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红色江山是由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铭记先烈,牢记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形式和载体,使红色文化更真实、更生动、更理想、更浪漫。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在红色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
602
0
在文艺理论和艺术史的知识海洋中,关于文艺高峰或艺术杰作的特质和标准,从来没有明确而统一的答案。从美的标准,到思想内容、情感表现等标准,都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受到了巨大挑战,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一种关于媒介特性的标准逐渐形成共识———艺术以是否充分实现了自身的媒介特性来判定其价值高下。
214
生命即为文学的母题,因为生命是生活的舟楫。生命的本质,不是“身体写作”所渲染的声色犬马、肉欲张扬,而是战乱、饥荒、瘟疫卷起的苦难波涛、死亡战栗中的人性升降、灵魂开阖。文学无法摆脱人类苦难、死亡的拷打,也无法逃脱生命悬崖上人性何以安放的终极思考。
332
文学的悠久历史证明其对于人类认识世界、记载生活演变、抒发情感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但时过境迁,文学遭遇到视觉年代的冲击,尤其是影像兴旺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文学的地位产生显见的影响。但实际上,文学的本质影响着图像表达的质地,剧作的价值依然左右着影像的质量,适应时代和因势利导下的文学依然可以展现自己的魅力。
165
培根铸魂,是从根本上联结了文艺的宏观与基本的内涵外延,即关于文艺社会功能与内在规律的重要命题。文艺的内在要务是写人以及人的内心,文艺的成就往往也取决于创作主体的精神高度,因而培根铸魂既关系文艺与社会大局的相互影响,也关系文艺自身的发展,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需要增强和提高的根本方面,值得我们深入研讨。
628
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开始关注风景问题,尤其是风景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在现代文学中的形成和发展。从现代个人的风景到物我之间相互改变、生生不息,从万古常新的自然到诗歌的赋之以形,风景的发现所指向的更是现代诗歌或者艺术的语言、形式、表意等诸多问题。
271
列奥·施特劳斯将古希腊的诗与哲学之争描述为阿里斯托芬与柏拉图针对苏格拉底的身份与品性问题的争论。诗与哲学之争是列奥·施特劳斯古典政治哲学的三大主题之一。通过重新解说这一在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上争议不断的学术公案,施特劳斯不仅盘点了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回应了尼采等人对古典理性主义的批判。
260
华语语系文学建构这一话题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研究热潮,成为学界广泛讨论与争议的焦点。本文无意再重复性提及或总结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的生成历史,而是试图仔细辨析围绕这一问题所产生的认同政治问题,揭示与探讨华语语系文学论述背后的文学认同与解构思维,并且从包容性、流动性与对话性角度提出“文学中国”的论述。
227
胡塞尔与潘诺夫斯基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都享有宗师地位。潘诺夫斯基是极具哲学学理背景的艺术史方法论建构者,被尊奉为“艺术史界的索绪尔”。而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至今仍方兴未艾。胡塞尔致力于建基现象学大厦,以期消解传统哲学主客二分的前设,打破主客二分之局面,使主客体恢复本然的统一。
352
儿童文学语言生动有趣、富含教育意义,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儿童读者的钟爱。本文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揭示了翻译策略与翻译转换的密切联系,为其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提高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对译文和儿童读者进行意识形态的操纵。
262
文学是任何时间、地点之任何人类文化的标志。今日所有关于‘文学’的严肃思考都必须以此相互矛盾的两个假定为基点。从媒介转型角度来研究文学观念的变迁,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不要步入媒介决定论的陷阱。因此,需要将非虚构文学观念置于媒介转型与人的精神活动互动共生而形成的文化场域中来考察。
884
我国文艺事业的大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家,他们为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文艺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时代不符、与人民不符、与价值观不符的一批文艺作品也浮出了水面,这成为了新时代下文艺活动的“阿喀琉斯之踵”,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艺术作品背离了人民。
304
2020年开年的全民抗击疫情行动,催生了一种文艺现象——战“疫”文艺。战“疫”文艺的爱国主义旋律和英雄主义主题,引发了我们对英雄主义文学主题的思考。新时代的英雄主义文学是对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史诗性书写。新时代的英雄主义文学的英雄性应该从人民性出发,显示鲜明的个性,闪耀人性的光辉,具有历史反思精神,体现崇高的审美追求。
459
1929年出版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了“双性同体”理论,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男女两性在社会存在中是相互互补、辩证融合的关系,同时男女双方都存在性格上的缺陷,所以只有在不断的融合中,克服各自的片面偏执以及自满,才能从根本上将两种素质、两种性格完全融合。
122
作为八股文大家,李来泰在八股文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主张将经史融为一体,以史释经。李来泰的诗文观点都带有明显的新气象,他以“性情”论诗文,以“古文为时文”,并实践在其文学创作中。虽有学者对李来泰八股文的特点作了初步研究,但未及深处。有鉴于此,笔者以李来泰的诗论观和文论观为分析对象,从中体会其文学批评观,以求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407
影响因子:0.25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61
影响因子:0.279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