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通常指原先无肝脏损害,8周内突发严重肝功能障碍,注射维生素K1无法纠正的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20s或国际标准化比值>2.0,可无肝性脑病;或肝性脑病合并凝血障碍,PT>15s或INR>1.5。
167
0
小儿由于年龄尚小、心智发育未完全,对于手术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恐惧、紧张等情绪,患儿依从性较差,如果直接行静脉诱导麻醉会给患儿带来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影响,因而有必要实施术前镇静,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鉴于此,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74例行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盐酸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小儿术前镇静中的应用效果。
221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指新生儿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数据统计,其发生率约占新生儿总数的18%~35%。该病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肤淤点及淤斑,病情严重的患儿甚至出现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重并发症,极大的增加了患儿死亡的风险,对患儿的生存质量造成了恶劣的损害。
212
川崎病(KD)是一种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表现为全身血管炎综合征,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KD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KD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损伤,而冠脉损害是其主要危害,损伤机制可能归结于冠状动脉及其他中等肌性血管的内皮及弹性纤维的损伤,从而导致血管炎和血管壁的破坏,最终导致冠状动脉扩张甚至冠状动脉瘤的发生。
254
上消化道异物是儿科急诊、门诊中常见急症。其中幼儿、学龄前期占99%以上,发生原因系误吞[1]。异物易造成嵌顿,出现吞咽困难、拒食、哭闹等,严重者可出现食管穿孔等并发症[2],故大部分误吞需急诊取出。本研究探讨急诊纤维胃镜取出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儿童消化道异物的诊疗提供参考。
119
小儿脊柱先天性脊柱侧凸是小儿常见的脊柱畸形,但是椎体结构复杂,神经密布,因而临床矫正难度,需进一步提升其矫正效果。半椎体切除术是脊柱侧凸的新型矫正术式,近年来临床应用逐渐增多,文献报道显示明显其可增加脊柱畸形矫形效果,但是需进一步明确其疗效和安全性。为此,本次研究对半椎体切除术矫正畸形效果及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76
小儿支气管肺炎及喘息性支气管炎均会对患儿的呼吸功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对患儿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主要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及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实施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本研究主要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及喘息性支气管炎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86
有相关研究表明,5岁以下的幼童是最容易发生腹泻的年龄段,发生率大概为20.3%,其中有39.1%属于消化不良性腹泻。然而由于儿童自身肠道发育并不完善,如果不对消化不良性腹泻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幼儿肠道感染,影响幼儿吸收营养、阻碍发育。而婴幼儿患上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喂食习惯不当、消化功能不成熟,所以家长需要对于这方面有所关注。
292
风寒型咳嗽也成为外感可塑,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最常见一种症状,通常是由反常的气候因素、感染外邪而引起的。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两季发病率最高,任何年龄小儿均可发病,婴幼儿更为常见。中医认为,风寒型咳嗽病位在肺,多属实证,病机是外邪束表,肺失宣肃。主证以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等为主。
106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普遍存在气道高反应性与嗜酸粒细胞炎症。孟鲁司特钠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非甾体抗哮喘药,虽可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临床症状,但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妥洛特罗贴剂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使腺苷三磷酸转化为环腺苷酸,发挥支气管扩张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妥洛特罗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330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阶段的季节性肠道疾病,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为高发人群,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每天大便次数5~10次,甚至更多,严重腹泻者还会伴有呕吐、发热、脱水等症状,极易影响患儿的胃肠道功能,甚至诱发心肌炎、中毒性脑炎等严重并发病,对患儿的生命与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22
厌食症是临床儿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食欲减退或消失及食量减少的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小儿正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想要保证小儿的健康发育,就必须保证营养均衡,而如果小儿出现厌食症,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小儿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等情况,这对小儿的健康发育容易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儿厌食症,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
137
临床关于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由于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测指标,容易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发生,贻误患儿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基于中医理论,小儿慢性咳嗽与五脏六腑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因此从中医角度对小儿慢性咳嗽治疗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同时发挥中医以及西医治疗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22
呼吸系统疾病为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其病程长、涉及范围广,如若处理不及时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该病发病人群常见于学龄期儿童,近年来其患病率逐渐上升,由于患儿普遍年龄较小,治疗依从性较差,有必要选择一种适合于患儿的用药方式,以提升临床疗效。
133
腹泻在12岁以下小儿中十分常见,致病因素复杂且多样,过敏性腹泻作为腹泻的一种,其致病因素直接与小儿免疫系统功能相关,一般来说,小儿过敏性腹泻多是由于进食诸如牛奶、鱼肉、蛋类、海鲜等特殊食物所致,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小儿患儿休克症状,临床中多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138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1.636
影响因子:1.110
影响因子:1.188
影响因子:0.748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