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迁移列表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具有侵袭能力强及恶性程度高等特点,由于OSCC患者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导致手术治疗效果差[1]。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可采用根治性手术辅助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手段治疗OSCC,但由于OSCC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导致治疗后患者生存率低及预后差。因而探究OSCC细胞增殖及侵袭的生物学行为并寻找OSCC发生及发展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可为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
121
0
卵巢癌是一种危害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女性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的复杂性导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增加[1]。因而探讨卵巢癌发生及发展规律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RNA聚合酶Ⅱ转录产物,研究显示LncRNA表达变化与肿瘤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2]。卵巢癌组织中LncRNA异常表达可促进癌症发生及发展。
119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高且逐年上升,预后较差[1]。肿瘤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探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提供科学基础,对于提高结直肠癌的治愈率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仍未完全清楚结直肠癌肿瘤进展的具体机制。
70
宫颈癌是女性中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已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宫颈癌早期诊断准确率较低与患者预后差是亟待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宫颈癌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而单独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并不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1]。既往研究显示原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失活及其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可参与宫颈癌发生及发展过程[2]。
83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1]。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多数PTC患者预后良好,但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经临床治疗后预后效果较差[2]。因此,探索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求新的靶向治疗位点,对改善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101
食管癌在全球所有癌症中发病率第8,死亡率第6[1]。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为食管癌的两种主要组织类型[2]。虽然全球食管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是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3]。胃食管反流、肥胖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患者成为了食管腺癌发病的高危人群[4]。在我国,97%以上的食管癌患者为鳞癌,腺癌患者较少;然而,食管腺癌较食管鳞癌的放疗和化疗的敏感度差,更易复发和转移,5年总体生存率较鳞癌低,约为15%。
67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一种视网膜肿瘤,是儿童眼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球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2%~4%,全世界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低于30%。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虽然保留治疗占主要地位,但是这种方法可导致生存率降低。
96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器官恶性肿瘤,在过去10年其发病率逐步上升[1]。乳头状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患者5年生存率大于90%,20%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10%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具有局部复发风险[2]。因此,进一步了解和揭示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84
BECN1是自噬过程中的关键基因,编码卷曲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1(coiled-coil myosin-like BCL2-interacting protein, Beclin 1)。由于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双刃剑作用,Beclin 1在不同肿瘤生长、转移中的作用颇具争议。目前,在白血病中对BECN1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其对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等的作用,更是鲜有报道。
20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的发病率超过肺癌,位居第一位。20%~70%的乳腺癌患者在经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对于复发或者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仍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20%。因此,研究乳腺癌转移侵袭的机制对于寻找潜在治疗的新靶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111
食管癌是一个全球的重大健康挑战。最新的全球统计数据显示,食管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也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在我国,尤其是川东北地区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是近十多年来肿瘤研究的新热点,部分lncRNA与肿瘤的密切相关性被越来越多的认识,其可在染色体重构、转录、转录后和表观遗传学水平上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75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研发膀胱癌特定的靶向疗法可以指导晚期膀胱癌的治疗。circRNA富含miRNA结合位点,可以发挥竞争性内源RNA作用,作为miRNA“海绵”来调控对其靶基因的作用。研究与膀胱癌发病有关的潜在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可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可能生物标记及分子靶点。
28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高。临床上约有70%的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处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30%。目前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增殖、侵袭和迁移是影响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3,CDCA3)与细胞分裂密切相关,会影响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免疫浸润和肿瘤微环境。
53
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显著上升趋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转移,晚期患者预后较差。唇腭裂跨膜蛋白1样蛋白(cleft lip and palate transmembrane 1 like, CLPTM1L)基因最初是在筛查顺铂耐药相关基因时发现的,其在顺铂耐药的卵巢癌细胞中表达上调。NI等研究发现,CLPTM1L高表达的肺癌患者比CLPTM1L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更差。
39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骨恶性肿瘤,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尽管在接受手术和辅助化疗后,非转移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60%,但转移和复发患者长期生存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药来改善不良的临床结局。近年来,麻醉药被报道可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参与癌症转移与复发,从而影响患者预后。
61
影响因子:0.997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0.781
影响因子:3.299
影响因子:2.01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