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分析某医院老年(≥60岁)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临床分布特点。方法 以某院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检验科临床老年住院患者标本的检测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标本类型、科室、疾病、细菌种类、耐药机制等临床分布特点。结果 老年患者MDRO的总例次感染率为1.48%,3年例次感染率无显著变化(χ2=2.17,P>0.05);年龄>90岁老年患者MDRO例次感染率最高,为4.65%。痰液标本分离菌株数最多,占48.99%,科室分布主要为干部保健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分别占27.52%、10.26%和7.15%;疾病分布主要为脑梗死、冠心病、肺部感染和脑出血,分别占9.80%、9.33%、6.38%和6.07%;细菌种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2.92%和28.62%;耐药机制以ESBL为主,占70.92%。结论MDRO感染风险随患者年龄增加相应增加,并且MDRO感染分布有一定规律。
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不包括天然耐药,仅指由于敏感细菌发生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所产生的获得性耐药。细菌耐药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病死率等[1]。老年人体质衰弱、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比例高,接受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有创性操作机会多[2],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是MDRO感染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分析老年患者MDRO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管理与预防控制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某院“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和“病案质控系统”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检验科对临床老年患者(≥60岁)标本的检测结果,包括血液、分泌物、痰液、尿液、引流液、腹腔积液、脓液和脑脊液等标本,分离出的643株MDRO,同一患者剔除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
1.2细菌培养与鉴定
通过划线,将混杂的细菌在平板表面逐一分散,经培养后,各自形成菌落。根据菌落形态特征挑选单菌落,进行纯培养,按照首次分离原则,只统计同一患者入院以来不同标本类型某一病原菌的首次分离株。经VITECKⅡcompact自动化微生物鉴定仪(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判定。本试验使用生化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的检测,根据不同的耐药表型,采用纸片法、仪器法等方法综合判定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患者因素和送检标本质量综合分析老年患者MDRO感染的例次感染率、年龄分布、标本类型分布、科室分布、主要疾病分布、细菌种类分布、耐药基因分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和%表示,组间比较经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度老年患者MDRO例次感染率
结果显示,该院2019—2021年老年患者MDRO总例次感染率为1.48%,2019—2021年各年度老年患者MDRO例次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P>0.05),见表1。
表1 2019—2021年老年患者MDRO例次感染率
2.2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MDRO例次感染率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MDRO例次感染率差异显著(χ2=270.87,P<0.01),年龄>90岁老年患者MDRO例次感染率最高为4.65%,见表2。
表2不同年龄老年患者MDRO例次感染率
2.3老年患者MDRO标本类型分布
分离的MDRO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和血液标本,构成比分别为48.99%、28.46%和9.02%,见表3。
表3 MDRO标本类型分布
2.4 MDRO感染老年住院患者科室分布
MDRO感染老年住院患者主要分布于内科,共416例,占64.71%,其中干部保健科占27.52%、神经内科占7.15%;外科占35.30%,其中神经外科占10.26%,见表4。
表4 MDRO感染住院科室分布
2.5老年患者MDRO感染主要疾病分布
该院老年患者MDRO感染主要疾病有脑梗死、冠心病、肺部感染和脑出血等,构成比分别为9.80%、9.33%、6.38%和6.07%等,见表5。
表5老年患者MDRO感染主要疾病分布
2.6老年患者MDRO细菌种类分布
643株MDRO细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共276株,占42.9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84株,占28.62%,见表6。
表6 MDRO菌种分布
2.7老年患者MDRO耐药机制分布
分离的MDRO菌株中,检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最多,占70.92%;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XDR-PAE)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A)等,见表7。
表7 MDRO耐药机制分布
3、讨论
MDRO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2,3],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免疫力低下,严重影响治疗及预后[3],有效控制MDRO可促进老年患者康复[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MDRO感染主要分布于干部保健科、神经内科和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与龙盛双等[6]研究一致。主要疾病分布为肺部感染、脑梗死和冠心病等,分布特点与陈英等[7]研究基本一致。主要耐药机制为ESBLs、MRSA、XDR-PAE、XDR-ABA和CRE,符合《MDRO医院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老年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分布特点类似国外某研究[8]。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可引起严重感染[9,10,11,12],是2017年WHO公布的急需新型抗菌药物的3种重点病原体。本研究显示,该院2019—2021年老年MDRO感染患者明显低于相关研究[7,13],可能与该院自2019年开始采取多重耐药菌防控的集束化管理措施有关。基础疾病、异常生理状态、有创性操作和使用抗菌药物等均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4],本研究下一步将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分类研究。
参考文献:
[2]郭咸希,何文,陈莹等临床药师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的治疗及药学监护[J].中国药师,2022,25(4):676-681.
[3]彭玲,寸月娥,袁艳玲,等综合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莹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1):54-58.
[4]何美云,薛思军.2020- -2021年某三甲医院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2,39(7):525-529.
[5]王锦,谭善娟,王干,等2016- -2020年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与环境消毒质量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2,39(4):254-257.
[6]龙盛双,胡潇云,张殷鹏等多重耐药菌的科室分布及院内感染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0):986-988.
[7]陈英,杨军张剑江老年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莹感染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 31(8):849-851.
[12]单永兰,孟剑锋综合管理干预策略对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9):141-147.
[13]杜飞,陆燕燕黄晓静等老年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5,20(12):2265-2266,2308.
[14]尹丹萍,何多多,张玉强,等医院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点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8):1785-1788.
文章来源:尹丹萍,徐茂云,朱田田等.某医院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分布特点[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3,40(08):585-587.
分享:
全科医学是一门旨在为社区和家庭提供全面、系统的医疗服务的学科,其要求全科医师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能,并且强调以人文关怀、综合治疗、持续关怀和负责任的态度来照顾患者。目前,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改革的关键任务。
2024-10-30《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护理服务[3,4]。
2024-07-08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病人数量急剧上升,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65岁及以上老年女性、男性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分别为957.3/10万、414.4/10万,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1]。2018年,骨质疏松学会亚洲联合会的研究表明,亚洲的髋部骨折人数将会由2018年的112.406万例增加至2050年的256.349万例[2]。
2024-07-08原发性下肢淋巴水肿(primary lymphedema lower extremity, PLEL)通常被认为是进行性液体在间质中异常积聚引起的肢体肿胀[1]。淋巴功能低下和淋巴液持续淤积会导致慢性炎症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刺激胶原沉积和脂肪细胞堆积[2]。了解患者的脂肪及液体成分可能有助于确定最适合他们的临床方法。
2024-07-08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社区、农村等基层的医疗机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为进一步促进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规范化,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水平。
2024-07-04有创通气全称为有创机械通气,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疾病的重要干预措施,虽能有效改善机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状态,但具有创伤性,易导致气道损伤、呼吸相关性肺损伤、再次感染等并发症,导致撤机成功率下降,进而影响后期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1]。
2024-06-26本研究病毒核酸提取会有损失,提取过程也可能造成DNA链断裂,这些将在后续研究中不断改善。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包含F4/R4段不低于1 000 nt目的核酸不完整片段数量即占相当比例,提示在基因组定量等实验的引物选择或检测方式上应给予足够重视。
2024-06-20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负性情绪,表现出不想投入工作的一种倦怠心理[1]。研究发现[2],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负性指标,会严重影响个体对职业的专注程度,进而不能有效创造较高工作绩效。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患者文化水平明显提高,对护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4-06-051967年,Seligman[1]在对动物的行为研究中首次提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LH);1978年,Abramson证明了习得性无助在人类普遍存在[2]。习得性无助是对现实无望和无可奈何的状态[1,3],当个人长时间暴露于无法控制的压力中时就会产生这种心理状态或行为[1,4]。
2024-06-05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 port)简称输液港,主要用于需中心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相对其他种类的中心静脉输液装置,因具有携带方便、并发症少和维护周期长等特点[1],近年来逐渐在临床被接受和推广。美国静脉输液治疗协会(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INS)指南中明确规定,在使用各类静脉输液装置前需评估导管功能,以保证输液安全[2],功能障碍是输液港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研究报道其发生率为2.8%~15.2%[3,4,5,6,7]。
2024-06-04人气:18516
人气:15530
人气:10321
人气:9942
人气:965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消毒学杂志
期刊人气:1205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7658
国内刊号:11-2672/R
邮发代号:82-328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390
影响因子:2.408
影响因子:2.012
影响因子:0.254
影响因子:1.3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