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阶段实施人文教育对本科实习护生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7月进入实习的护生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进入实习的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观察组采用人文素质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比较两组的人文素质得分、护理专业承诺得分及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专业承诺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教学管理、教学态度、业务指导的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实习中实施人文教育可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专业承诺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且对提高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实习阶段重视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中明确提出,教育部门深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规范护理专业设置,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严格临床护理实习管理,全面提高护理人才教育质量是“十三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1]。护理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学”上的具体化,是护生在浓厚人文环境中,通过学习人文学科知识,尤其是护理学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积极参加人文实践,使护生将来成为既掌握精湛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的医学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医务工作者。20世纪60年代新的医学人文教育在西方兴起,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注意到了医学独立发展的弊端,提出并进行了医学院与大学的合并,其目的在于促进医学院人文精神的发展,但是在如何促进其发展上还没有找出一条很好的思路[2]。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医学院校陆续开展起来,研究的相关机构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人文教育的相关研究集中于大学校内学习阶段,关于如何在临床实习阶段对护生实施更贴近实践、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鲜有报道,是目前护理临床带教中的“短板”。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及效果评价,为护理教育者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釆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进入云南省某三甲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本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7届本科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2018届本科实习护生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经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全日制护理本科生;②由校方联系来院实习者。排除标准:中途转入实习者。排除标准:①中途休学者;②中途转出实习者;③因各种原因终止实习者。最终对照组共纳入39人,观察组共纳入42人,两组护生的实习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核成绩、核心能力自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性研究。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老师偏重辅导学生的操作技能及培训护理专业知识。
1.2.2观察组
采用人文素质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礼仪训练、依法执业、职业道德、人文沟通训练、人文关怀、生命教育、专业形象塑造等内容,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一对一”导师带教结合成立人文带教指导小组,开设护理人文讲堂,案例分析讨论,教师、护生、患者沟通座谈会,周末大课堂,规范化形体训练等方法,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医学人文素质继续教育资源[3]。
1.3研究工具
1.3.1一般资料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入学方式、是否担任班干部、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等16个条目。
1.3.2人文素质调查问卷
此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在参照张温温等[4]构建的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护生的情况自行设计,包括道德素质、审美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5个维度,共23个条目,采用Likert's Scale五分法计分,分数越高代表人文素质水平越高。
1.3.3护理专业承诺量表
《护理专业承诺量表》是吕桂云1998年运用双维理论针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承诺拟定而成,该量表于2006年修订为3个维度,即专业努力意愿、专业生涯留驻意愿和专业价值认同,共23条,釆用Likert's Scale五分法计分,范围从非常确定(5分)、确定(4分)、普通(3分)、不确定(2分)到极不确定(1分)。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重测信度为0.81。
1.3.4本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问卷
实习结束,使用顾丹凤等人设计的“本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问卷”集中护生对实习阶段带教老师整体情况进行评价,该问卷包括教学管理、教学态度、业务水平、业务指导4个维度、30个条目[5]。该量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
1.4资料收集与处理
实习结束时,运用调查问卷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评价。首先研究者向护生介绍调查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以不记名、自愿的原则填写问卷,时间为30 min,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81份,收回81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比较
观察组的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比较
2.2两组的护理专业承诺得分比较
观察组的专业承诺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测评结果比较
实习结束时,调查护生对医院总体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情况,共发放81份问卷,收回81份,有效回收率100%。对照组共发放39份,观察组共发放42份,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教学管理、教学态度、业务指导的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两组护理专业承诺得分情况比较
表3两组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测评情况比较
3、 讨论
3.1在临床带教中实施人文教育可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
由表1可见,观察组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5个维度的人文素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通过设置丰富的人文教育教学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授护生,提高了护生参与积极性和感受效果,如通过职业价值的培养提高了护生的职业道德,通过生命教育提高了护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关怀能力,通过医院的医患纠纷讲堂提高了护生依法从医观念和知情同意告知意识,通过护理礼仪培训和经典医学人文影视作品欣赏提升了护生对心灵美、仪态美、操作美的感受和对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通过人际沟通培训提高了护生语言表达技巧和心理素质,同时也提高了护生应对各种就业考试的能力。
3.2在临床带教中实施人文教育可提高护生的专业承诺
专业承诺是指个体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最早来源于对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的研究[6]。以往的相关研究指出,培养专业承诺高的护生是一项关系到护理事业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护理教育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帮助护生形成正确、稳定的护理专业思想,加强护理专业价值观的教育,正面引导护生发现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善美,增强学生工作使命感与荣誉感。由表2可见,观察组的专业承诺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带教阶段实施人文教育可提升护生的专业承诺。我国卫生体系一直面临医护比失调和护士数量短缺的问题,这一现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显著。不仅如此,我国还面临着护理人力资源流失率过高的问题,以主题词“护士”、“倦怠”和“工作疲溃感”系统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发现“护士职业倦怠”正成为我国护理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话题。四川徐浩岚[7]的研究指出,本科实习护生专业承诺与职业倦怠呈一定负相关且前者对后者有一定预测作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3在临床带教中实施人文教育可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的带教老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理论和实践的专业培训,具体做法是选派带教老师到高校进修或学习,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外请培训导师,对带教老师进行人文带教专项、系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培训。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专人督查,规范了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和带教行为,保证了带教质量。由表3可见,观察组在教学管理、教学态度、业务指导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对带教老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带教老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和带教能力。实习过程中的双向反馈学生和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可不断改进临床教学,听取学生对带教的意见和建议可使其感到被重视,老师对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可促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改进。另外,年度评选优秀人文带教老师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带教积极性,促进了带教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表3显示,两组对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一方面人文带教模式对提升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没有明显帮助,另一方面可能带教老师本身的业务水平与带教能力无明显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3.4在临床带教中实施人文教育可提高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这一概念是“舶来品”,引入国内后,有“能力”、“素质”、“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核心胜任力”等诸多译法[8]。21世纪初护理专业领域开始应用这一概念,但对护理核心能力内涵的界定,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仍存争议,不过对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内容的阐述较为一致,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可形成良性循环。人文带教主要影响护生的专业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热爱本职工作和护理事业,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职业理想,增强服务意识,从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尊重其基本的权利,真心关爱患者,尽最大的可能减轻病痛,培养较强的专业责任感,坚持终身学习,边学习,边提高,逐步将系统的专业知识内化为核心能力,持续促进个人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EB/OL].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孙英梅,姚凤海,马丽娟.医学学科的人文向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2004,2(4):94.
[3]杨晓娟,缪云仙.从2名护生浅静脉置管失败后的压力体验分析临床人文关怀带教的意义[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5):164-166.
[4]张温温.本科护生人文素质与专业承诺现状及其相关性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4.
[5]顾丹凤.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护理本科实习生带教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6]王贞.“1+2”人才培养模式对护理学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9,21(1):180-183.
[7]徐浩岚.本科实习护生专业承诺和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32):4566-4569.
[8]邹德伟,刘瑞.浅析本科护生护理核心能力的提升[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40(S1):355-356.
杨晓娟,缪云仙,徐嘉苑.人文教育在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5):154-156.
基金: 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立项课题(2017-JY-Y-089).
分享:
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登革热(dengue fever,DF)开始出现大面积暴发,且感染人数和临床症状较之前更严重。登革热是一种由雌性伊蚊叮咬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特征包括快速扩散传播、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大众普遍易受感染,较大程度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加重了医疗行业的负担。
2025-03-18目前,我国关于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方面的研究与外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3]。在职业暴露发生后,实习护生因缺乏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实习期间的学习,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缺乏针对护生职业暴露的宣教和应对预案。
2025-02-25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阶段[1]。胸外科病种多、理论知识系统性强、专科操作性强,如何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培养其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增强实习效果,提升带教质量,是临床带教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5-01-13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要强化护理人文关怀,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扩展与质量提升,进而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人文关怀,作为主动、真实且深切的关心、帮助及支持他人的意愿、意图或责任感,并通过具体行为所展现的价值观和态度,对于提升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2025-01-0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中接触有害、有毒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伤或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类职业暴露。医疗职业暴露常见为血源性传染,而血源性传染可以通过器械伤、皮肤伤口、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有调查发现,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为护士。
2024-12-24护理实习阶段是护生从护士过度的关键阶段,对于其参加工作具有重要影响[3]。护生临床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生涯受到实习效果的影响,而护理专业的来华留学生,因语言、思维模式和文化差异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4]。如何提升留学生实习的效果与质量,是目前以及今后均必须正视的教学问题。
2024-11-28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护生临床工作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核心阶段[3]。以往研究表明,临床实习带教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带教形式单一,带教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带教能力差异较大;护生主动学习意识和护患沟通能力欠佳[4]。
2024-11-01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阶段,高效的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手段是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界对于临床实习教学管理进行了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化管理的作用、实习体系的建设、实习带教方法的应用、管理理论的探索等。
2024-10-18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是全球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护士不足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问题。引导护理实习生(护生)毕业后从事护理行业,是解决护士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职业认同会影响护生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行业。护生职业认同是指护生对于护理专业及未来从事护理工作的价值和使命的内心接受及确认。
2024-10-18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与核心,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是护士对患者健康、权利、生命、尊严照护的集中体现,最终使患者达到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状态。在护理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关爱患者。研究显示:医护人员展示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2024-09-27人气:22301
人气:18466
人气:12779
人气:10367
人气:9004
我要评论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