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临床技能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综合体现,是医学专业见习生、实习生、住院医师走向临床正式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实用型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
36
0
自 2014 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简称住培)制度以来,检验医学科的教育模式发生 了重大改变。检验医师的教育从原来只注重检验原 理、临床指标的意义等逐渐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方面 转变,以检测项目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疾病为中心。
31
自 2014 年实施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制度以来,国内外诸多教学医院 临床病理科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住培模式和教学方 法[1 -8]。随着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 技术与病理住培教学工作的融合已成为信息化社会和 未来医学教育的时代需求。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医生在面对病人时,能够综合运用医学知识、临床经验和逻辑推理,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诊断和治疗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过程中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眼科解剖学是眼科专业的基础课,传统教学采用挂图、标本、多媒体等方式讲授,而眼部结构复杂,很多微小组织结构、生理病理过程难以清晰呈现。三维仿真动画(简称3 D动画)教学是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延伸,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其形态学展示生动、逼真,优于传统二维图像,同时也利于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医学毕业生尽快完成向合格临床医生的转变,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培养住院医师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病人管理、沟通合作、教学能力和学习提升是康复医学科住培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
22
2015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实施办法(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5〕49号)[1],对我国住院医师招收作出了制度性要求。随着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由制度建设进入内涵建设阶段[2],各住培基地招收住院医师流程应进一步规范,质量和效率也需进一步提高。
26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新型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新发和烈性传染病接连出现,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等特点,国家对生物安全和职业防护也愈加重视。医学生在临床教学基地(医院)实习,不可避免会直接、频繁地接触临床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检验标本,其中不乏传染性疾病和高致病性病原体。
27
心内科急危重症较多,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会提高致残率和病死率。而急危重症处理又对医生的急救意识、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和急救操作有较高要求。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发现心内科急症处理是中医类学员的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学习薄弱环节,急症的发生往往令他们手足无措。
34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不同于中医内科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和诸多验之有效的内、外治法。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中医外科规培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长期在临床一线带教,对规培学生的学习规律、心理特点及规培后的工作成绩都有深入了解。
20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结局和转归,以揭示疾病本质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的桥梁学科。在医疗工作中,病理学与临床医学密切 联系,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疾病的金标准,利用病理活 检、尸体解剖、细胞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分 子病理诊断技术可为精准医学提供佐证和支撑[1]。
15
为了满足对能够推动现代医学进步的医师科学家日益 增长的需求,世界各国的医学院校都在设计研究课 程和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中国在这方面 起步较晚,目前正在迎头赶上,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 解决。在“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启动 了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旨在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和 综合能力[2]。
25
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医师人际沟通能力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医患之间的个体互动领域,还包括与患者及其家属、同事和跨学科团队3个沟通群体的有效信息交流与团队协作[1-2]。作为医疗实践的关键组成部分,医师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团队合作、提高医疗效果与服务水平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2-3]。
12
在新入职护士由学生到临床护士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岗前规范化培训是必经阶段。我院自成立护理培训中心以来,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岗前培训,即新入职护士入科后由各科自行安排培训时间,其临床带教适应期长短不等。然而近年来由于科室工作量突增,岗前培训结束后,新护士入科后不再有带教适应期,而是直接进入临床护理角色。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以及地质灾害等所导致的严重创伤已成为45岁以下中青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1,2]。在创伤急救的第一现场,如不能及时且正确地对伤员进行处置,可直接影响伤员的预后,严重者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13
影响因子:0.453
影响因子:0.213
影响因子:0.795
影响因子:0.17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8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