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在积极组织学和积极心理学的共同推动下,将心理资本认定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聚焦于个体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其主要表现为:面对挑战性工作的信心(即自我效能);对成功的积极乐观的归因(乐观);为追求成功所付出的锲而不舍的努力(希望)以及身处逆境时的超强复原力(韧性)。
201
0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范围迅速扩大,交流范围也不断拓展,传播的主体和媒介更是多样化,这对社会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环境与信息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各高校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70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有着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其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出台却只有很短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受到政府的重视,这在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中得到体现,对该项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政策系列文件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系统梳理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历程。
210
许多学生在开学初期会出现明显的适应不良现象,产生各种心理、生理上的问题,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开学综合征”或“开学恐惧症”。它的表现形式各异,生理上的主要症状是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而在心理上则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走神、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记忆力下降等。
204
据《2019年微信经济数据报告》,我国14亿人口中,微信用户已超过11亿,微信已成为网络新媒体领军媒介。自媒体时代,微信订阅号作为一种“营销平台”成为了政府、企事业单位、公司、媒体甚至个人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订阅号便和众多订阅号一起应运而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订阅号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在覆盖面、传播形式和对象接受度等方面突显出了自身优势。
363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唯物主义常常被误认为物质主义。在英文中,物质主义与唯物主义同为materialism一个词,这对两种意义的理解和使用造成一定混淆。事实上,唯物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意义和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唯物主义是把世界的本质理解为物质的世界观,它试图以物质为统摄对世界进行全方位的说明和解释。
458
网络游戏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娱乐方式,其受众涵盖中小学生、大学生乃至工作人士,逐渐成为当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就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网络游戏而言,绝大多数都含有暴力成分,即为暴力网络游戏。暴力网络游戏,简单来说就是含有暴力元素的网络游戏,具体来讲,就是指在网络游戏环境下,通过操作游戏中的角色使用暴力或类似手段对其他游戏角色造成伤害或者杀死对方的游戏。
454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其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高职院校来说,其生源主要源自于两种类型;第一类属于高考未达到本课线,选择高职院校的学生;第二类属于中职院校、职业高中参与高考的学生。
227
学生教育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问题研究,其中包括关于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归因的研究。文章以泾川县某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初中生学习心理障碍归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对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
287
目前,大学生专业学习存在缺少规划、学习被动、专业实习参与度低等问题,这与其专业认同水平偏低有直接的关系[1]。专业认同是指特定专业学生在了解本专业的基础上,接受与认可本专业,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探究的过程[2]。对专业的认同度直接影响着学业表现和专业能力以及职业发展[3]。
277
青少年是一个感性而敏感的群体,部分青少年往往会因为有解不开的心理问题而选择冲动自杀。在某高职医学院校10月进行的2019级新生心理普查中,存在一类心理问题的学生有458人,存在二类心理问题的学生有507人,存在三类心理问题的学生有795人,分别占实测总人数的13.8%、15.3%和23.9%。面对如此严峻的心理问题形势,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就显得愈发重要。
436
素质教育根本目标旨在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从素质教育的内容来看,其指向的内容具有全面性。不仅包括人的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还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缺乏性教育的教育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性教育是教育重要的组成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的性教育是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性教育既涉及德育方面的内容,又涉及心理相关的内容。
246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也得到了密切关注。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是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展开讨论,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848
近年来,社会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健康的人格是一个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们的健康人格,解决学生们在青春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促进其道德素质与思想品德的发展,使学生们能自如应对万变的社会环境。
185
习得性无助是大学生群体中一种较常见的心理现象。随着社会化的推进,经济基础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习得性无助成为高校心理教育活动中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本文从学习领域、就业领域及人际关系领域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的表现,深入剖析造成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内外成因,并提出团体辅导、家校联合、搭建学生自我调整课程体系等干预对策。
983
影响因子:0.090
影响因子:2.100
影响因子:3.03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77
影响因子:0.06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