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教学设计列表
市场营销学课程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在学时有限的条件下,传统线下课程学生获取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的有限,而在教材和课堂之外的学习资源却是丰富的、有益的,是传统线下课程无法实现的。因此,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学习,能够将学生、教师和学习资源整合,有效提升课程学习效果。
99
0
卓越教师培养,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1]。一名师范生需要经历初任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三个阶段,才能最终成为一名卓越教师,可见卓越教师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想要成为一名卓越教师,基本的教学技能必不可少,其中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等几个方面,前提是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
88
OBE倡导以学生为中心[1,2],学习风格是影响课程产出成果的重要变量,中国教育自孔子时代就提倡“因材施教”,践行OBE理念下教学目标达成,应认真分析受教育者的学习风格,在教学中尊重学习风格的差异性,进行相应教学设计。Kolb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建立在二个维度上:感知信息和加工信息维度(图1),包含四个环节。
822
2020年疫情期间各大高校实行完全在线教学,这种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模式,不管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是挑战。“停课不停学”不仅是救急、更是教学革命的契机[1]。虽然在线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但其运作模式已经触动传统教育的根基[2]。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如何从新技术转型为新的教学形态,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还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
174
《针灸医籍选(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设的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主干必修课之一,2010年前后《<针灸甲乙经>选读》《<针灸大成>导读》于甘肃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相继开设,这些针灸经典课程可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针灸学成就,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合理构建知识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57
核心素养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是关于“面向未来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方向性问题的讨论,关系到国民素质和人才竞争,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即“4C”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航向”。近期,在“4C”能力的基础上兴起的“5C”素养又为核心素养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
13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措施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三教改革”,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优化教师能力结构放在了首位。在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分析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对教师成长、教学团队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128
近些年,各省都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课堂教学创新,提出要加强“互联网+”教学设计,积极探索提高学习挑战度,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强化师生互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使得灵活机动的学习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产生的问题是:(1)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混合式课程。我们如何保证线上部分的质量,如何鼓励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也能够进行不断的审视,通过自己思考和认识得出结论呢?
BOPPPS教学模式是加拿大教师培训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型,这能确保课堂有效成功地进行。针对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单一和缺乏师生互动这两大问题,BOPPPS教学模式能有效的解决。文章是以《高等数学》中的“一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为例,讨论在BOPPPS模式下的高等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219
生物学和数学、技术、工程学、信息科学是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学习资源无限扩大,学习媒介高度多元,需要在师生关系、课堂时空、课堂资源和课堂媒介方面进行重构,以促进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本文围绕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具有实践性的TPACK框架下生物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并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作为示例。
202
教学设计是教师分析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评价解决方案、修改解决方案,从而获得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最佳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是将教师从接受型向研究型转变的一个便捷途径。以小学英语教师为例,教学设计的过程是研读英语课程标准、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等教学准备过程。此外,教学设计的过程还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
176
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2],这种信息化大多是体现在技术手段方面,文献[3]论述了新技术手段授课在信息化时代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文献[4]介绍了在线考试系统的优化设计.但关于在线直播教学,大多数教师都缺乏经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高等数学老师们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从陌生不熟悉到学习再学习的过程.
141
作为中职思政课教师,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应结合中职教育特点以及学生实际,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寻找课程教学、学生需求、兴趣爱好的契合点,用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从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寻求提升中职思政课堂吸引力的策略路径。
253
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的灵魂,是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核心环节,是马克思教育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实践,需要一线教师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的“三大核心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研究成果,论述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形成、理论基础与内涵,结合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实施课程思政的几个关键问题,总结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挖,怎么融”的问题。
382
本文的教学设计以项目式任务展开,以学习通为教学平台,课前翻转课堂解决基础理论问题;课中分组展开实训,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任务驱动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后拓展,将作品与小学一线教学相联系,实现“产教融合”,最终实现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符合小学教师岗位的需求。
271
影响因子:1.938
影响因子:0.216
影响因子:0.211
影响因子:0.176
影响因子:0.724
影响因子:2.42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