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胸腺五肽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并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扬中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常规组(采用奥沙利铂与替吉奥治疗)与联合组(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治疗),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指标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在奥沙利铂与替吉奥治疗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老年人群为该病的高发群体[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由于其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与胃炎、胃溃疡等类似的临床表现,导致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3]。因此,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辅助化疗为控制病情的主要疗法。奥沙利铂与替吉奥为常用的化疗药物,田红旭等[4]研究指出二者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较好。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消化系统症状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且由于化疗药物的无差别杀伤作用,还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胸腺五肽为免疫调节剂,主要通过刺激T细胞,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张星等[5]研究显示,胸腺五肽联合化疗药物用于乳腺癌患者可提高对疾病的控制效果,改善其免疫功能。基于此,本研究评估胸腺五肽辅助奥沙利铂-替吉奥双药方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并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扬中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55例。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23;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61.99±8.32)岁;BMI19.33~27.34kg/m2,平均BMI(22.59±1.81)kg/m2;病程0.9~5.2年,平均病程(3.44±0.87)年;发病位置:贲门27例,胃体28例;病理分期[6]:Ⅲb期31例,Ⅳ期24例;病灶直径1.5~8.9cm,平均病灶直径(5.13±1.23)cm。联合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22;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62.52±8.04)岁;BMI19.57~27.51kg/m2,平均BMI(22.73±1.71)kg/m2;病程0.7~6.3年,平均病程(3.56±0.94)年;发病位置:贲门25例,胃体30例;病理分期:Ⅲb期35例,Ⅳ期20例;病灶直径1.8~8.7cm,平均病灶直径(5.18±1.12)cm。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结果显示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相互比较的可行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纳入标准:⑴与晚期胃癌的诊断标准相符[6];⑵病理分期Ⅲb~Ⅳ期;⑶入组前未接受过放化疗、靶向治疗等;⑷预计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⑴存在胃部手术史者;⑵伴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⑶伴免疫系统疾病者;⑷伴其他部位原发性恶性肿瘤者;⑸过敏体质者。
1.2治疗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与替吉奥治疗:口服替吉奥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43202,规格:20mg),体表面积130mg/m2。以21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化疗前1周开始肌内注入注射用胸腺五肽(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064,规格:50mg),10mg/次、1次/d,以7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⑴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消失,持续≥28d;部分缓解(PR):病灶体积缩小≥30%,持续≥28d;稳定(SD):病灶体积缩小<30%,持续≥28d;进展(PD):病灶体积增大或出现新病灶[7]。治疗总有效率(RR)=[(CR+PR)例数/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例数/总例数]×100%。⑵肿瘤标志物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肘静脉血4mL,采用离心机,在4000r/min的转速下进行离心操作,持续10min,离心半径设定为8cm,后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放射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⑶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于治疗前后,与⑵同样方法获取血清,采用流式细胞仪(深圳唯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EasyCell204A1)对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并计算CD4+/CD8+比值。⑷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肝肾功能异常、周围神经毒性)发生情况。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展开深入分析。计数资料以[例(%)]的方式呈现,运用χ2检验进行差异分析,等级资料比较运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的方式呈现,运用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当P0.05时,表示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DCR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2.3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MP-2、MMP-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2.4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较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联合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讨论
目前,针对错失手术治疗黄金期的晚期胃癌病患者,临床普遍采取化疗策略以遏制病情发展。替吉奥为口服化疗药物,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DNA的合成,发挥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还可干扰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导致肿瘤细胞营养缺乏性死亡,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8]。
奥沙利铂为铂类抗肿瘤药物,可通过阻断癌细胞DNA的复制、转录阻断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9]。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可增强治疗效果,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晚期胃癌患者[10]。然而,化疗药物在发挥肿瘤杀伤作用时特异性较差,对机体的正常细胞及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引起多种毒副作用,同时还会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临床亟须寻求可辅助化疗药物的方式,提升治疗效果,在改善其免疫功能的同时降低药物带来的不良作用。
肿瘤标志物是临床用于诊断胃癌、评估疗效和预后的指标,其表达水平可反映体内癌细胞控制情况。本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及RR指标方面未呈现统计学差异;在DCR方面,联合治疗方案展现出更优的有效性;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较常规组呈现显著降低趋势,提示胸腺五肽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更佳。分析原因为,胸腺五肽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免疫调节药物,展现出显著的双向调节效能,一方面能够促使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走向成熟并激活其功能;另一方面可促进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11]。有研究指出,胸腺五肽还可抑制癌细胞的生成,具有促进胃壁细胞损伤修复的活性[12]。
MMP-2、MMP-9均为锌依赖性内肽酶,可对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进行降解,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MMP-2、MMP-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分析原因为,替吉奥可抑制癌细胞信号的转导,并对癌细胞侵袭及转移相关的信号通路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下调MMP-2、MMP-9的表达;奥沙利铂通过细胞毒作用,可诱导癌细胞凋亡,进而减少MMP-2、MMP-9的合成分泌。两者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刺激T淋巴细胞的活化,发挥免疫监视及杀伤肿瘤作用,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进而降低MMP-2、MMP-9的水平[14]。
T淋巴细胞为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亚群细胞如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均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的动态平衡可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稳定[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提升,且联合组在这几项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常规组;同时,联合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幅度更大。分析原因为,胸腺五肽作为免疫调节剂,可直接发挥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的作用,进而增加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吞噬或杀灭癌细胞的作用。此外,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胃肠道不适、骨髓功能受抑、白细胞数量减少方面的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分析原因为,胸腺五肽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其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进而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胸腺五肽可增强治疗效果,有效调控肿瘤标志物表达,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彦辉,于卫江,耿良.养正化瘀方联合阿帕替尼、替吉奥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失衡、炎性因子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7):1412-1415,1420.
[3]赵景娟,荣阳,杨皓辰,等.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IL-6家族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25):125-129.
[4]田红旭,陈希,牛磊萍,等.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老年胃癌的疗效及对组织中FOXP1和Ki67表达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2):296-299,304.
[5]张星,金山,张喜平,等.内补黄芪汤联合胸腺五肽对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23(2):372-375.
[6]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胃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6):1169-1189.
[7]石远凯,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8-140.
[8]林文发,吴芳,蔡徐帆,等.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对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进行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师杂志,2022,24(3):341-345.
[9]安琦,王伟,林洁,等.疏肝固本消癥方联合化疗治疗肝郁脾虚型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39(10):1642-1647.
[10]顾卫芹,谢军.替吉奥和奥沙利铂方案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3):312-315.
[11]孙立.胸腺五肽联合GEMOX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10):1577-1578,1581.
[12]李建华,赵中松,吴龙奇.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7):852-854.
[13]李海洋,张淼,陆峰,等.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γ2调控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mRNA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2):40-49.
[14]张山燕,杜迎节,王先国,等.胸腺五肽联合培美曲塞及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免疫状态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84-86.
[15]蒋志强,王乐,胡剑.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效果及对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0,33(7):39-43
文章来源:蒋峻.胸腺五肽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分析[J].大医生,2025,10(06):129-132.
分享:
胃癌症状无特异性,一经发现多为晚期,预后多不良[4]。经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后,早期胃癌大多预后良好[5]。胃癌前病变发展是有规律的,以肠型胃癌Correa级联反应为例:正常胃黏膜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影响下,逐渐从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至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最终演变成胃癌[6],其中异型增生是直接的癌前病变[7]。
2025-03-31胃癌(gastriccancer,GC)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多为腺癌。胃癌的发展并非“跳跃式”,而是经过一系列“渐进式”过程导致的,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其发展过程为慢性炎症→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异型增生→癌变[1-2]。
2025-03-27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老年人群为该病的高发群体[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由于其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与胃炎、胃溃疡等类似的临床表现,导致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3]。
2025-03-14胃癌是胃黏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患者常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症状表现缺乏特异性。我国每年新增胃癌患者约41万例,如何降低胃癌发病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1]。胃镜检查是最常用的胃癌筛查方法,胃镜检查联合胃镜下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2]。
2025-02-18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胃癌(gastric cancer,GC)新发病例约 108. 9 万,死亡病例约 76. 9 万。 我国GC 的发病率约占全球发病率的 44% ,为我国第 3大常见恶性肿瘤,其中 50% 以上的患者初诊即为晚期。 晚期 GC 5 年生存率仅为 10. 4% ,严重威胁国民健康[3]。 晚期 GC 的治疗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 Her - 2 阴性晚期 GC的一线治疗方案。
2025-02-08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及癌胚抗原(CEA)在胃癌等多种肿瘤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能有效鉴别良性胃疾病和胃癌,且近年多项研究发现,AFP、CA199、CEA还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有关[2-3]。因此推测可能有助于胃癌PM的预测,但仅依赖单一血清标志物检测可能会造成预测偏差。
2025-02-05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治疗胃癌首选方案即是胃癌根治术,可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多数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都存在对自身病情及手术方案认知不足的问题。加上对手术效果的担忧,对手术治疗及术后疼痛的恐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此类患者普遍存在较强的心理负担。
2025-02-05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消化道多发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腹痛、上腹不适、乏力及食欲降低等,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但多数患者于首诊时已发展为局部进展期胃癌(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GC)。为延长 LAGC 患者生存期,临床常给予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可杀灭肿瘤细胞,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2025-01-25为延长LAGC患者生存期,临床常给予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可杀灭肿瘤细胞,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但药物不良反应中神经毒性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对化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3]。在中医领域中,胃癌被归纳于“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因病机在于气滞、血瘀等,治疗均可以益气养阴、祛瘀活血等为原则[4]。
2025-01-24蓝光成像 (blue laser imaging,BLI)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 的电子染色技术,它能够显著提高毛细血管形态对 比度,结合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ME)观察胃黏膜微血管(microvascular,MV)、微结构(microsurface,MS ), 可 为 消 化 道 疾 病 诊 断 提 供 依 据[3-5] 。
2025-01-22人气:18524
人气:16624
人气:15974
人气:15540
人气:1526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期刊人气:4005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癌症基金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8664
国内刊号:11-3494/R
邮发代号:82-601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