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恶性肿瘤是一类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也是现代人类社会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病理机制在于细胞恶性增生,而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较多,常见有遗传易感、致癌化学物质长期接触、病毒感染等,是一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基因异常的疾病,其病情早期大多发展缓慢且无明显临床症状。
79
0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据统计,2020年全球约有190万新增结肠癌患者,93.5万结肠癌相关死亡,分别占全球癌症病例的10%和癌症相关死亡的9.4%。随着现代医学对结肠癌生理病理认知的不断加深,各种筛查与治疗方法经过优化,已有效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然而,近40%的结肠癌患者仍会复发或出现转移的情况。
75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逐渐攀升。据统计数据显示,有些地区的大肠癌患病率已经超过了胃癌,成为消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2]。普遍认为,超过95%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引起的[3]。结肠镜筛查是预防大肠癌的一把利剑,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大肠息肉,还能进行有效治疗达到有效防止和降低癌变风险[4]。
67
膀胱癌是发生于泌尿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受遗传、环境、饮食、基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膀胱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为主。由于膀胱癌细胞具有生物侵袭性和特异性放化疗耐药性,治疗后易转移和复发。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和开发新型药物来改善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39
在我国,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3]。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患者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5%,其5年生存率仅为15%,大多数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无法切除或发生转移[4―5]。
74
胸膜间皮瘤(pleural mesothelioma,PM)是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罕见肿瘤,虽然早期可进行切除,但由于PM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患者确诊往往较晚[1]。PM预后极差,临床治疗策略复杂,且患病率逐年上升[2]。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PM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上皮型、肉瘤型和双相型,其中肉瘤型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26
肝癌是目前第五大常见癌症,在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尽管肝癌的临床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发展迅速,但由于其复发率高和易发生转移等特征,肝癌患者预后仍不十分令人满意。随着祖国医学的蓬勃发展,中药以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日益引起中西方学者的关注。
47
目前,传统的抗肿瘤治疗结合中医药抑制肿瘤发展逐渐成为治疗HCC的补充和替代疗法[2]。高乌头具有抗肿瘤的药理作用,高乌头中单体成分高乌甲素的氢溴酸盐和硫酸盐等有抗肝癌作用,但作用都不强,其抑瘤率分别为37%[3]和38.42%[4]。高乌三氯甲烷部分为多种生物碱的集合体[5]。
27
大剂量甲氨蝶呤广泛应用于多种儿童肿瘤的治疗,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骨肉瘤等。虽然儿童甲氨蝶呤给药一般基于体质量或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计算,但其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特征在个体间差异较大,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1-4]。
46
结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结肠癌在青年群体中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方法治疗该疾病,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引起房颤,从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
30
目前临床晚期食管癌的整体预后较差,会对患者以及社会产生较大影响,标准一线治疗方案通常是化疗,但患者总生存期有限,难以坚持完成整体疗程,所以对一些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有较为迫切的需求。随着医疗理念的进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肿瘤治疗中逐渐显示出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45
骨肉瘤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骨癌,骨肉瘤转移或复发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30%。在过去40年里,骨肉瘤未转移患者生存率没有显著改善,骨肉瘤已转移患者生存率并无改善。由于骨肉瘤是一种与其微环境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其发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机制目前尚无定论。
25
由于化疗有效率低,生存期短,且会产生一定的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故目前的治疗有“去化疗”的趋势。单一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治疗效果有限,原因在于部分患者对其产生了原发性或获得性的抗药性。
徐荷芬教授是江苏省首届国医名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中西医肿瘤临床、科研工作 60 余载,经验颇丰,善于采用中西医结合之法治疗大肠癌,其用药自成一派,疗效卓越。笔者幸而侍诊于侧,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将徐荷芬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大肠癌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总结如下。
37
大部分患者发现或确诊时已错过了最佳手术、消融等治疗时机,单纯使用经动脉化疗栓塞效果往往具有局限性,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这种单纯治疗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医疗诉求,联合治疗方式成为原发性肝癌的新型、主流治疗手段。仑伐替尼是一种高效的靶向治疗药物[3],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3
影响因子:1.355
影响因子:1.137
影响因子:0.997
影响因子:1.900
影响因子:0.982
影响因子:1.435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