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提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强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强绿色生态发展,通过数字经济实现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有效深度融合,符合我国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诉求,对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
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72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愿望愈发强烈,乡村生态旅游可发挥其特有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因此,本文探讨乡村生态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及其具体策略显得极为迫切。
101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先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31
红色文化旅游是我国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的有效途径,乡村中大量遗存的革命旧址遗迹、纪念馆、革命史料等是游客参观游览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在地方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强烈的文化记忆往往使游客对红色旅游目的地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对目的地的情感、认识形成了游客对旅游地的形象感知。
44
通过营销手段有选择性地将特定地方的形象传达给目标受众,地方推广旨在影响人们对地方的看法,并影响他们的选择和行为[1,2]。从其功能来看,改变旧的形象、创建并营销新的形象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吸引企业的投资、游客的消费以及增加居民的自豪感、认可和支持[3,4]。
60
紧紧把握沿黄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机遇,依托胜坨乡特有的南展区和绵长的黄河沿岸地区的特色优势,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农业项目的规划,促进产业的发展。发展以“佛头黄蓝交缠”的黑陶瓶、小张村“黄河口”面艺系列产品、东王村陶瓷新产品等为代表的旅游产品,持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动能与活力,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9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向往,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对农业生态的保护,实现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化、协调化发展。
51
避暑旅游通常是指在夏季高温天气时,人们选择前往天气凉爽、环境舒适的地方(一般为海拔较高的山区或沿海地区等)进行旅游度假的一种活动。避暑旅游历史较为悠久,但真正的缘起是随气候的逐渐变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避暑+旅游双重目的的旅游业态才应运而生。
59
旅游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乡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阵地,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58
随着现代社会对文化体验需求的不断攀升,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策略在于合理运用地理环境和独特资源禀赋,深度融合文化资源与旅游业,从而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走出特色化、差异化的旅游产业道路。
157
国家先后出台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文件,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数智力量”,实现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1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放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位置,更加明确地完成战略部署。现阶段,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吉林省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业,使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乡村人口流失、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特色的旅游品牌成为制约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4
2015年3月,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规划旅游设施建设,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和文旅融合。沿线各省份旅游业保持迅猛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1]。
125
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生态旅游作为绿色、可持续的旅游方式,结合传统旅游要素,契合时代发展需求,满足人们不同的旅游体验,使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
220
影响因子:5.428
影响因子:2.790
影响因子:0.786
影响因子:2.0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0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