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近年来,复发性流产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流产次数增多再发生流产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成为生殖领域的棘手问题[1]。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已久,可归之于“滑胎”“堕胎”“数堕胎”等范畴。中医药辨证论治复发性流产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确切的疗效。
19
0
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持总体上升趋势,病人疾病负担也逐年增加[1]。然而其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乳腺癌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 BCRL),发生率高达52.12%[2]。病人通常会出现四肢肿胀、发紧、疼痛、活动障碍,并伴有反复发作的蜂窝织炎[3],这对病人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妊娠期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于妇女妊娠时期的面瘫,起病突然,常在头面部受凉后发现一侧面部表情肌部分或完全性瘫痪,表现为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瘫痪侧面部被牵向健侧,部分患者伴有耳后乳突部疼痛、听觉过敏,或舌前2/3 味觉减退或消失、言语不清等临床症状[1],其发病率较非妊娠期妇女高,预后也差[2-4]。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乳房腺体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所导致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的一种疾病,病理特征为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上皮增生、管腔扩张而形成囊肿,并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1-2],发病人群多为25~45岁妇女[3]。本病虽为良性病变,但也存在癌变风险[4-5]。
3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的常见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高达82.73%[1],以双侧卵巢切除、放疗后卵巢功能衰竭及早发性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竭者为多见[2]。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GA)是维持女性生殖功能的关键,卵巢功能减退会引起HPGA稳态失衡,对周围器官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2
剖宫产产妇术后易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状态,不利母乳分泌及其机体预后[1-2]。随着中医学发展,中药穴位贴敷足三里穴在临床中得到应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3]。
24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以下腹部疼痛、月经紊乱和腰痛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1,2]。研究指出[3,4],本病主要因急性炎症未完全治愈,加之疾病迁延所引起,具有较强复发性;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异位妊娠、盆腔粘连、卵巢脓肿等,加重病情。
27
乳腺增生发病率占乳腺疾病首位,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雌孕激素比例失衡等,使孕激素抑制乳腺的复旧功能,造成乳腺过度增生,最终产生病理学改变[1];如无及时干预,可进行性加重甚至癌变[2]。部分中医医家提出,本病病机之本为肾虚冲任失调,病机之标乃肝郁气滞、痰凝血瘀[3]。
14
慢性盆腔炎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可导致受孕困难,对孕龄期患者造成较大影响,此外炎症反复发作还会明显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对该疾病进行有效治疗意义重大[2]。目前临床主要是通过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头孢曲松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第3代头孢类药物,常用于术前预防感染以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3]。
38
清代名医王旭高被后人尊称为“治肝楷模”,其在代表性学术著作《西溪书屋夜话录》中全面论述了肝病证治,分述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和肝寒肝虚证治,创立“治肝三十法”,其言:“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
21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是指卵泡成熟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P),体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本病患者月经周期基本规律,可有基础体温双相改变及黄体期孕酮水平升高的表现,故发病较为隐匿,属于特殊类型的排卵障碍。
中医理论认为产后气血俱去,百脉空虚,津液匮乏,无以化生乳汁为产后缺乳的主要病机,其次产妇精神紧张或情绪抑郁,影响肝之疏泄,气机不利,泌乳不畅也可致缺乳。治疗以补气生血为本,兼以疏肝通乳。自拟补虚通乳汤辅以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25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于45~55岁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烘热汗出、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酸背痛、手足心热、面浮肢肿等身体不适感,及烦躁易怒、失眠健忘、精神倦怠、皮肤蚁行样感等神经精神症状,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1]。
37
中医学指出,产后气虚及中气不足可导致脏器脱垂,影响功能恢复,提倡“陷者举之”及“虚者补之”。艾灸为常见的中医外治疗法,能通过艾热对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进行刺激,激发经气活动,促进生化、生理功能恢复正常,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5,6]。
一般产后5~6周子宫会逐渐恢复至非妊娠状态,该过程被称为子宫复旧,也叫产褥期。但由于子宫收缩、内膜再生障碍等,子宫可能会复旧不全[1]。子宫复旧不全会引起产妇下腹坠胀、腰痛、恶露时间延长,甚至会造成产褥感染;若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子宫功能永久性损伤,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
70
影响因子:2.646
影响因子:0.858
影响因子:0.340
影响因子:1.168
影响因子:0.893
影响因子:0.595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