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BA)是肺病科常见疾病,是以可逆性气流受限、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目前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案丰富,其西医治疗常以吸入性激素、扩张气道为主,β受体激动剂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药物,可快速有效缓解症状,但难以抑制疾病的进展,同时白三烯类药物、M胆碱受体阻滞剂虽有一定疗效。
25
0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多发作于凌晨或夜间的特殊类型哮喘,多表现为夜间持续性咳嗽甚至出现胸闷及呼吸不畅等症状,对患儿日常作息和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目前西医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常采用解痉平喘、抗炎及激素药物干预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疾病进展。
22
小儿体质较弱,更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常见小儿疾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儿可出现胸闷、气喘、咳嗽等症状,且反复发展,严重影响患儿机体健康,加重炎症反应,故需尽早采取规范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可缓解患儿症状表现。
47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主要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呛咳,常于清晨、夜间、受到冷热刺激或闻及刺激性气味时加重,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咳嗽日久则会引起高血压、气胸、心率失常、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1-2]。
21
哮喘通常于夜间或清晨发作,不仅对患儿的学习、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还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甚至生命[3]。哮喘患儿气道可分泌大量痰液,痰液黏度较高且难以排出,可引起气道阻塞,进而导致哮喘进一步加重,对疾病治疗造成更大影响,治疗时需重视痰液排出[4]。
43
难治性哮喘患儿占支气管哮喘患儿的5%,但急诊就诊率是支气管哮喘患儿的20倍[2],其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且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中断学校生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难治性哮喘患儿的生存率和缓解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儿得以进入长期缓解状态,有机会重返学校[3]。
28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数量较多,而且患病率在不断提升。支气管哮喘根治难度较高且易反复发作,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会导致患者出现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增加疾病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病情进行分析并对症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展。
26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婴幼儿是其高发群体。患儿患病后常表现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需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雾化吸入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但是在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如果护理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
2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哮喘是以持续的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为基本病理改变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时喉间哮鸣、喘促气急、咳嗽胸闷、呼气延长,严重者出现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口唇青紫、烦躁不安等症状[1]。
在过去的10年中,癌症免疫治疗的蓬勃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为许多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是肿瘤免疫治疗中一类创新性的药物,其能通过阻断抑制免疫反应的关键调节信号,抵消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从而使肿瘤反应性T细胞产生有效的抗癌反应。
27
肺功能检查具有重要的病情和疗效评估作用,由于哮喘患儿年纪较小,认知能力和依从性较差,加之检查过程中可能产生焦虑和不适感,常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甚至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1]。因此,如何在肺功能检查中提升哮喘患儿舒适度,减少其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2]。
18
布地奈德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可有效减轻气道炎性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改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2]。多索茶碱为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具有松弛气道平滑肌、抗炎和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可增强β2受体激动剂的疗效,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3]。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通常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导致胸闷气促及咳嗽反复发作。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其中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率或不同程度地出现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伴或不伴有肺通气功能下降。
20
哮喘是常见的儿童慢性肺系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1]。该病归属中医“哮病”范畴,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表现,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剧[2]。治未病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独特贡献。胡晋婷基于治未病理论采用“冬病夏治”联合穴位贴敷控制哮喘发作,取得了很好疗效[3]。
9
哮喘是以多种细胞反应引发气道慢性炎症为病因所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具发病时患者可见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持续性喘息。此病有反复发作特点,因此患病后患者生活质量、工作生活等均将受到干扰,疾病影响、危害明显[1]。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哮喘将累及呼吸系统功能,诱发感染性疾病,严重可导致休克,危及患者生命[2]。
6
影响因子:0.936
影响因子:0.811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0.520
影响因子:0.500
影响因子:0.287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