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4-06-17    1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合肥市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合肥市7431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杀意念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和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进行测评,探索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青少年自杀意念者检出率为17.02%(1265/7431);有自杀意念青少年在快感缺失得分及分量表、抑郁症状、童年期虐待及各维度维度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城镇地区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有抑郁症状、有童年期虐待经历和快感缺失水平高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合肥市青少年自杀意念检出率较高,多种内外因素与自杀意念有关。

  • 关键词:
  • 儿童期虐待问卷
  • 抑郁自评量表
  • 自杀意念
  • 自杀意念量表
  • 青少年
  • 加入收藏

自杀意念在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是目前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1]。全球8.5%的青少年死亡源于自杀,自杀是全球12~18岁青少年死亡的第2大因素[2,3]。1项对爱尔兰自杀状况的调查研究显示青少年群体在被调查的6年中表现出自杀意念以及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4]。自杀意念在美国青少年中发生率为6.0%~25.0%,在中国青少年中发生率为2.7%~45.1%[4]。自杀意念的上升无论是对个体、家庭或是社会都带来了较大的负性影响[5]。尽管一些药物及物理疗法对自杀行为有一定效用,但是自杀意念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6]。这些均提示关注自杀意念应该成为全球青少年心理卫生的重要工作之一。青少年自杀意念是由复杂的生理和社会心理因素交互作用所导致。目前尚未有关于合肥市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索合肥市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5所中学(合肥一中、合肥十中、肥东三中、庐江中学初中部及高中部)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课堂当场发放问卷并收回。考虑到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可能会因升学伴有焦虑、紧张等因素,遂纳入初一、初二以及高一、高二年级的中学生。纳入标准为:年龄12~18岁,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为:严重脑器质性疾病者,不配合者。

本研究获得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HSY-IRB-PJ-HFYYYX-008)。本研究取得了参与者和法定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

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主要教养者、是否被寄养、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

1.2.2 自杀意念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uicide Ideation,PANSI)[7]评估

PANSI是用于评估个体自杀意念程度的自评量表。共14个条目,包括2个维度,每个条目均采取1(从未如此)~5(一直如此)分的5级评分方式,总分为70分,得分越高提示自杀意念倾向越高。该量表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数为0.63。本研究中以自杀意念得分36分作为筛选有自杀意念者的临界值[8],将受试者分为有自杀意念组和无自杀意念组。

1.2.3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9]评估

SDS是用于评估个体抑郁症状的自评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1(没有或很少时间有)~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分的4级评分法,将所有项目分数相加得到总分后乘以1.25所得整数部分即为最终得分:轻度抑郁:53~63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该量表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数为0.762~0.845。

1.2.4 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10]评估

CTQ是用于评估儿童期虐待情况的自评量表,要求受试者回忆自己16岁之前的情况,根据情况进行自评。量表共28个条目,包含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5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1(从不)~5(总是)分5点计分。各维度之和代表CTQ总分,总分越高,表明其所报告的童年虐待情况越严重。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51~0.71。

1.2.5 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11]评估

TEPS用于评估快乐体验的自评量表。共20个条目,包含动机性快感缺失(TEPS-ant)和消费性快感缺失(TEPS-con)2个分量表。采用1(对我来说非常错误)~6(对我来说非常正确)分的6级评分法,分数越低提示个体的快感缺失水平越高。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3 质量控制

由课题组成员担任调查员,统一调查方法和指导语。利用班会课或校方安排的统一时间,在班主任或至少1名任课教师的陪同下,取得知情同意后邀请学生按应考的状态进行问卷填写。调查员现场解疑,并负责收集、审核调查表。应答选项存在逻辑矛盾,或漏填率≥5%的问卷予以剔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以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调查实际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31份,有效应答率为92.08%。在7431名青少年中,自杀意念评分为(26.6±9.0)分,筛选出有自杀意念者1265名(17.02%)。2组在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主要抚养人和是否被寄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2组的量表评分比较

2组在快感缺失及分量表、抑郁症状、童年期虐待及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维度方面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Pearson相关分析

青少年自杀意念得分与快感缺失总分、动机性快感缺失得分和消费性快感缺失得分呈负相关,与抑郁症状总分和童年期虐待总分呈正相关;快感缺失总分、动机性快感缺失得分和消费性快感缺失得分与抑郁症状总分和童年期虐待总分呈正相关;见表3。

表2 2组量表评分比较(分,)

2.4 青少年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无自杀意念为参照,建立以自杀意念分组为因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性别、家庭居住地、有无抑郁症状、童年期虐待情况和快感缺失水平是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其中男性、城镇地区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而有抑郁症状、有童年期虐待经历和快感缺失水平高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见表4。


3、讨论


本结果显示,青少年群体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7.02%,这与Guo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我们发现年龄小、女性、农村地区和有寄养经历者表现出更高的自杀意念。可能是年龄小,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心理韧性也随之降低,容易出现自杀意念;而女性在生理、心理普遍早熟于男性,因而将更多的精力关注于情感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有过多的负面情绪或评价,女性个体则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另一方面社会对于女性更多的约束也促使女性更加容易内省,进而在负面信息过多时易产生自杀意念;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可能由于缺乏父母和社会支持,导致其自杀意念的增加;有寄养经历的青少年,会让青少年内化自己是不被接受、不被喜欢的,长此以往,自杀意念也会随之提高。

表3 青少年自杀意念、快感缺失、抑郁症状和童年期虐待的相关分析

表4 青少年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显示有自杀意念组的童年期虐待得分、抑郁症状得分和快感缺失得分较高,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也发现有童年期虐待经历、有抑郁症状和快感缺水更高的青少年出现自杀意念的风险更大。首先,在儿童性格形成时,童年期虐待尤其是情感虐待可能会导致批判性思维内在化,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发展出这种认知模式的青少年更有可能通过自我伤害进行自我惩罚,进而出现非常严重的自杀念头[12]。同时根据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理论,遭受童年期虐待的青少年,其对他人尤其是父母的攻击和愤怒往往不能直接表达,此种情况下青少年往往会采用被动攻击的模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长此以往也会增加其自杀的风险。最后童年期虐待可能会损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急性应激的恢复能力,而反复遭受童年期虐待可能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敏感性[13]。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青少年个体产生自杀念头。同时,钟怡等[5]研究发现抑郁症状更严重,自杀风险更大。1项Meta分析显示,经历过早期应激的青少年,抑郁症症状更重,出现自杀意念风险更大[14]。Christ等[15]的研究也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状会影响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导致青少年出现自杀意念。最后,既往研究显示,快感缺失水平越高,自杀风险越大[16]。1项Meta分析显示有自杀意念的个体其快感缺失水平高于无自杀意念的个体[17]。青少年的快感缺失程度越高,越可能存在更严重的抑郁情绪,长期缺乏兴趣活动,缺乏愉悦感,会导致青少年形成消极的自我模型,进而导致青少年出现自伤行为或者自杀念头。快感缺失个体情感淡漠,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体验不到人际交往带来的快乐感和联结感,导致归属感的丧失,甚至产生负担感,严重时就会出现自杀意念[18]。

本研究中我们探索合肥市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改善中学生的自杀意念有重要意义。因此今后应高度重视中学生的自杀问题,加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评估,降低快感缺失水平,可通过提供丰富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降低自杀意念。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未来可采用追踪数据深化验证,在样本选择上,本研究排除了初三和高三群体,导致样本的代表性不足;其次,本研究采用的量表多为自评量表,未来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自杀问题进行全方位测量;同时,本研究通过SDS量表来测量抑郁症状,未考虑SDS量表中快感缺失的相关条目对本研究的影响,后期可考虑换用相关心理学范式来测量快感缺失;最后,与自杀相关的其他因素如升学压力、与周围人关系、霸凌等因素未能考虑。


参考文献:

[5]钟怡,杨亚婷,张叶蕾,等.童年创伤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0, 53(6):520-526.

[7]王学志,宫火良,康晓然,等.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高中生应用的信效度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8):964-966.

[9]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23-225, 236-237.

[10]傅文青,姚树桥,于宏华,等.儿童期创伤问卷在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1):40-42.

[12]文丽,蔡忠香,鲜于云艳,等.抑郁症患者的童年创伤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 17(11):668-671.

[13]胡博玄,刘子华,赵小云,等.创伤性脑损伤中“脑-肠轴”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 18(10):601-603, 617.

[16]刘慧瀛,吉思思,孔德荣,等.期待性快感缺失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抑郁与反刍思维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2, 30(3):669-673,652.


基金资助:安徽医科大学校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伴和不伴快感缺失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疼痛共情能力及神经机制研究,No.2022xkj117); 合肥市卫健委2019年应用医学项目(青少年群体中快感缺失对自杀意念和非自杀性自伤的预测研究,No.合卫科教[2019]172号);


文章来源:刘佳楠,杜洋,谢思思,等.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4,19(06):331-33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心理研究

期刊名称:心理研究

期刊人气:132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2095-1159

国内刊号:41-1393/B

邮发代号:36-83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