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范畴,给患者带来了诸多身体问题和心理障碍[1],焦虑抑郁是中风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为27.5%~62.5%呈上升趋势[2,3]。中风后的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睡眠质量、康复训练及预后,降低了患者参与康复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语言、运动等方面的恢复带来困难[4]。
36
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0.5%~1.0%[1],是青年脑卒中的重要类型,尤以育龄期女性为著[2]。其病因复杂并且起病形式多样,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而容易漏诊和误诊。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CVST的检出率较过去有所增高,如果迅速做出诊断并开始抗凝治疗则有利于改善预后。
41
卒中后失语症(post-stroke aphasia,PSA)是指脑血管疾病导致语言认知网络受损的一种获得性语言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不同程度损伤[1]。21%~40%的脑卒中患者发生永久性失语[2]。失语患者自然恢复极为有限,发病2周后患者恢复动力逐渐减缓,若得不到有效的言语康复治疗将逐渐演变成慢性失语,长期伴随心理、躯体等障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整体康复水平将受到极大影响[3,4]。
221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是脑血管破裂及血管淤堵导致脑缺血,分为出血型脑卒中及缺血型脑卒中[1]。脑卒中主要累及器官为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部分严重患者肺、心脏、血液、胃肠道系统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流行病学显示脑卒中是我国成年最重要的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快速增长[2]。
24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临床进展缓慢的脑部血管病变,主要见于脑内穿支动脉或小动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等位置发生病变的临床综合征。CSVD大多起病隐匿,病程较长。随着疾病进展,CSVD患者在生活中逐渐表现为反应迟钝、认知改变和步态异常,部分有精神退化,情感功能下降,随疾病进展可能导致痴呆。
63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死亡率[1,2]。近年,因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给广大居民的身心安全造成较多危害。上肢屈肌痉挛属于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绝大多数的患者存在肌张力升高表现,加之患者长时间处在痉挛性瘫痪状态,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故需行积极的治疗[3,4]。
52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1]。研究[2]发现,50%~70%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明显的后遗症,其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为偏瘫。目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常采用康复训练为主,旨在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患者原有的神经功能,以达到降低肢体障碍的严重程度,但常规的康复训练需专人指导,并且训练周期长,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其康复效果不佳。
83
“湿”在中医学中是指病因六淫之一或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产物,而“湿证”是泛指因湿邪侵淫肌腠、经络、骨节,痹阻气血,或内蕴脏腑,困滞气机所引起的一类证候[1,2]。湿性重浊黏腻,致病易兼化、迁延,《六因条辨·伤湿辨》指出:“夫湿乃重浊之邪,其伤人也最广”。
79
脑卒中的发生与脑血流状态异常相关,而脑血管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可以通过脑血管功能检测进行评估,因此检测脑血管功能对脑卒中的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2]。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3]和2019年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4]推荐使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积分(CVHAS)作为脑卒中首次发病风险评估方式。
29
脑小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年龄相关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患病率约占脑卒中的25%、痴呆的45%,多发于老年群体,可造成认知功能障碍,诱发血管性痴呆。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的常规治疗虽能控制病情进展,但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局限性。国内研究指出,氢溴酸樟柳碱具有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可解除微血管舒缩障碍,改善脑血流灌注。
101
血管性痴呆(VaD)是一种在脑血管疾病基础上形成的智力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VaD的患病率高达1.50%,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2]。VaD在亚洲和发展中国家的占比约为30%[3]。研究发现,VaD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风险大约每5.3年增加一倍[4]。
112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由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1]。根据CSVD的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急性缺血性与慢性隐匿性两种。前者系特定腔隙综合征,属中医学“卒中”“中风”范畴,多责之与风;后者以认知障碍为主,可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及视空间功能等认知域损害,而在CSVD中最常见的早期认知减退以额叶执行功能下降为主导[2,3]。
2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也称为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通常指短时间内脑血流量下降,继而诱发脑功能障碍;常在清醒状态下突然发病,且无先兆症状。该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关键性独立危险因素,是脑卒中发病的一个重要的预警信号。一旦发生TIA,将出现眩晕、失语、身体一侧麻木无力等症状。
48
脑小血管病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危害性近年来愈受到重视。随着对其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脑小血管病的认识不断加深,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是脑小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节律是除血压水平以外的两个重要属性。
25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年发病率为12/10万~15/10万,并存在逐年增高的趋势。ICH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吸烟、饮酒、高血脂、糖尿病、药物及遗传等。
89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2.320
影响因子:0.263
影响因子:0.647
影响因子:0.548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