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精细化管理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手术室护理用于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94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及管理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精细化管理联合FTS手术室护理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对比SAS及SDS评分,观察组均更低(P <0.05);观察组护理配合、护理文书书写、手术环境、器械管理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 对于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而言,对其采取精细化管理联合FTS手术室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出院,并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治疗胃癌首选方案即是胃癌根治术,可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多数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都存在对自身病情及手术方案认知不足的问题。加上对手术效果的担忧,对手术治疗及术后疼痛的恐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此类患者普遍存在较强的心理负担,而强烈的负性情绪还会加重机体应激反应,不仅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实施,还对预后效果造成不良影响[2]。加上人们对医护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护理已经难以满足当下患者的护理需求。需不断探寻更为科学、优质、高效的护理方法以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护理体验的同时,提升护理效果。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用于护理管理中时强调各个环节更趋于精细化,以促进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3]。FTS手术室护理是基于循证医学的新型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对常规护理进行了完善和优化,可为患者提供科学且系统性的护理服务[4]。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患者94例进行分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对此类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联合FTS手术室护理对其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通信作者:刘萌,Email:yuliumng@jlu.edu.cn中国医药指南2025年1月 第23卷 第3期• 临床护理 • 175院94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组,每组47例,对照组女20例,男27例,年龄45~70岁,平均(57.82±5.92)岁,病灶位置 :有21例位于胃底贲门处,18例位于胃体,8例位于胃窦,肿瘤分期 :17例为Ⅰ期,22例为Ⅱ期,其余8例为Ⅲ期,BMI指数为18~26 kg/m2,平均(22.12±1.62)kg/m2;观察组女22例,男25例,年龄45~71岁,平均(57.91±6.06)岁,病灶位置:有19例位于胃底贲门处,18例位于胃体部,10例位于胃窦,肿瘤分期 :15例为Ⅰ期,24例为Ⅱ期,其余8例为Ⅲ期,BMI指数为18~27 kg/m2,平均(22.35±1.71)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胃癌诊断标准[5]。②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无手术禁忌证。③自愿入组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其他癌症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存在交流障碍者。④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及管理 :术前叮嘱患者禁食12 h,禁饮6 h,于手术前1晚及手术当日早晨为患者进行灌肠。由责任护士负责核实患者及手术信息,做好手术室准备工作,完成麻醉工作,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上报 ;术后排气即可拔除胃管,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走动。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联合FTS手术室护理 :①优化转运流程 :危重症患者需安排在距手术室较近的病房中,以节约转运时间、降低转运风险。②规范手术流程:A.术前1 d,由巡回护士进行访视,对患者提出的手术相关问题予以耐心讲解,讲解手术过程及注意事宜,重点强调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叮嘱患者术前保持禁食6 h,保持禁饮4 h,并在术前2 h时让患者口服250 ml碳水化合物。B.术中,入室至麻醉前对患者进行安抚和鼓励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使用保温毯等对非手术区域进行遮盖保温,提前利用加热装置对术中所用的液体进行预热,使其温度保持在37℃,术中补液量应低于1 L。C.术后,密切关注切口引流情况,并要加强病情监护及切口护理,及时更换敷料,保障切口及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若引流液有异常需及时上报,及时更换引流袋。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可让其咀嚼口香糖5~10 min,若此过程中未见异常即可让患者饮用少量温水,若仍无异常则可让患者进食少量全流质食物,随后即可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食物、软质食物和普食。保持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饮食。患者需保持平卧位,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展床上肢体练习,术后1 d,若无异常,患者即可下床走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③优化物品管理流程,定期更换物品标识,确保物品定置定位保存,合理规化物品存放区域,常用的物品需放在易取易拿的位置,不常用的物品则可以放在稍远、靠后一些的位置。由专人负责保管各类无菌物品,及时进行盘点、补充和更换。器械护士于术中需要对手术器械及药品等物品进行核实和清点,并于术后对可重复使用的器械进行清毒灭菌,各种器械、设备还要定期接受维护及保养以确保正确运转。④优化人员管理模式,采取层级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层级人员岗位职责,确保各项护理服务均由专人负责,定期组织培训以持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术后康复情况。包括 :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②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感染、肠梗阻、吻合瘘及深静脉血栓。③对比负性情绪评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负性情绪,两个量表各包括20个条目,SAS临界值为50分,低于此值时,代表无焦虑,得分50~60分,代表有轻度焦虑,得分60~70分,代表有中度焦虑,得分≥70分,代表有重度焦虑;SDS临界值为53分,低于临界值提示无抑郁,53~62分为有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④对比护理质量评分。利用自制量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护理配合(5条)、护理文书书写(5条)、手术环境(7条)和器械管理(5条),1~4分/条,分值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经t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术后康复情况
观察组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比负性情绪评分
两组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对比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常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间的个体差异关注度较低,护理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护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6-7]。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护理及管理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确保了护理服务的连续性、规范性及整体性[8]。并且更加关注不同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及多元化护理需求,使患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及被关怀,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FTS手术室护理是近年来外科应用率较高的新型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化医学模式更加切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康复速度更快,并发症发生率及负性情绪评分均更低(P<0.05)。分析原因 :通过术前访视及健康宣教可促进护患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可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改善其因认知不足产生的负性情绪。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并于术前2 h时让其饮用碳水化合物制品,不仅能够避免过于饥饿或口渴,还可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术中护理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术后患者可尽早进食,咀嚼口香糖可刺激口腔分泌唾液,尽早进食可为机体恢复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9]。分析原因:在实施该护理模式时,所制订的护理管理方案更加契合本院实际情况,通过合理配置手术室资源、优化人员及物品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漏洞,提升护理质量。还可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能力,并可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解决护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层级管理能够进一步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工作热情,有助于满足患者的多元化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而言,精细化管理联合FTS手术室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郁飞,管步高,穆四清,等.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23,30(5):836-839.
[2]曹艳,张玲,李娜,等.快速康复外科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7):706-709.
[3]张建冉,李思思,米文学.精细化管理联合FTS手术室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8):142-144.
[4]潘婷,吕春香,耿唯,等.康复外科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4(7):132-135.
[5]詹文华.胃癌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2-43.
[6]宁伟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药研究,2024,3(6):66-68
[7]刘景,沈晓玲,陈芬,等.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的消化道路径化管理用于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效果观察[J].中国药业,2024,33(1):156-158.
[8]王杰,严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6):79-81.
[9]王军,赵海运,张莹,等.知信行护理模式结合细节化干预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4,32(2):181-183.
文章来源:韩秋晨,刘萌.精细化管理联合FTS手术室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5,23(03):174-176.
分享:
胃癌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2]。胃早癌是一种局限于黏膜内或黏膜下的肿瘤,较小且未侵入肌层[3]。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治疗胃早癌[4-5]。
2025-04-17胃癌症状无特异性,一经发现多为晚期,预后多不良[4]。经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后,早期胃癌大多预后良好[5]。胃癌前病变发展是有规律的,以肠型胃癌Correa级联反应为例:正常胃黏膜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影响下,逐渐从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至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最终演变成胃癌[6],其中异型增生是直接的癌前病变[7]。
2025-03-31胃癌(gastriccancer,GC)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多为腺癌。胃癌的发展并非“跳跃式”,而是经过一系列“渐进式”过程导致的,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其发展过程为慢性炎症→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异型增生→癌变[1-2]。
2025-03-27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老年人群为该病的高发群体[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由于其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与胃炎、胃溃疡等类似的临床表现,导致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3]。
2025-03-14胃癌是胃黏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患者常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症状表现缺乏特异性。我国每年新增胃癌患者约41万例,如何降低胃癌发病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1]。胃镜检查是最常用的胃癌筛查方法,胃镜检查联合胃镜下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2]。
2025-02-18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胃癌(gastric cancer,GC)新发病例约 108. 9 万,死亡病例约 76. 9 万。 我国GC 的发病率约占全球发病率的 44% ,为我国第 3大常见恶性肿瘤,其中 50% 以上的患者初诊即为晚期。 晚期 GC 5 年生存率仅为 10. 4% ,严重威胁国民健康[3]。 晚期 GC 的治疗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 Her - 2 阴性晚期 GC的一线治疗方案。
2025-02-08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及癌胚抗原(CEA)在胃癌等多种肿瘤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能有效鉴别良性胃疾病和胃癌,且近年多项研究发现,AFP、CA199、CEA还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有关[2-3]。因此推测可能有助于胃癌PM的预测,但仅依赖单一血清标志物检测可能会造成预测偏差。
2025-02-05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治疗胃癌首选方案即是胃癌根治术,可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多数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都存在对自身病情及手术方案认知不足的问题。加上对手术效果的担忧,对手术治疗及术后疼痛的恐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此类患者普遍存在较强的心理负担。
2025-02-05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消化道多发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腹痛、上腹不适、乏力及食欲降低等,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但多数患者于首诊时已发展为局部进展期胃癌(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GC)。为延长 LAGC 患者生存期,临床常给予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可杀灭肿瘤细胞,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2025-01-25为延长LAGC患者生存期,临床常给予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可杀灭肿瘤细胞,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但药物不良反应中神经毒性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对化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3]。在中医领域中,胃癌被归纳于“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因病机在于气滞、血瘀等,治疗均可以益气养阴、祛瘀活血等为原则[4]。
2025-01-24人气:22455
人气:18547
人气:14018
人气:10490
人气:999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
期刊人气:3404
主管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0959
国内刊号:11-4395/R
邮发代号:2-492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