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2023-10-18    4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就农产品加工及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与策略进行分析,以榆林市为例,从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就目前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农产品加工产业与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 关键词:
  • 农业发展水平
  • 农业经济
  • 农产品加工
  • 农产品加工企业
  • 发展实践
  • 加入收藏

榆林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农业大市,也是我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农产品深加工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企业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差。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利润很低,甚至出现亏损,同时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

榆林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市已形成了红枣、杂粮、食用菌、果蔬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然而,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精深加工比例偏低、企业品牌优势不明显等问题。

目前,关于农产品加工对农业经济影响的研究较少,且主要是以农业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集群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将农产品加工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集群进行分析,缺乏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产品加工与农业经济之间关系的系统分析。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研究来看,他们对农产品加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建立在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基础上的,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业经济增长较少。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大多以单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对象进行分析,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机制;从实证上探索了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对策上提出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2、研究的意义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一次较大幅度的飞跃,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生活水平差异明显减小,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1]。

榆林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而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的综合实力体现,其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推动榆林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升榆林农业产业化水平,巩固脱贫成果,实现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基于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策略


根据榆林市农产品加工行业特点和区域优势,依据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物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围绕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资源开发利用、产业规划、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建立健全榆林市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打造区域品牌,增强科技支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1 利用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充分考虑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榆林市针对农作物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特点,以高科技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近年来,榆林市以“4+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为重点,强力推进山地苹果、蔬菜、马铃薯、羊子四个百亿级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小杂粮、海红果等地方特色产业,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了良好的原料,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3.2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政策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组织领导,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切实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规划、协调、服务等工作,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措施,要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投入力度和扶持力度,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

3.3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发展理念

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项朝阳产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农产品加工意识。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农产品加工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农民提高对农产品加工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农民树立“加工也是一种经营”的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产品加工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再次,要大力宣传农产品加工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农民正确对待和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3.4 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项目建设、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融资担保等方面,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优惠条件,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扩大信贷规模,落实信贷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把农产品加工作为重点扶持项目,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等措施,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在技术、人才、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对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所产生的土地流转费用给予补贴,对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所需的各种生产设施、设备给予补助。要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3.5 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值

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是解决我国农产品加工质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产品资源、产业结构的分析与研究,提高对特色资源的认识程度和开发利用水平;建立“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科技服务超市”等平台体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与体制;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训基地等措施加强科技培训工作[3]。

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速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特别要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要针对农产品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加工效益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要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品质;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为重点,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要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制定和完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要不断增加优质产品和品牌的比重。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3.6 合理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农产品资源为基础,统筹建立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基地。要按照优势互补、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的原则,按照原料产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市场分布进行科学规划。重点支持和鼓励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的市场建设和市场网络建设,引导农产品产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结构。

3.7 加强质量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严格落实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意识,规范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要强化生产加工企业和批发市场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进入市场流通的农产品要严格实行检验检疫、市场准入制度。要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管理,督促其建立健全生产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工。要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确保不合格产品不进入市场流通。对在流通环节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要立即依法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3.8 畅通合作渠道,推动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及时了解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加工、销售等信息,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扶持企业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帮助企业通过签订订单、合同等形式,解决原料供应问题,降低生产风险。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规模效益差的情况,要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建立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组织农户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联合开发、股份合作等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要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成果转化,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结束语


农产品加工是未来引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资源不断丰富,科技不断进步,产品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农产品经过加工后走向市场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流。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步伐,促进地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赵丽.农产品加工与农业经济发展潜力[J].商业文化,2020(13):48-49.

[2]薛芋,汪建飞.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1,34(1):38-44.

[3]尚晓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文章来源:董虎斌.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农机市场,2023(10):75-7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农产品加工

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

期刊人气:115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山西省农机化研究院,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管理站,陕西省农业产业化协会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671-9646

国内刊号:14-1310/S

邮发代号:22-19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