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人类跨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密切深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学者和各国有识之士的认同。国与国交流,重在民心相同,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拓展交流领域,文化交流是最为重要,最为频繁的沟通内容。
265
0
中国当代文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对于文学本身和文学所承载的社会和人文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他的诞生,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彰显了优秀文学作品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独特的作用,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研究,挖掘其蕴藏的思想和进步内涵,是促进文学创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方法。
2330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最经典的短篇小说之一。在对这篇小说的书评中,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书评极具深意。他对这个故事里的隐藏元素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进行了分析,更把小说中简单明了的对话结构和他脑海中戏剧化的现实场景对话做了分析对照。英国文学评论家H.O.贝茨也曾对海明威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所体现的简洁的写作风格做过评论。
462
村上春树是日本最有表现力的著名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对日本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挪威的森林》是最能体现村上春树独特语言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所以,通过分析《挪威的森林》的艺术语言风格就能将村上春树的艺术创作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1024
1914年,上海春柳社首次将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搬上舞台,易卜生笔下那个不满做玩偶的女性娜拉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但反响平平。1918年,《玩偶之家》在《新青年》杂志“易卜生专号”上发表了第一版中文译本,同时还介绍了易卜生的剧作和西方现实主义观念。当时中国正处于摆脱封建荼毒对人性的束缚和压迫时期,而娜拉的出走精神刚好与当时的时代需求相符合。
11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文学作品反映了战后日本的时代特色、文化内涵和国民情绪。作品不仅体现了日本社会当时的审美风向,还为读者展现了人类政治、社会和文化演变等丰富内容。从战后初期对日本军国主义直接深刻的批判,到试图探究日本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黑暗面,以及后期关注自身日常生活等私小说题材的迅速转换,都标志着日本作家不断追求突破、发展的创作姿态。
864
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绘本采用视觉、听觉建构语篇,是一种典型的多模态文本。此外,近年来随着中外人文交流的加强,儿童绘本翻译也逐渐受到文学翻译界的重视。研究表明,我国有约70%的家长把绘本作为儿童的主要启蒙读物之一。由于我国儿童绘本文学起步晚,故英语绘本成了主流。但如今市场上现存的翻译过来的绘本翻译质量差。
807
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愈加密切,在西方的书籍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对中国元素的描述,中国元素高频率地出现在德语文学作品中,吸引了大量的德语文学家之类的欧洲文化学者。该篇文章主要是从文学史相关方面的角度出发,并通过一些文献资料,针对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元素,包括中国文学蕴含的艺术与古人的哲学思想等之类的有关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564
女巫形象常出现于莎翁剧作中,《麦克白》中的女巫和其他超自然因素为整部戏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性。本文重点讨论剧中女巫、预言与道德人伦在欲望战场上的交锋,突出女巫在设计戏剧结构、丰富人物形象、表现悲剧命运等方面的深刻意义,探讨女巫的预言与麦克白自身欲念这对矛盾统一体在塑造人物自我命运过程中的作用。
527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类文明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却在日益被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峻。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生态批评文学逐渐诞生。在文学领域通过作品创作及文学研究来探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是文学批评理论的一种。通过文学研究与生态保护意识有机结合,开创了文学研究中的绿色化的新视角。
291
本研究聚焦亚当•约翰逊2015年短篇小说集《幸运微笑》,从梦幻、疾病、反讽、创伤等视角解读边缘人物形象,认为作品通过剖析形形色色但不为人所熟知的边缘人物的生存现状及内心世界,揭示高科技尽管可以复制人类的外在形象,却无法治愈人类所患的癌症疾病。
269
大正时期是日本对中国历史文化再认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日本文学界有许多重要作家亲身前往体验现实中国,兴起了所谓中国情趣的热潮。在此过程中,日本文学界对中国的认识,从对中国古典思想与文化的憧憬,或转变为带有殖民色彩的猎奇,或走向了幻灭转而寻求日本情趣,或形成了脱胎于中国文化而表现现代自我的崭新主题。以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中岛敦等日本作家为例,归纳这一时期日本文坛中国情趣的种种表象,对富于中国情趣的日本作家们的创作特点及价值选择进行解读,可以看出这一文化现象从兴起到逐渐幻灭的过程。
1357
芥川龙之介(以下简称芥川)除了是位享誉世界的小说家之外,还是一位汉学家。关于他的小说研究颇多,而对其汉诗的研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仅限于少数研究者。芥川生平创作的34首汉诗,因仅附在友人的信札中或受托题于画作上,故而对其汉诗的研究少之又少。本课题将在现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析出其汉诗的关键词并构建芥川汉诗的表现手法体系,探讨其汉诗中的中国要素,和与中国文人之间的关联。
352
孤独是一种状态,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书对孤独的描写意蕴深刻,本文结合他的作品从个体的孤独、家族的孤独和文明的孤独来探究这个话题。从个体而言,本文举了几个典型的人物,探讨他们的孤独;从家族而言,本文描写了家族的循环和衰落;从文明而言,将孤独与拉美和现实世界相结合,研究更深层次的孤独。
1231
独特的风土环境,会营造不同的人文风景。日本由于一年四季变化明显,因此日本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悟异常敏锐。这种性格特点也在日本文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形成了一种物哀的传统,具有自身独特的韵味与特点,在文坛中也是一种值得细细品味的风格。本文在分析日本文学中季节感与景物观形成的原因及具体的表现基础上,结合日文文学中特有的物哀传统进行了阐述。
247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250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0.391
影响因子:1.110
影响因子:0.39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