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国内研究报道,早产儿是影响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早产儿家长对乙肝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预防控制乙肝的重要环节。有研究报道,孕产妇乙肝防治知识平均得分(7.39±2.63)分(量表满分为12分),得分率为61.58%。目前有关早产儿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
198
0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医学及围产医疗技术的发展,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逐年增多。早产儿的成功救治需要各种有创诊疗操作技术,尤其是危重早产儿的救治,需要持续动脉血压监测、经常监测动脉血气、紧急静脉输液、给予急救药物以及长时间静脉营养。脐动静脉置管技术的发展为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成功救治提供了有效保障。
217
早产儿主要是指胎龄少于37周的活产婴儿,该类婴儿常存在低出生体重等生理特点。为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及保证营养供给,对早产儿实施喂养干预尤为关键。且较多研究证实,尽早建立完全经口喂养,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以及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较多研究显示,使用常规喂养法喂养早产儿存在一定问题。
136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有吸收、感觉、分泌、屏障保护、调节人体体温等功能。而早产儿皮肤发育不成熟,角质层薄,组织娇嫩,通透性强,如果在临床诊疗和护理操作中不慎损伤皮肤,会使感染风险增大,加重患儿病情。因而,本文主要探析细节管理对减少早产儿皮肤损伤的发生,报道如下。
219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指肝前门静脉系统的血管发生病变,导致门静脉系统部分血管堵塞,形成向肝性扩张迂曲的静脉侧支循环,其影像学表现似海绵样,本质是为保证肝脏正常生理功能而发生的病理性改变。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可引起门静脉高压症,从而导致消化道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及腹水等。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属于少见病种,发病后保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232
2016年1月,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全国每年预计新出生人口超过1750万,新生儿的增多必将加大儿科工作量。儿科病种复杂,患者年龄小,病情变化快,配合性差,护理工作量大,有时还要面对家属误解,因此,儿科护士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相关研究表明,儿科护士的压力较内科、外科、急诊科护士大。
292
牛奶蛋白过敏是由牛奶蛋白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好发于1岁以下的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患儿不仅出现胃肠道反应,还可出现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不适,严重影响生长发育[1,2]。文献[3,4]报道,CMPA的发生可能与辅食品种、喂养方式及家族史等有关。本研究探讨婴儿发生CMPA的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241
MG是发生于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系统疾病,目前发现的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与MG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通过对MG患者血清抗体的研究,丰富了对MG疾病的了解,为多种亚型的MG疾病提供精确有效的诊断。针对MG不同亚型如何精准治疗,对不同免疫抑制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儿童MG不同亚型的预后有待进一步随访。
616
支气管扩张症是因为支气管壁的弹性组织和肌肉组织受到破坏而导致的局部或广泛的支气管不可恢复的异常扩张,病因较多,包括感染、免疫缺陷、先天性发育异常等。既往研究认为儿童支气管扩张症发病率已逐渐下降,但随着高分辨率CT(HRCT)、纤毛活检、基因检测等新的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率不断提高,且临床更加重视病因的诊断。
118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不良患者的生理储备,纠正营养不良,从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研究显示,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病死率明显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5-2017年儿外科围手术期使用全肠外营养(TPN)的处方,为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72
提供药学服务不仅是药师的职责,更是药师核心价值的体现。目前,有调查显示,药师的儿科药学服务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与患儿家属对药师的认可度不高有关,因此需拟定儿科药学服务方案,明确团队中药师的职责和目标,促进儿科药学服务全覆盖,以期为患儿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79
腺病毒感染多见于6个月~5岁儿童,全年均可见,中国北方地区腺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为冬季,南方地区则为春季和夏季[3]。腺病毒感染潜伏期为2~21 d, 平均 3~8 d。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黏膜接触、粪-口途径等方式传播。
185
目的 研究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在不同病情程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在新郑市中医院就诊的ASD儿童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每组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病情程度分为Ⅰ、Ⅱ、Ⅲ级,试验组采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
76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是由于医院外的病毒、细菌以及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感染造成,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及胸痛等[1]。流行病学调查[2]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临床研究[3]发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除了微生物感染以外,机体自身的炎症细胞因子以及T细胞水平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同时机体感染病原菌后免疫功能失调,炎性反应进一步加剧,也是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50
有研究[2]提出,环境菌落总数作为评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其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对于维护环境卫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平板计数法对检测环境菌落总数存在诸多局限性,该方法不仅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而且耗时较长,不利于快速响应和处理潜在的卫生问题[3]。
37
影响因子:0.110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0.393
影响因子:0.711
影响因子:1.636
影响因子:1.035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