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可通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且治疗效果满意。但是,部分患者受麻醉、体质等因素影响,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而胃肠功能障碍可能引起患者炎症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进程,因此如何帮助患者改善术后状况已成为临床重点研究方向。
37
0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统计数据显示,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肺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外科手术切除是Ⅰ期及Ⅱ期肺癌主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3D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因微创、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且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较小等优势已成为Ⅰ期及Ⅱ期肺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26
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强烈外部压力源,能诱发病人的一系列保护性身心反应,进而造成术前情绪性应激。研究显示,约15%的外科手术病人会经历重度的术前情绪性应激,未及时干预会增加术中麻醉药用量,并导致术后急性疼痛及伤口愈合延迟[5],因此对手术病人术前情绪性应激进行筛查及干预是术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71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其发生主要与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大因素有关。DVT一旦发生,仅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在发生部位,而大部分会随着血流到达静脉主干,进而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所以围术期预防DVT的发生尤为重要。
92
声带息肉是指炎症导致的声带增生性病变,好发于用声过度或发生不当人群。手术切除是声带息肉治疗最为常见且有效的方法。手术切除息肉可有效恢复声带功能,降低复发率。目前声带息肉切除术较为成熟,具备引入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进行治疗护理的条件。本文旨在探讨ERAS理念应用于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38
腰椎的椎体相对于邻近的腰椎向前滑移即为腰椎滑脱,患者可伴有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病因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的,后天因素多为搬运重物、举重、足球运动、体育训练、外伤、磨损和撕裂等过度机械应力。目前,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主要方法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但因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对术后患者康复均有较大影响。
日间手术最早由英国医生Nicoll提出,是指病人在24 h内完成术前检查、麻醉评估、手术、出院的诊疗模式[1]。我国把日间手术住院时间修改为48 h之内[2],如病人住院时间超过48 h,因术后恢复欠佳继续治疗或转入社区医院进一步观察称为日间手术延迟出院[3]。延迟出院是评价日间手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医护人员要重视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精准化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52
髋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20%,以老年患者多见,对其生命健康存在较大威胁,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创伤性骨科疾病。相关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报告表明,跌倒、坠落和车祸是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该病,临床以微创手术治疗为主。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系统基础疾病,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难度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58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肝胆疾病,目前治疗胆结石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手术对患者常常产生不良情绪,治疗效果和手术进程严重受到影响[1]。研究证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前提是良好的护患沟通,其是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保障临床服务质量的关键[2]。临床干预手段中共情沟通的沟通技能是“共情”,心理学研究中,沟通的灵魂是共情,可使个体间做到平等、感同身受、换位思考的交流。
53
先天性小阴茎是指发育过程中由于雄激素产生不足或靶器官不敏感造成的阴茎发育短小,手术治疗是对激素不敏感成年病人的唯一治疗方法。股前外侧皮瓣是阴茎再造的良好选择,目前已成为阴茎再造的主要方法之一。带蒂股前外侧皮瓣阴茎再造的关键在于皮瓣的成活,若出现皮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皮瓣部分乃至完全坏死,甚至直接导致手术失败。
25
髋关节置换术为骨科常见手术类型,可有效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恢复和保留,是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最常见、最重要的治疗方式。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因跌倒、感染等原因造成的老年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增多,此类患者由于自身条件相对较差,恢复能力减退,若术后护理不当,患者极易出现疼痛难忍、关节畸形、恐惧下床、肌肉萎缩等问题,严重影响关节康复效果。
48
临床常见耳鼻喉科疾病为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微偏,局部突起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据统计,此病在我国的患病率>80%,具患病率高、病程长及预后差等特征,分析病因尚未明,可能与患有多种鼻部疾病有关,患病后呈头痛、流鼻血及流脓鼻涕等症状,病情加重影响鼻部功能、日常生活。
57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手段,此治疗方式疼痛轻,不需全麻就可进行治疗,局部损伤范围小,易控制,并发症较少。但部分患者存在恐惧、抵触的心理,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患者对治疗的认知水平,减轻患者顾虑。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大众已经认识到疾病的转归不但与治疗有关,还与护理有关。
80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修复手术,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1]。目前,在股骨颈骨折、改善髋关节功能、股骨头坏死以及纠正关节畸形等治疗中,常会用到全髋关节置换术,该种治疗方式可以修复患者关节活动度和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2]。全髋关节置换术已经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认可。研究显示,在解决骨折不愈合、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和缩短卧床时间等方面,全髋关节置换术所取得的疗效较好,并能一定程度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3]。
28
全髋置换术是目前临床骨科广泛应用的手术方式,在髋关节相关疾病、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治疗中效果明显,被广大医患所接受。该手术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还具有操作简便、恢复快等特点。目前,质量反馈护理在慢阻肺、纵膈瘤术后、女性恶性肿瘤、脑卒中等疾病中的报道较多,但关于是否可以提高全髋置换术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心理状态的研究较少。
31
影响因子:1.370
影响因子:1.330
影响因子:2.165
影响因子:0.383
影响因子:0.290
影响因子:1.42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