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语言文学列表
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必不可少,是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完善实践教学目标为核心,坚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222
0
随着经济全球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赏析阅读有助于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是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通过广泛阅读英文文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词汇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
270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毫无疑问是各个综合类院校的基石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承担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与文化精神的重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文学教育是一种经典文学教育,他们从事文学阅读的习惯是从文本出发,以理论为观照,以文学史为准绳。因而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有进行话剧教学的必要性。
167
陶渊明(365—427)是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沿袭了魏晋时期诗歌平淡自然的创作风格并将其带入更高的境界,成为当时文坛程碑式的人物。他将“自然”提炼到至臻至美的程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创了田园诗派。陶渊明的诗以“自然”为最高处世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价值,对当前社会人文思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进一步了解陶渊明诗文的生态美学具有一定的社会与文学价值。
373
语言是交流的最好媒介,也是中外交流的桥梁,不仅如此,对于名著的翻译也显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因此,翻译在文化的交流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管是过去还是现代,都要将这一工作重视起来,应将不同的译本加以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名著的翻译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让翻译更加准确,更加通俗易懂。
318
中国文章学历史悠久,文笔问题也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经历了曲折融合的过程,有其独特的范围界限和发展阶段。扬州学派是乾嘉学派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清朝骈文复兴声音的背景下,刘师培作为扬州学派的汉学家代表,认识到厘清文笔无疑是推翻桐城派“古文为正统”主张的重要途径。对此他上承刘勰的文笔观,下接阮元的文笔论,在此基础上又发挥其创新性,对文笔的内涵及外延都做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495
英语阅读理解是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而《高级英语》课程对于英语阅读理解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多年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我院《高级英语》教材中的故事语篇《敲诈》的阅读理解为研究重点,主要探讨分析了如何以叙事空间的建构为核心,实现对故事情节和故事人物的理解和赏析,旨在探索有效提升英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的可行阅读模式。
272
《苦海净土:我的水俣病》描述了水俣病患者的痛苦和水俣病患者斗争的艰难历程,是日本生态作品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苦海净土:我的水俣病》进行分析,探究石牟礼道子的生态危机意识和生态思想,探寻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应与自然秉承的关系。
516
在中国历史上,文学及其观念的发展常常与哲学、政治等领域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比如从明代中期开始,阳明心学的崛起是从对程朱理学的纠弊与超越开始的,但是在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领域,却是从承接宋人传统开始的。尤其是关于题跋文体的创作与认识,均离不开宋代文学的影响。于是,在学界首先是唐宋派倡导学习唐宋八大家的古文,遂有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的问世。
305
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其浓烈的女性思想、女性意识和女性情怀,同时她还有一部分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男性化色彩,具体表现在潇洒豪放的雅士气质、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不屈与自信的坚强品格。这些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感受。笔者从李清照的作品出发,以其作品为基础,浅谈作品中的男性化色彩,仅供参考。
400
马丁·瓦尔泽是德国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德国的“文学君主”。在德国文坛他与君特·格拉斯齐名。2002年,他出版讽刺媒体霸权的小说《批评家之死》,引起巨大争议。在书中,作家汉斯·拉赫的小说在出版前就遭到了犹太评论家埃尔·柯尼希在电视节目中的抨击,之后批评家离奇死亡。拉赫因对其曾发出威胁,被定为嫌疑犯并关押。
292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分身现象立足于“二重身”的文学母题,从溯源角度来讲,“二重身”译自德语doppelganger,该词汇也译作“幽灵般的、恐怖的、黑暗的、被压抑的母体的变体”。在英语中,“二重身”被译作double,汉语译文有“二重身”“替身”“影身”“化身”“类我”“同貌人”等。从上世纪初开始,“二重身”文学专题研究工作越来越深刻,其中就包括对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分身现象的研究。
855
在现代格律诗中,汉语十四行诗是一种特殊的体裁存在。自1920年郑伯齐在《少年中国》杂志发表《赠台湾的朋友》一诗后,五四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留洋学者开始了十四行诗的译介工作,开始了十四行诗体本土化的进程,一大批喜好十四行诗的作家比如梁宗岱、穆木天、卞芝琳、孙大雨、冯至、屠岸等开始用汉语创作十四行诗。
282
轻声是普通话中重要的一种音变现象,起到了区分词义和词性的重要意义,同时兼有表达感情色彩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轻音描述为“说话时有些字总读的很短”,并收录轻音词共2592条,数量十分庞大。由于轻声词本身的特点,其存在着必读与可读,有规律与无规律的差异,因此,无论是研究还是教学,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173
英语在国际交流语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了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视。尤其是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佳等现象,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加强重视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94
影响因子:1.5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250
影响因子:1.672
影响因子:0.73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