力助益不大[1] 。危险预知训练模式是一种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患者护理安全训练和教育的培训模式,能够帮助护士快 速准确识别工作中潜藏的各种风险,预防相关风险事件[2] 。
46
急诊重症监护室病人多处于创伤、休克、感染等应激状态,机体容易发生高分解代谢、器官功能障碍等生理病理学变化,可致血糖发生波动[1]。临床研究显示,血糖变异性为急性重症病人预后的常见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急诊重症监护室对病人实施管理时,应不断提升血糖管理重视程度,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有效改善病人预后[2‐3]。
19
工作场所暴力是指个体在工作环境中遭受到言语辱骂、威胁和身体攻击等各种恶意行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工作场所暴力是医疗场所最复杂和最危险的职业危害之一。研究表明,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 77.6%~78.0%,对护士的个人身心健康和专业工作能力具有长期影响。
1
影响因子:1.330
影响因子:0.936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767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856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