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AFP、CA199及CEA预测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5-02-05    5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分析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及癌胚抗原(CEA)预测胃癌腹膜转移(PM)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78例胃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M分为PM组(27例)和非PM组(5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AFP、CA199、CEA水平,分析胃癌PM危险因素,分析血清AFP、CA199、CEA预测胃癌PM价值,分析血清AFP、CA199、CEA对胃癌PM的影响。结果 PM组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比例及血清AFP、CA199、CEA水平高于非PM组(P<0.05);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血清AFP、CA199、CEA升高是胃癌PM危险因素,中/高分化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AFP、CA199、CEA预测胃癌P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31、0.690、0.680,三者联合的AUC为0.888;胃癌患者血清AFP、CA199、CEA处于高水平时,其PM风险是低水平的5.000倍、4.176倍、3.800倍。结论 胃癌PM患者血清AFP、CA199、CEA均呈高表达,联合预测时具有可靠的预测效能,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信息。

  • 关键词:
  • 甲胎蛋白类
  • 癌胚抗原
  • 糖类抗原199
  • 胃癌
  • 腹膜转移
  • 加入收藏

全球每年约有95万胃癌新发病例,其中46.8%发生在我国,临床发现,约10%以上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就已经发生腹膜转移(peritonealmetastasis,PM),是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1]。目前胃癌PM机制尚未阐明,且现有治疗手段效果欠佳,病理及内镜检查诊断操作要求较高,腹部影像学准确度欠佳,探寻简单、诊断效能良好血清学指标预测胃癌PM成为当前热点话题。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及癌胚抗原(CEA)在胃癌等多种肿瘤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能有效鉴别良性胃疾病和胃癌,且近年多项研究发现,AFP、CA199、CEA还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有关[2-3]。因此推测可能有助于胃癌PM的预测,但仅依赖单一血清标志物检测可能会造成预测偏差。为此,本研究将分析血清AFP、CA199、CEA联合预测胃癌PM发生风险,以期指导胃癌早期合理干预。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78例胃癌患者为分析对象。纳入标准:①均参照《中华医学会胃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4]诊断为胃癌;②PM符合《胃癌腹膜转移防治中国专家共识》[5]中相关标准;③指标检测前未进行放化疗、手术等治疗;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②腹膜炎症、胃肠道穿孔;③伴随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存在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⑤其他重要脏器严重损伤。将其中27例发生PM,纳入PM组,51例未发生,纳入非PM组。

1.2检测方法

①AFP、CA199、CEA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天(治疗前)采集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处理(3000r/min离心10min,半径10cm)取血清,以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药工程有限公司SnibeMAGLUMIX8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检测血清AFP、CA199、CEA,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②临床资料收集:详细询问、收集、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年龄、男/女)、病情资料(病变部位、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

1.3观察指标

①PM组和非PM组一般资料及血清AFP、CA199、CEA水平比较。②分析胃癌PM危险因素。③分析血清AFP、CA199、CEA预测胃癌PM的价值。④血清AFP、CA199、CEA对胃癌PM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7.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构成比描述、χ2检验,胃癌PM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分析,血清AFP、CA199、CEA预测胃癌PM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分析,危险度采用RR表示,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AFP、CA199、CEA水平(见表1)

PM组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比例及血清AFP、CA199、CEA水平高于非PM组(P<0.05)。

2.2胃癌PM多因素分析(见表2)

表2胃癌PM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PM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表1中具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为自变量(Ⅰ~Ⅱ期=1,Ⅲ~Ⅳ期=2;低分化=1,中/高分化=2;有淋巴结转移=1,无=0;血清AFP、CA199、CEA按原值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血清AFP、CA199、CEA升高是胃癌PM危险因素,中/高分化是保护因素(P<0.05)。

表1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AFP、CA199、CEA水平比较

2.3血清AFP、CA199、CEA预测胃癌PM的ROC曲线分析(见图1、表3)

图1血清AFP、CA199、CEA预测胃癌PM的ROC曲线分析

表3血清AFP、CA199、CEA预测胃癌PM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绘制血清AFP、CA199、CEA预测胃癌PM的ROC曲线显示,血清AFP、CA199、CEA的ROC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分别为0.731、0.690、0.680,三者联合的AUC为0.888。

2.4血清AFP、CA199、CEA水平对胃癌PM的影响(见表4)

表4血清AFP、CA199、CEA水平对胃癌PM的影响

以胃癌患者血清AFP、CA199、CEA中位水平分为高水平(>中位水平)与低水平(≤中位水平),当胃癌患者血清AFP、CA199、CEA处于高水平时,其PM风险是低水平的5.000倍、4.176倍、3.800倍。见表4。


3、讨论


PM是晚期胃癌最具特征性转移方式,也是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报道指出,手术切除、围手术期化疗或放化疗可使晚期非转移性胃癌患者获得较好预后,但转移性胃癌患者生存期无明显改善[6]。选择可靠预测指标对胃癌PM进行早期预测,能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指导信息,极大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

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类物质,具有安全、方便易得、无创、可获得定量数据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临床指出,随着肿瘤进展、转移均会导致肿瘤标志物不同程度升高或下降。此外,近年研究发现,恶性肿瘤侵袭生长可损害损伤腹膜正常组织结构,癌细胞中肿瘤标志物经损伤腹膜快速流出,在腹腔及血液中呈高表达[7]。CEA是一种广谱标志物,在胃癌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价值。CEA能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聚集,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及复发存在显著相关性。且有研究证实,胃癌肝转移患者血清CEA较未转移患者明显升高[8]。CA199被称为胃肠癌相关抗原,随胃癌病情进展而升高。AFP属于胃癌较为敏感肿瘤标志物,当胃癌瘤体或发生肝转移时,血液中AFP含量呈上升趋势。笔者采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2组血清AFP、CA199、CEA发现,PM组显著高于非PM组,推测原因为,肿瘤侵袭、血管生成等恶性肿瘤行为可导致肿瘤标志物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血液中AFP、CA199、CEA含量迅速升高,而腹膜完整性在胃癌患者腹膜受累时已出现明显损伤,加之机体炎症反应,肿瘤细胞中AFP、CA199、CEA不仅能通过破损腹膜直接进入腹腔,还能通过血液循环间接渗入腹腔,故PM组升高较为明显。ROC曲线显示,AFP、CA199、CEA单一预测PM发生的AUC分别为0.731、0.690、0.680,具有一定预测效能。本研究对比发生PM与未发生患者临床资料发现,PM组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非PM组,且是胃癌PM的高危因素,与以往研究观点相符[9]。

孙利君等[10]研究也明确指出,胃癌肿瘤基因存在复杂性,单一肿瘤标志物无法对腹膜转移作出准确判断。从上述AUC值来看,预测效能仍存在提升空间,联合检测可发挥优势互补,减少单项检测出现的假阳/阴性,但临床尚未见血清AFP、CA199、CEA联合预测胃癌PM发生价值报道。为此,本研究初次尝试探讨血清AFP、CA199、CEA联合预测胃癌PM效能,结果发现,联合预测的AUC为0.888,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可作为临床优选的预测方式。危险度分析显示,相较于血清AFP、CA199、CEA低表达患者,高表达患者PM发生风险更高,临床实际中应高度警惕这类人群,以便早期识别PM高危人群、指导后续治疗。需注意的是,本研究样本量偏少,可能导致数据存在一定偏倚性,不能依靠此结果直接忽视AFP、CA199、CEA低表达的胃癌患者PM风险,今后需继续做进一步探讨,以获取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综上,胃癌PM患者血清AFP、CA199、CEA均呈高表达,三者联检有助于提高PM预测效能,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促进远期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莉明,黄文鹏,赵静,等.人工智能和影像学检查在胃癌腹膜转移检出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2,41(3):578-582.

2尚品杰,夏永欣,刘晓政.血清NLR、CEA、AFP、CA125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评估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4,39(3):417-420.

3杨凤,俞善春,张宏侠,等.血清CA199及CEA联合检测在Ⅳ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9):1031-1034.

4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胃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6):1169-1189.

5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胃癌腹膜转移防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20(5):481-490.

6马睿,尼样卓玛,扎西曲措,等.胃癌腹膜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3,30(7):416-423.

7李兰,任娟,魏白银,等.血清CEA和糖类抗原水平对胃癌腹膜转移的预测价值[J].热带医学杂志,2022,22(11):1557-1560,1579.

8麻百家,陈清锋,吴懿俊,等.胃癌肝转移化疗疗效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预测价值[J].浙江医学,2023,45(3):261-265,271.

9陈静,王晓玲,安康.老年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治疗进展[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24,18(2):225-228.

10孙利君,陈日红,孙开裕,等.循环肿瘤细胞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意义[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2,40(6):639-644


文章来:李娟,夏国杰.AFP、CA199及CEA预测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价值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25,30(01):87-9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248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0274

国内刊号:44-1530/R

邮发代号:46-185

创刊时间:199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