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欧阳修与梅尧臣是北宋中叶戏谑诗的重要创作者,他们的戏谑诗前承王禹偁,后启苏、黄,是北宋戏谑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关于北宋的戏谑诗,过去的评价有多种不同的看法,这也从侧面表明尚有进一步讨论的价值。戏题诗是戏谑诗中的一部分,它们题目中标明的“戏”字表明创作者是有意为戏谑,因此通过分析欧、梅的戏题诗,可以考察他们对于戏谑诗与戏谑意味的看法。
364
0
学界对白居易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他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但白居易在“情”文学方面的重要地位却少有涉及。实际上,白居易在很多短诗中对“情”的感受和赞美更加透彻,他对“情”的大胆表露实则影响到了当时诗坛甚至俗文学的创作,进而推动了中唐时期大量“情”文学的创作。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白居易短诗中“情”的表达类型,以反映出中唐时期社会对“情”文学的态度。
375
古代朝鲜汉文小说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敷衍仙道思想的作品,其中涉及道教修炼方法的小说也为数不少。本文仅从古代朝鲜汉文小说中所涉及的服食术、内丹术、房中术等仙修途径描写,看古代朝鲜人民的慕仙风潮,同时也一窥道教及中国古代涉道小说对古代朝鲜汉文小说的影响。
481
与中国文化诗风昌盛有关,道教在文学艺术创作上的贡献也表现在诗词方面。今天,当我们翻开《道藏》就可见许多道书中包含着大量的诗颂词章,或用来抒发对道教神仙的向往之情,或描绘仙境的美好,或表达修道成仙的方法与途径,其中的游仙诗常以优美词语来描绘并渲染道教神仙的生动画面,诵读之则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式的联想。
324
礼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它能够保证交际的有效和成功。在表达礼貌时我们所使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且最经常使用的就是通过语言即礼貌用语来表达。礼貌用语有很多分类,祝词、谦辞、敬辞、客套话、感激语、问候词和婉辞,这些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使用。
345
近年来,“中文沉浸式教育”成为国际汉语教学界颇受关注的话题。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教学与学习的范围内,即前述第一个方面,而关于第二个方面的探讨则寥寥无几。美国中小学中文沉浸式教育的成功因素何在?未来趋势如何?其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本文将尝试对此做一些探讨。
358
中西历史叙述都包含“他者”书写。“他者”是相对于“自我”的笼统说法。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看法,西方历史叙述的“他者”大致指对反于“西方”的“非西方”。中国历史的“他者”叙述主要是指历代正史中的周边异族传。王明珂指出,纪传体王朝史作为一种文类,所对应的情境规范便是“华夏帝国”结构。
363
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不同于政治、经济、军事竞争,文化传播更容易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新时代,在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积极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当前,我们要通过学校教育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汉语教学中来。
617
宋代文人地位的提升推动了科举入仕的风气,蓬勃发展的经济也催生了更高的文化消费需求,应运而生的柳永词作与演唱传播的市妓意外“共生”,并衍生出与“粉丝”效应相似的传播活动。本文借鉴传播学理论,深入柳词创作特色,结合宋代社会背景与特殊的歌妓制度,浅析市妓“粉丝”式的传播活动在柳词盛行的作用。
316
评书话本小说作为一门传统的民间草根艺术在如今的新时代文化大浪潮下或许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二维文本资源,在出现之后,被人们通过其他研究视角进行分析或再现,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故此,笔者想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找寻不同研究角度,通过文字与声音建构的二维文本解说具体的评书话本小说案例,以及从跨媒介特征的角度分析这种传播方式所导致的部分社会效果。
371
吴文英作为南宋末年最具代表性的词人之一,其《梦窗词集》340首词作因词路强烈的跳跃性,隐约闪烁而无迹可求,给后人营造了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以致迷雾茫茫不可洞悉其意旨,因而有“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之誉称。文学的解读,本质上还是要回到研究资料与对象中,基于这样的路径才有向深层次开掘的可能。
432
谢灵运诗歌的源流问题历来颇多争论。谢灵运诗歌源出于曹植,学术界论述颇多。在锺嵘《诗品》的体系中,谢灵运实则涵盖了《国风》和《楚辞》两系诗歌的源流。《诗品》所选诗人中,具有这种诗歌源流关系的诗人,除谢灵运外,只有陶渊明一人。有关谢灵运“杂有景阳之体”这一评语的论述现主要保留在后代的文选或诗文评论以及近代《诗品》的注释或研究著作中。
537
西班牙当代作家马里亚斯近年来成为诺贝尔奖的热门候选人,其作品具有着明显的后现代色彩,而他不仅敏锐地关注到了倾听这一话题,更是在听觉文化方兴未艾之际聚焦了倾听的一种特殊形式———“偷听”,通过大量地描写“偷听”情节,进一步阐释了听觉文化的后现代性,认为偷听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倾听对个人的精神世界更具建构作用。
148
诗歌发展至宋代,已不似唐诗那般抒发常人常情,而是慢慢走向崇高,以仁人之心代替凡人之情,走向超凡入圣。在理学的影响下,宋诗的超凡日渐明显,诗人们往往于诗歌中抒发自己对理想人格之向往,且于诗中提出建立理想人格的方法,于是大量阐发哲理的诗歌应运而生。宋人又十分重视学养,独特的眼光与高超的技艺使他们笔下的诗歌充满“趣”的审美特点。
261
张二棍诗歌以口语入诗,扎根生活、扎根大地的写作向度,让他的作品诚实、厚重、鲜活;尝试超越与救赎的价值指向又让他的作品有了超拔、悲悯的宗教情怀。张二棍诗歌的内在思想价值,一方面与诗人对现实生活观察、思考的深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诗人诗意传达的方式、技巧,也即张二棍诗歌诗意空间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关联。
250
影响因子:1.672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1.792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